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勘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281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勘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厘定成矿系统为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成矿系统;B、岩浆岩及构造发育区内在进行水系沉积物进行测量;开展1:1万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进行1:1万激电测量,圈定成矿有利地段;C、进行1:5千高精度重力测量剖面工作,进一步圈定控矿构造;D、进一步开展1:5千激电测深工作,定位成矿有利地段深部位置;E、利用钻探进行验证;F、确定矿体或矿床。利用该方法,能克服覆盖区地质观察困难,缩短找矿周期,达到寻找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勘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矿产探矿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的探矿方法。
技术介绍
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床(点)在地质背景、地貌景观、控矿要素及矿体特征有其特殊性,由于荒漠区第四系覆盖较大,岩石露头出露少,常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无法施展,深部信息无法获取,深部找矿效果不佳,找矿效率低,因此如何提高找矿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覆盖条件限制、提高找矿成功率的高原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的探矿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原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床勘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典型矿床及众多矿点的产出时空特征,结合碰撞造山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特点确定岩浆热液区,厘定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成矿系统;B、在岩浆岩及构造发育区内以观测矿体上部的地球化学晕为目的,对水系沉积物进行测量;以观测可能的铜钨多金属矿(化)弱磁性母岩体为目的,开展1:1万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以预测不同地层边界为目的,进行1:1万激电测量,圈定成矿有利地段;C、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区内以划分断裂构造为目的,进行1:5千高精度重力测量剖面工作,进一步圈定控矿构造;D、步骤C后进一步开展1:5千激电测深工作,详细了解垂直方向激电异常特征,定位成矿有利地段深部位置;E、利用钻探进行验证;F、确定矿体或矿床。所述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区,其围岩为细-中粒砂质、粉砂质岩石时含矿岩性主要为发育其中的石英脉,石英脉多沿层间及片理、劈理面分布,产出石英脉型白钨矿。所述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区,其围岩为碳酸盐岩时,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岩浆岩和碳酸盐岩接触带,产出矽卡岩型白钨矿,白钨矿常沿碳酸盐地层一侧产出。所述步骤B中水系沉积测量,包括以下步骤,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异常通过检查均发现多金属矿化;1:1万高精度磁测包括以下步骤:采用100×20m的规则网,使用先进的高精度质子磁力仪,利用GPS的导航、定位功能根据理论坐标进行定位、磁法测量,并进行正常场、日变改正,编制磁测系列图件,圈定磁异常,结合地质信息推断磁异常源性质;1:1万激电测量包括以下步骤:采用100×20m的规则网,使用先进的激电仪器,利用GPS的导航、定位功能根据理论坐标进行定位、激电测量,获取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参数,测量数据自动存贮,编制电法系列图件,圈定电异常,分析电异常性质。所述步骤C中的1:5千高精度重力测量剖面工作,包括以下步骤,针对1:1万磁法和电法圈定的有找矿意义异常,进行高精度重力测量,点距40m,使用高精度、先进的CG-5型重力仪,获取野外重力剖面观测数据,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技术,分离出显示不同地质构造的异常信息,划分断裂构造。所述步骤D中的1:5千激电测深工作,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先进的激电仪器,点距100m,获取深部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参数,分析电异常性质,详细了解垂直方向激电异常特征,定位深部控矿构造和成矿有利位置,为钻孔验证提供依据。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中酸性岩浆岩区内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在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地区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磁测、激电测量、重力剖面测量、激电测深技术等多种找矿勘查方法组合,通过该组合方法的实施能有效规避高原荒漠景观条件对常规地质方法的限制,能够在第四系覆盖区快速缩小找矿靶区,具有突出的勘查周期短、效率高、找矿成功率高的优点,适用于矽卡岩型-热液型多金属矿的寻找。附图说明图1是高原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勘查方法流程图。图2是专利技术实施实例中铜金山地区HS51异常区综合地质图。图3是专利技术实施实例中铜金山地区HS51异常区7勘探线综合成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勘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典型矿床及众多矿点的产出时空特征,结合碰撞造山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特点确定岩浆热液区,将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厘定为与中酸性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成矿系统;B、以观测矿体上部的地球化学晕为目的,对水系沉积物进行测量;以观测有可能为铜钨多金属矿(化)弱磁性母岩体为目的,开展1:1万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以预测不同地层边界为目的,进行1:1万激电测量,圈定成矿有利地段;C、以划分断裂构造为目的,进行1:5千高精度重力测量剖面工作,进一步圈定控矿构造;D、进一步开展1:5千激电测深工作,详细了解垂直方向激电异常特征,定位成矿有利地段深部位置;E、利用钻探进行验证;F、确定矿体或矿床。步骤A中所述的成矿系统,根据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典型矿床及众多矿点的产出时空特征,结合碰撞造山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印支期构造演讲作用特点,将成矿系统厘定为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区内钨矿成矿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石英脉型白钨矿床,一种是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两者均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白钨矿床,岩浆主要为晚三叠世花岗岩,沿昆中、昆南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构造系统上侵,导致含矿流体沿通道至有利部位进行成矿,根据围岩条件表现出不同的成矿类型,其具体特征如下:①石英脉型白钨矿床、矿(化)点,元素组合以中高温组合为主。矿体主要产于碎屑岩中,围岩一般为砂质、粉砂质,含矿载体一般为石英脉,多沿层间及片理、劈理面分布,如二道沟、黑尖山、巴拉大才等。②矽卡岩型白钨矿床、矿(化)点,元素组合以中高温为主。矿体主要产于碳酸盐地层中,围岩一般为碳酸盐、大理岩,含矿载体一般为矽卡岩,多沿地层结构面、断裂构造面附近的碳酸盐地层一侧产出,如铜金山、盲矿西沟等。在找矿过程中,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与岩体有关的石英脉型及矽卡岩型两种类型,其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主要为晚三叠世岩体,属于印支运动的构造期,在此期间产生的岩浆活动,在东昆仑地区主要以中酸性岩体为主。所属钨矿有关的岩体主要以一套后碰撞型花岗岩关系密切,充分凝练了该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白钨矿床产出特征及控矿要素。该区与白钨矿有关的主要为印支期形成的一系列中酸性侵入岩体,整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近昆南断裂从西向东形成黑尖山、盲矿西沟、黑海南、巴拉大才、西大滩钨锡矿点及矿化线索,二近昆中断裂从西向东形成小沙子沟、拖拉海沟、温泉沟、二道沟、铜金山白钨矿床及白钨矿化线索。充分凝练了该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石英脉型、矽卡岩型白钨矿产出特征及控矿要素,指出了该区与白钨矿化有关的主要为印支期沿北西向断裂构造侵位的中酸性岩体。从矿体或矿化体产出特征、控矿要素、地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约束,指出了找矿预测区范围。步骤B中所述地球化学晕,即分散晕是指:在成矿过程中或成矿以后,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使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索分散到矿体周围的围岩、地表的松散堆积物、水体及植物体中,形成相对富集的高含量地带,称为地球化学晕或分散晕。由于地球化学晕的形成与矿床有直接的空间关系,而且其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201710591354.html" title="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勘探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勘探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原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床勘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典型矿床及众多矿点的产出时空特征,结合碰撞造山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特点确定岩浆热液区,厘定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成矿系统;B、在岩浆岩及构造发育区内,以观测矿体上部的地球化学晕为目的,对水系沉积物进行测量;以观测可能的铜钨多金属矿弱磁性母岩体为目的,开展1:1万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以预测不同地层边界为目的,进行1:1万激电测量,圈定成矿有利地段;C、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区内以划分断裂构造为目的,进行1:5千高精度重力测量剖面工作,进一步圈定控矿构造;D、步骤C后进一步开展1:5千激电测深工作,详细了解垂直方向激电异常特征,定位成矿有利地段深部位置;E、利用钻探进行验证;F、确定矿体或矿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床勘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典型矿床及众多矿点的产出时空特征,结合碰撞造山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特点确定岩浆热液区,厘定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成矿系统;B、在岩浆岩及构造发育区内,以观测矿体上部的地球化学晕为目的,对水系沉积物进行测量;以观测可能的铜钨多金属矿弱磁性母岩体为目的,开展1:1万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以预测不同地层边界为目的,进行1:1万激电测量,圈定成矿有利地段;C、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区内以划分断裂构造为目的,进行1:5千高精度重力测量剖面工作,进一步圈定控矿构造;D、步骤C后进一步开展1:5千激电测深工作,详细了解垂直方向激电异常特征,定位成矿有利地段深部位置;E、利用钻探进行验证;F、确定矿体或矿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床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区,其围岩为细-中粒砂质、粉砂质岩石时含矿岩性主要为发育其中的石英脉,石英脉多沿层间及片理、劈理面分布,产出石英脉型白钨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荒漠区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钨多金属矿床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区,其围岩为碳酸盐岩时,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岩浆岩和碳酸盐岩接触带,产出矽卡岩型白钨矿,白钨矿常沿碳酸盐地层一侧产出。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高原荒漠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忠鸿潘彤张爱奎何书跃王泰山刘玉军王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