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fluid flow more flow control device, wherein the flow control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flow control element, a second flow control element and a shell, the second flow control element is adapted and arranged on the first flow control element and is holding the first holding chamber formed in the housing. The user can be communicated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for selectively rotating the second flow control element so that the flow control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flow control element of the channel, so as to control the different water flow.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convenient us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控流器,其中该控流器适用于控制多种流体的流动,以实现流体系统的流体处理功能,使用者可通过调节该控流器的第二控流元件相对其第一控流元件的运动来调节和控制水流在该流体处理系统不同方向上的流动。
技术介绍
流体控制和/或处理系统,如水处理系统,在工业生产和人们实际生活中均较为常见。常见的流体处理系统一般包括一个控流器和一个处理单元,其中控流器适用于控制流体向处理单元的流动,处理单元适用于对待处理流体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后流体。在流体处理系统对待处理流体进行处理时,如水处理系统对待处理水进行处理时,用于控制流体向以实现流体处理目的的控流器一般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功能阀门和/或多功能阀门流体,用于对流体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后流体的处理单元较为常见的有过滤装置,如滤膜、活性炭等和/或离子交换装置,如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层析柱等。在实际应用中,用于流体处理系统的滤膜、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往往需要经常更换或再生处理,以使其能够起到良好过滤或去除流体中离子作用。在使用者对流体处理系统的处理单元的滤膜、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进行更换或再生处理时,往往需要中断流体处理系统的流体处理,给使用者带来大量的时间成本。很多使用现有控流器的水处理系统,无法通过单个该控流器,如单体阀,同时进行多种水流的控制,和实现水处理、正向冲洗和反向冲洗功能。也就是说,现有的实现复杂功能的水处理系统一般需要具有排布复杂的管道和多个阀门的联合作用。这提高了水处理系统的生产成本,加大了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难度。另外,使用现有控流器的家庭用水处理系统,因为所用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控流元件;和一第二控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二控流元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控流元件包括一个第一控流本体,所述第一控流本体包括一个顶端部,其中所述顶端部形成一个第一控流面;所述第二控流元件包括一个第二控流本体,所述第二控流本体具有一个底端部和一个自所述底端部向上延伸的高端部,所述底端部形成一个第二控流面;其中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面适于与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面相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顶端部包括一个第一中心部、一个第一边缘部和一个延伸在所述第一中心部与所述第一种边缘部之间的第一中间部,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底端部包括一个第二中心部、一个第二边缘部和一个延伸在所述第二中心部和所述第二边缘部之间的第二中间部,其中所述控流器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七通道和一个第九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本体;所述第七通道和所述第九通道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控流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分别自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15 CN 2012101500903;2012.05.15 CN 201210151.一种控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控流元件;和一第二控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二控流元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控流元件包括一个第一控流本体,所述第一控流本体包括一个顶端部,其中所述顶端部形成一个第一控流面;所述第二控流元件包括一个第二控流本体,所述第二控流本体具有一个底端部和一个自所述底端部向上延伸的高端部,所述底端部形成一个第二控流面;其中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面适于与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面相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顶端部包括一个第一中心部、一个第一边缘部和一个延伸在所述第一中心部与所述第一种边缘部之间的第一中间部,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底端部包括一个第二中心部、一个第二边缘部和一个延伸在所述第二中心部和所述第二边缘部之间的第二中间部,其中所述控流器具有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一个第三通道、一个第四通道、一个第七通道和一个第九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本体;所述第七通道和所述第九通道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控流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分别自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本体的第一控流面向下延伸;其中所述第七通道自所述第二控流本体的底端部的第二控流面向上延伸和自所述第二控流本体的底端部的第二中间部向外延伸并形成一个始终与外部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导通开口;所述第九通道自所述第二控流本体的底端部的第二控流面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本体的所述高端部,其中所述控流器具有一个第一工作位、一个第二工作位、一个第三工作位和一个第四工作位,其中当所述控流器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七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九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相连通;当所述控流器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七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九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相连通;当所述控流器处于所述第三工作位时,所述第七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九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相连通;当所述控流器处于所述第四工作位时,所述第七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九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流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流器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四通道被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本体阻塞,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本体分别将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控流器的上方外部空间相隔开;当所述控流器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三通道被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本体阻塞,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本体分别将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控流器的上方外部空间相隔开;当所述控流器处于所述第三工作位时,所述第三通道被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本体阻塞,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本体分别将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控流器的上方外部空间相隔开;当所述控流器处于所述第四工作位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被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本体阻塞,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本体将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控流器的上方外部空间相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分别自所述第一控流本体的所述顶端部的所述第一中间部向外延伸至所述顶端部的所述第一边缘部;所述第七通道自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本体的所述底端部的所述第二中间部向外延伸,所述第九通道自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本体的所述底端部的所述第二中间部向外延伸至所述底端部的所述第二边缘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分别相互隔开地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本体;所述第七通道和所述第九通道相互隔开地设于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本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面和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均沿径向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面,且所述第七通道和所述第九通道均沿径向设于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本体;所述控流器的所述第七通道和第九通道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本体。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所述中心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本体的所述顶端部的所述第一中心部;和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中心区域设于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本体的所述顶端部的所述第二中心部,其中所述控流器的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面的中心部分具有一个第一中心点,和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面的中心区域具有一个第二中心点,其中所述第一控流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经过所述第一中心点的六条第一分区线顺时针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和一个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二控流面的所述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经过所述第二中心点的六条第二分区线顺时针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和一个第六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面的每相邻两条第一分区线形成的中心角α1大小相等;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面的每相邻两条第二分区线形成的中心角α2大小相等,其中所述第一通道自所述第一控流面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通道自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面的所述第五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三通道自第一控流面的第六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四通道自第一控流面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七通道自所述第二控流面的所述第一区域向上延伸;所述第九通道自所述第二控流面的所述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向上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面具有一个中心部分,其中所述中心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本体的所述顶端部的所述第一中心部;和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面具有一个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中心区域设于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本体的所述顶端部的所述第二中心部,其中所述控流器的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面的中心部分具有一个第一中心点,和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二控流面的中心区域具有一个第二中心点,其中所述第一控流面的中心部分之外的部分被经过所述第一中心点的六条第一分区线顺时针分为一个第一部分、一个第二部分、一个第三部分、一个第四部分、一个第五部分和一个第六部分;和所述第二控流面的所述中心区域之外的部分被经过所述第二中心点的六条第二分区线顺时针分为一个第一区域、一个第二区域、一个第三区域、一个第四区域、一个第五区域和一个第六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第一控流面的每相邻两条第一分区线形成的中心角α1大小相等;所述第二控流元件的第二控流面的每相邻两条第二分区线形成的中心角α2大小相等,其中所述第一通道自所述第一控流面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通道自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面的所述第五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三通道自第一控流面的第六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四通道自第一控流面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七通道自所述第二控流面的所述第一区域向上延伸;所述第九通道自所述第二控流面的所述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向上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外壳,和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本体进一步包括一个自所述第一控流本体的所述顶端部向下延伸的低端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外壳本体,其中所述外壳本体自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本体的所述低端部向外和向上延伸并围设成一个第一容纳室,其中所述第一容纳室与所述第七通道的所述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二控流元件适于第二控流面朝下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并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面,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个第三开口、一个第四开口和一个第七开口,其中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七开口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外壳本体,其中所述第三开口适于与所述第三通道相连通,所述第四开口适于与所述第四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七开口适于与所述第一容纳室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外壳,和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本体进一步包括一个自所述第一控流本体的所述顶端部向下延伸的低端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外壳本体,其中所述外壳本体自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本体的所述低端部向外和向上延伸并围设成一个第一容纳室,其中所述第一容纳室与所述第七通道的所述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二控流元件适于第二控流面朝下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并设于所述第一控流元件的所述第一控流面,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个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霄宗,胡继宗,涂泽红,
申请(专利权)人:胡霄宗,胡继宗,涂泽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