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制动缸、空气制动装置和调整间隙识别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264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制动缸、空气制动装置和调整间隙识别方法,包括复位单元和与其相连的制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和所述制动单元之间设有用于调整制动间隙的间隙调整单元,所述间隙调整单元包括第一调整模块、第二调整模块以及调整限位模块,所述调整限位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与所述第二调整模块之间,所述调整限位模块包括限位弹簧以及限位座,所述限位弹簧与所述限位座及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固定连接以保证一定范围内对制动间隙的大小进行控制,实现了在间隙调整过程中对间隙调整的大小进行识别的功能,防止额外调整造成的抱死现象,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Pneumatic brake cylinder, air brake device and adjustment clearan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neumatic brake cylinder, air brake and adjust the gap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cluding the reset unit and braking unit connected,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gap for adjustment unit to adjust the brake clearan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set unit and the braking unit, the clearance adjustment unit includes a first adjustment module, second the adjustment module and adjust the limit module, the adjustment limit modu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djustment module and the second adjustment module, the adjustment limit module includes a limit spring and a limiting seat, a limit spring and the limiting seat and the first adjustment modu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nsure the control size of the brake clearance within a certain range, the gap in the adjustment process in the gap adjustment of the size of the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prevent additional adjustment caused by the Locking phenomenon, improve the driving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制动缸、空气制动装置和调整间隙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制动缸、空气制动装置和调整间隙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制动缸是轨道机车车辆的重要部件,现有的制动缸多为气动制动缸,一般应用于速度较高的铁路机车、城市轨道车辆等采用盘形制动的轨道机车车辆。气动制动缸是机车车辆空气制动装置中重要的执行部件,通过将空气压力转换成推力,再推动夹钳杠杆等组件使制动闸片与制动盘产生摩擦作用,从而对整个车辆进行制动。气动制动缸在制动过程中,由于闸片与制动盘的磨耗使制动盘与闸片之间的距离变大,为了不影响制动效果需要对制动距离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制动间隙对的缓解进行调整补偿。但现有的制动缸不具备间隙调整识别功能,制动作用产生后,由于制动缸外部的部件夹钳杠杆、连接架等非制动缸部分的弹性变形,会造成制动缸丝杠的在正常伸出之外的“微小伸出”,在每次制动的弹性变形过程中都会造成“额外调整”,在经历多次这样的过程后,所设置的缓解间隙会变小,甚至造成间隙为零,产生“抱死现象”,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的制动缸活塞密封性能有待提高,长时间行车汽缸内部会存在一定杂质,从而影响导致制动缸制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制动缸不具备间隙调整识别功能以及制动缸活塞密封性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气动制动缸、空气制动装置和调整间隙识别方法,实现了在间隙调整过程中对间隙调整的大小进行识别的功能,防止额外调整造成的抱死现象,提高了行车安全性;还在制动缸内部设置活塞导向圈以及导向润滑环,在增强制动缸清洁性的同时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本专利技术具体方案为:一种气动制动缸,包括复位单元和与其相连的制动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和所述制动单元之间设有用于调整制动间隙的间隙调整单元,所述间隙调整单元包括第一调整模块、第二调整模块以及调整限位模块,所述调整限位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与所述第二调整模块之间,所述调整限位模块包括限位弹簧以及限位座,所述限位弹簧与所述限位座及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固定连接以保证一定范围内对制动间隙的大小进行控制。优选的,所述调整限位模块还包括限位座和限位环,所述复位单元包括活塞套筒以及设于其内部的丝杠,所述限位座一端面与所述活塞套筒接触,另一端面与所述限位环连接以便所述限位环对其进行支撑,所述限位环内表面向外延伸形成键齿部,所述限位环通过所述键齿部卡接于所述丝杠以固定所述限位座。优选的,所述第二调整模块包括第二调整螺母、第二调整弹簧、第二调整螺母座、第二调整挡块以及导向块;所述第二调整螺母与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座之间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离合副以配合所述调整限位模块进行间隙识别,所述第二调整弹簧压缩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座与所述第二调整挡块之间以配合调整;所述导向块通过固定元件与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座连接,所述活塞套筒表面设有和所述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可沿导向槽滑动以调节制动间隙的大小。优选的,所述第一调整模块还包括第一调整螺母、第一调整螺母座、第一调整弹簧以及第一调整挡块;所述第一调整螺母与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座之间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离合副以进行间隙调节,所述第一调整弹簧压缩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挡块与所述第一调整螺母之间,所述第一调整挡块与所述活塞套筒之间设有前调防转座;所述前调防转座上设有叉形销以限制第一调整螺母座的转动,所述前调防转座与所述活塞套筒螺纹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优选的,所述制动单元包括中间体套筒,所述活塞套筒与所述中间体套筒之间设有间隙限位环,所述间隙限位环与所述中间体套筒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间隙限位环的与所述导向块之间设有缓解间隙。优选的,所述制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制动缸体以及与其配合的推动活塞,所述推动活塞与所述制动缸体之间设置有活塞导向圈以对所述活塞进行导向并对所述制动缸体内壁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中间体套筒及所述活塞套筒之间设置有用于润滑的导向润滑环。一种空气制动装置,包括气动制动缸。一种调整间隙识别方法,使用气动制动缸,包括以下步骤:1、行驶过程中,制动缸进行制动,制动的间隙不发生调整;2、制动缸制动完毕后进行制动缓解;3、由于闸片与制动盘的磨耗使制动间隙变长,第一调整模块、第二调整模块相互配合调整制动的间隙;4、调整限位模块对调整的间隙进行识别并做出反应;5、经过识别模块调整后,制动缸在新的间隙下进行制动缓解。优选的,其中步骤4具体包括:当制动力小于限位弹簧的变形应力,不触发调整限位模块,间隙调整正常进行,制动力通过限位弹簧传递到限位弹簧前座、前调整螺母和丝杠输出到闸片;当制动力大于限位弹簧的变形应力,限位弹簧被压缩,限位座压紧限位环,识别圈无法转动并限制后调整螺母转动,后调整螺母与第二调整螺母座之间的第二锥齿离合副分离,后调整螺母相对丝杠不会发生运动,以避免发生抱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一种气动制动缸、空气制动装置和调整间隙识别方法,通过在第一调整模块与第二调整模块之间设置调整限位模块,实现了在间隙调整过程中对间隙调整的大小进行识别的功能,防止额外调整造成的抱死现象,提高了行车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还在制动缸内部设置活塞导向圈,使推动活塞与制动缸体相对同轴心,提高密封圈与制动缸体配合效果的同时具有清扫制动缸壁的作用,提高了制动缸的密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密封缸体内部的清洁。3、在中间体套筒及活塞套筒之间设置导向润滑环,使制动缸活塞运行效率提高,同时降低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动制动缸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制动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制动缸的间隙调整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制动缸的第一调整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制动缸的调整限位模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制动缸的第二调整模块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制动缸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制动缸的图1中B部分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制动缸的限位环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调整间隙识别方法的流程框图。以上各图中:1、复位单元;11、活塞套筒;12、丝杠;13、手动调整螺母;14、鞍形弹簧组;15、前体;2、制动单元;21、中间体套筒;22、制动缸体;23、推动活塞;24、活塞导向圈;25、导向润滑环;26、密封圈;27、制动气室;28、缓解弹簧;29、进气口;3、间隙调整单元;31、第一调整模块;311、第一调整螺母;312、第一调整螺母座;313、第一调整弹簧;314、第一调整挡块;315、第二锥齿离合副;316、前调防转座;317、叉形销;32、第二调整模块;321、第二调整螺母;322、第二调整弹簧;323、第二调整螺母座;324、第二调整挡块;325、导向块;326、第一锥齿离合副;33、调整限位模块;331、限位座;332、限位环;3321、键齿部;333、限位弹簧;4、间隙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本专利技术一种气动制动缸,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动制动缸、空气制动装置和调整间隙识别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制动缸,包括复位单元和与其相连的制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和所述制动单元之间设有用于调整制动间隙的间隙调整单元,所述间隙调整单元包括第一调整模块、第二调整模块以及调整限位模块,所述调整限位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与所述第二调整模块之间,所述调整限位模块包括限位弹簧以及限位座,所述限位弹簧与所述限位座及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固定连接以保证一定范围内对制动间隙的大小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制动缸,包括复位单元和与其相连的制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和所述制动单元之间设有用于调整制动间隙的间隙调整单元,所述间隙调整单元包括第一调整模块、第二调整模块以及调整限位模块,所述调整限位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模块与所述第二调整模块之间,所述调整限位模块包括限位弹簧以及限位座,所述限位弹簧与所述限位座及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固定连接以保证一定范围内对制动间隙的大小进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气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限位模块还包括限位座和限位环,所述复位单元包括活塞套筒以及设于其内部的丝杠,所述限位座一端面与所述活塞套筒接触,另一端面与所述限位环连接以便所述限位环对其进行支撑,所述限位环内表面向外延伸形成键齿部,所述限位环通过所述键齿部卡接于所述丝杠以固定所述限位座。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气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模块包括第二调整螺母、第二调整弹簧、第二调整螺母座、第二调整挡块以及导向块;所述第二调整螺母与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座之间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离合副以配合所述调整限位模块进行间隙识别,所述第二调整弹簧压缩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座与所述第二调整挡块之间以配合调整;所述导向块通过固定元件与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座连接,所述活塞套筒表面设有和所述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可沿导向槽滑动以调节制动间隙的大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气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模块还包括第一调整螺母、第一调整螺母座、第一调整弹簧以及第一调整挡块;所述第一调整螺母与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座之间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离合副以进行间隙调节,所述第一调整弹簧压缩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挡块与所述第一调整螺母之间,所述第一调整挡块与所述活塞套筒之间设有前调防转座;所述前调防转座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黄建松翟国锐张方亮郭宗斌姜宝伟王子超陈姝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