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辽宁大学专利>正文

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52478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苹果酸和磷酸铵按一定比例放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在180~230℃下,加热4~9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深棕色含有碳点的溶液,然后通过高速离心、过滤和透析得到纯化的碳点溶液,最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荧光碳点固体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熔融法以苹果酸为碳源,磷酸铵为氮源,一步合成荧光碳点。该方法制备碳点原料易得、方法简单、产率高、合成条件温和可控、制备出的碳点水溶性好、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且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亮蓝色的荧光。

Nitrogen doped high quantum yield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nitrogen doped high quantum yield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the reaction kettle is malic acid and ammonium phosphate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into the lining of PTFE, at 180 to 230 DEG C, heated for 4 to 9 hours,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naturally get dark brown solution containing carbon, then purified carbon solution obtained by high speed centrifugation, filtration and dialysis finally,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were prepared by freeze-drying solid powder. The method uses melting method, using malic acid as carbon source and ammonium phosphate as nitrogen source to synthesize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in one step.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carbon material, simple method, high yield, mild and controllable synthesis conditions, the prepared carbon water solubility, good stability,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and under UV irradiation showed bright blue fluoresc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的,在紫外灯照射下发亮蓝色光的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碳点(CarbonDots)是一种直径小于10nm的新型荧光纳米粒子。荧光碳点具有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可调谐,荧光性能稳定,耐光漂白性等良好的发光性能。同时,碳点的粒径和分子量均很小,生物相容性好。碳点可以通过细胞内吞进入细胞内部而不影响细胞核,还可以与DNA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从而来进行DNA的识别与检测,所以碳点可以应用于细胞成像和生物标记等方面。此外,荧光碳点本身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使其在光催化降解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常只含有羟基和羧基的碳点荧光量子产率较低,而氮掺杂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碳点发光效率的方法之一。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快速的、简单的、以廉价原料为碳源,合成一种高量子产率的荧光碳点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有效、荧光量子产率高、氮掺杂,在紫外灯照射下发亮蓝色光的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适量碳源和氮源放入内衬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80~230℃下,加热4~9h,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超纯水稀释后,高速离心,然后用0.22μm的滤头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粉末。上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所述的碳源为苹果酸。上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所述的氮源为磷酸铵。上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按质量比,碳源:氮源=1:(0.1~1)。上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所述的高速离心是转速为10000rpm/min。上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在降解有机染料中的应用。方法如下:于含有有机染料的溶液中,加入上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溶液和H2O2,于高压汞灯下照射。上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如下:将上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和细胞共培养,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成像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一步熔融法即可得到碳点,所合成的碳点在365nm紫外灯照射下,呈现亮蓝色。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简单有效,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可控,且环境友好,在一般的实验室均能完成,易于推广。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碳点荧光量子产率可达2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的透射电镜(TEM)照片。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的X射线衍射(XRD)图。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的红外光谱图。图4a是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图。图4b是C的1s图。图4c是N的1s图。图4d是O的1s图。图5是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水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图6是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水溶液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图。图7是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水溶液在不同波长光激发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图(激发波长由310nm至400nm,步长为10nm)。图8是pH值对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图9是离子强度对是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图10是光照对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365nm)。图11是甲基紫在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存在下的光催化降解结果。图12是在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存在下甲基紫的脱色率随光照时间变化曲线。图13是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的细胞成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称取0.5g苹果酸和0.35g磷酸铵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混合均匀,放入鼓风干燥箱中,于220℃加热7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深棕色的含有碳点的溶液,加入10mL超纯水稀释,以10000rpm/min的转速离心5min,再用0.22μm滤头过滤,然后透析,得到纯化的碳点溶液,最后用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得到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固体粉末。测得碳点荧光量子产率为20.7%。制备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的透射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碳点的粒径在5nm左右,分散性良好。制备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的X射线衍射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碳点在2θ=10°~60°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很宽的衍射峰,这是无定型碳的特征峰。制备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的红外光谱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3419cm-1吸收峰归属于N-H/O-H的伸缩振动峰;1397cm-1处吸收峰归属于O-H的面内弯曲振动;2927cm-1处吸收峰归属于C-H的伸缩振动;1610cm-1处小的吸收峰归属于芳环骨架上的C=C伸缩振动;1714cm-1处吸收峰来至于羧基中的C=O的伸缩振动;1187cm-1处吸收峰归属于C-O-C/C-N的伸缩振动;1051cm-1处的小吸收峰归属于O-H和N-H的伸缩振动;950cm-1处的小峰吸收峰归属于P-O-C的弯曲振动,也说明碳点中含有磷,但很少。制备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的XPS谱图如图4a-4d所示。由图4a可知,此碳点含有C、N、O等元素,说明N成功地掺杂到了碳点中;由图4b可知,碳点的C1s在282eV、282.8eV、284.0eV和288.6eV处有明显的吸收峰,表示碳元素所属的四种不同组成,分别对应于C-H、C-O、C=C、C=O等基团的存在;由图4c可知,碳点的N1s在397.5eV和398.3eV处有明显的吸收峰,表示氮元素的两种不同组成,分别对应于C-N和N-H等基团的存在;由图4d可知,碳点的O1s在529eV、529.9eV和530.9eV处有明显的吸收峰,表示氧元素的三种不同组成,分别对应于C=O、C-O和O-H等基团的存在。制备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碳点在340nm处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对应于C=O的n→π*跃迁。制备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如图6所示。由图6可见,氮掺杂的荧光碳点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370nm和445nm。在不同波长光激发下荧光碳点的荧光发射光谱如图7所示。由图7可见,随着激发波长增加(从310nm到400nm),荧光发射峰逐渐红移,指出所制备的碳点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pH值对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如图8所示。由图8可见,当pH值为3时,碳点的荧光强度最强,随着pH值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降低。离子强度对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如图9所示。由图9可见,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碳点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指出所制备的碳点具有较高的抗盐能力。光照对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见,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碳点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所制备的碳点具有较强的抗光漂白能力。实施例2称取0.5g苹果酸和0.2g磷酸铵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混合均匀,于220℃加热7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液态深棕色的碳点,加入10mL超纯水稀释后,以10000rpm/min的转速离心5min,再用0.22μm滤头过滤,然后透析后得到纯化的碳点溶液,最后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得到氮掺杂的荧光碳点固体粉末。实施例3称取0.5g苹果酸和0.25g磷酸铵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混合均匀,于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适量碳源和氮源放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在180~230℃下,加热4~9h,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超纯水稀释后,高速离心,然后用0.22μm的滤头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适量碳源和氮源放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在180~230℃下,加热4~9h,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超纯水稀释后,高速离心,然后用0.22μm的滤头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为苹果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源为磷酸铵。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的氮掺杂的高量子产率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比,碳源:氮源=1:(0.1~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家徐丽萍张立志郝爱军姚杰王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