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782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总成。该空调总成,包括鼓风机总成和分风器总成,风门与分风器壳体采用轴瓦胶边配合,避免风门两端漏风,提高风门的气密性;在壳体配合面上设计凸台和凹槽的过盈配合设计,避免外部漏风,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密封性;提高空调可靠性的技术方案分为提高抗振性能和提高抗高低温冲击。在蒸发器底部设置特定的挡风机构,保证通过进风栅进入的风都能经过蒸发器,提高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且确保冷凝水排出过程中不飞溅。通过将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均设置成两端开口的筒状,将蒸发器出来的冷风引导至热风区域,将暖风芯子出来的热风引导至冷风区域,使得冷风和热风能够在混合区域有效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现有的汽车空调,包括鼓风机总成和分风器总成构成,传统的汽车空调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导致空调内部密封性不好,使空调的使用效果达不到要求;由于受到导风板结构的限制,使得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不够均匀,不能很好的满足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由于车内温度传感器传感头离鼓风机前端的负压区较远,需要通过较长的引风管或波纹管将负压区的陈内风引导至传感头处,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波浪形的中冷器内置紊流片,该紊流片能有效提高中冷器换热能力、材料使用率及强度并降低工艺复杂程度。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包括鼓风机总成和与鼓风机总成配合的分风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总成包括蒸发器上壳体和与蒸发器上壳体配合的蒸发器下壳体,及安装在蒸发器壳体内的鼓风机和蒸发器,以及依次安装在蒸发器壳体前侧的用于控制内外循环风门的进风总成、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和进风栅;所述蒸发器下壳体底部与蒸发器底部之间设有挡风机构;所述分风器总成包括分风器前壳体和与分风器前壳体配合的分风器后壳体,及安装在分风器壳体内的除霜风门、除霜吹脚风门、吹脸风门、混合风门、导风板、除霜过渡风道和暖风芯子总成;所述导风板包括与蒸发器连通的若干冷风通道和与暖风芯体连通的若干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与冷风通道间隔交错布置,所述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均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筒状结构的进风口横截面积大于出风口横截面积;所述蒸发器下壳体后侧设有与蒸发器下壳体内风道连通的吸风阀,所述吸风阀包括与分风器后壳体后侧固定连接的阀座和与阀座配合的阀盖,所述阀座包括出风筒和进风筒,所述出风筒的进风口与进风筒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筒的内径大于进风筒的内径;所述出风筒的外圆面上设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一端与分风器后壳体内风道连通,另一端与出风筒的风道连通;所述阀盖扣合在出风筒的出风口,所述阀盖上设有与出风筒内圆面配合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外圆面与出风筒内圆面之间设有导风通道,使从出风筒的进风通道内进入的风,顺着导风通道从出风筒的出风口流出,进一步使得进风筒内产生负压;所述进风筒的进风口通过引风管连接到车内温度传感器上。作为优选,所述除霜风门、除霜吹脚风门、吹脸风门和混合风门均包括与电机连接的中心转轴和随中心转轴一起转动的硬胶本体,所述硬胶本体外包覆有呈锯齿状的软胶,所述软胶采用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与硬胶本体固定在一起,所述中心转轴两端均设有用于密封的轴瓦,两端的所述轴瓦开口端均向内凸出卡接在中心转轴的凸起上。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器上壳体与蒸发器下壳体、分风器前壳体与分风器后壳体,以及蒸发器壳体与分风器壳体之间均采用凸台和凹槽的过盈配合方式,一壳体的配合面上设有凹槽,另一壳体的配合面上设有与凹槽过盈配合凸台。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器上壳体与蒸发器下壳体、分风器前壳体与分风器后壳体,以及蒸发器壳体与分风器壳体之间均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均呈直筒状或圆筒状;所述热风通道由热风入口到热风出口截面逐渐减小,所述冷风通道由冷风入口到冷风出口截面逐渐减小;所述热风通道与冷风通道的中轴线呈10°~80°的夹角。作为优选,所述暖风芯子总成包括暖风芯子和设置在暖风芯子端面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包塑有一层与分风器壳体密封的软胶,所述暖风芯子的进水管与软胶过盈密封。作为优选,所述挡风机构包括设置在蒸发器下壳体底部上的多块V型挡风板,所述V型挡风板的开口指向蒸发器下壳体上的积水区,所述相邻V型挡风板中部之间副挡风板,所述相邻V型挡风板之间留有供水流通的间隙,所V型挡风板与积水区之间设有挡水板。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风门与分风器壳体采用轴瓦胶边配合,避免风门两端漏风,提高风门的气密性;在壳体配合面上设计凸台和凹槽的过盈配合设计,避免外部漏风,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密封性;提高空调可靠性的技术方案分为提高抗振性能和提高抗高低温冲击。在蒸发器底部设置特定的挡风机构,保证通过进风栅进入的风都能经过蒸发器,提高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且确保冷凝水排出过程中不飞溅。通过将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均设置成两端开口的筒状,能够有效控制热风和冷风的风量,使得冷风和热风能够在出口处有效混合;通过在步进电机驱动循环风门,可以有效精确控制循环风门的转动,使得汽车空调的内外循环能够快速准确切换,在步进电机和循环风门之间设置减速齿轮,使得循环风门的转动更加平稳可靠且可以有效提高空调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吸风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吸风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吸风阀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吸风阀的剖视图;图7为导风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风门结构示意图;图9为风门安装在分风器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风门的轴瓦与中心转轴连接示意图;图11为风门摆臂结构示意图;图12为风门摆臂与分风器壳体连接示意图;图13为暖风芯子总成结构示意图;图14为挡风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壳体配合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包括鼓风机总成和成分风器总成,鼓风机总成和成分风器总成通过蒸发器壳体1和分风器壳体2固定连接(如图1采用左右连接的方式)在一起,蒸发器壳体1由两半壳体组成,即蒸发器上壳体101和蒸发器下壳体102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蒸发器壳体1,鼓风机总成包括鼓风机20、蒸发器16、进风总成3、过滤器4和进风栅5,鼓风机20固定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后侧内,蒸发器16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内处于鼓风机20风道后,用于冷却鼓风机20抽进来的车内空气,进风总成3、过滤器4和进风栅5依次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前侧,处于鼓风机20风道前,进风总成3用于控制切换汽车空调的内外循环,车内空气在鼓风机20的抽送下,通过进风栅5经过滤器4过滤后进入鼓风机总成内。蒸发器下壳体102上设有调速模块6,调速模块6用于控制鼓风机20的转速,进一步调整进入鼓风机总成内风速和风量。分风器壳体2由分风器前壳体201和分风器后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分风器总成包括除霜风门10、除霜吹脚风门12、吹脸风门11、混合风门13、导风板8、除霜过渡风道9、暖风芯子总成14和吸风阀7,除霜风门10、除霜吹脚风门12、吹脸风门11、混合风门13、导风板8、除霜过渡风道9、暖风芯子总成14安装在分风器壳体2相应的安装腔内,除霜风门10、除霜吹脚风门12和吹脸风门11对应空调不同模式,即空调在不同模式下不同风门开启或关闭;混合风门13用于控制空调内冷、热空气的比例,从而控制流出空调总成相应出口的风的温度,混合风门13与导风板8内的风道相配合;暖风芯子总成14用于加热流过暖风芯子总成14的冷空气。如图7所示,导风板8通过导风板连接块84和导风板连接销83固定定位安装在分风器壳体2内,导风板8包括若干冷风通道82(图中采用三个冷风通道)和若干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空调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包括鼓风机总成和与鼓风机总成配合的分风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总成包括蒸发器上壳体(101)和与蒸发器上壳体(101)配合的蒸发器下壳体(102),及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内的鼓风机(20)和蒸发器(16),以及依次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前侧的用于控制内外循环风门的进风总成(3)、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4)和进风栅(5);所述蒸发器下壳体(101)底部与蒸发器(16)底部之间设有挡风机构;所述分风器总成包括分风器前壳体(201)和与分风器前壳体(201)配合的分风器后壳体(202),及安装在分风器壳体(2)内的除霜风门(10)、除霜吹脚风门(12)、吹脸风门(11)、混合风门(13)、导风板(8)、除霜过渡风道(9)和暖风芯子总成(14);所述导风板(8)包括与蒸发器出风侧连通的若干冷风通道(82)和与暖风芯体出风侧连通的若干热风通道(81),所述热风通道(81)与冷风通道(82)间隔交错布置,所述热风通道(81)和冷风通道(82)均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筒状结构的进风口横截面积大于出风口横截面积;所述蒸发器下壳体(102)后侧设有与蒸发器下壳体(102)内风道连通的吸风阀(7),所述吸风阀(7)包括与分风器后壳体(202)后侧固定连接的阀座(71)和与阀座(71)配合的阀盖(72),所述阀座(71)包括出风筒(711)和进风筒(712),所述出风筒(711)的进风口与进风筒(712)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筒(711)的内径大于进风筒(712)的内径;所述出风筒(711)的外圆面上设有进风通道(713),所述进风通道(713)一端与分风器后壳体(202)内风道连通,另一端与出风筒(711)的风道连通;所述阀盖(72)扣合在出风筒(711)的出风口,所述阀盖(72)上设有与出风筒(711)内圆面配合的导风筒(722),所述导风筒(722)外圆面与出风筒(711)内圆面之间设有导风通道(73),使从出风筒(711)的进风通道(713)内进入的风,顺着导风通道(73)从出风筒(711)的出风口流出,使得进风筒(712)内产生负压;所述进风筒(712)的进风口通过引风管(15)连接到车内温度传感器上;所述除霜风门(10)、除霜吹脚风门(12)、吹脸风门(11)和混合风门(13)均包括与电机连接的中心转轴(114)和随中心转轴(114)一起转动的硬胶本体(111),所述硬胶本体(111)外包覆有呈锯齿状的软胶(112),所述软胶(112)采用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与硬胶本体(111)固定在一起,所述中心转轴(114)两端均设有用于密封的轴瓦(113),两端的所述轴瓦(113)开口端均向内凸出卡接在中心转轴(114)的凸起(115)上;所述蒸发器上壳体(101)与蒸发器下壳体(102)之间、分风器前壳体(201)与分风器后壳体(202)之间,以及蒸发器壳体(1)与分风器壳体(2)之间均采用凸台(103)和凹槽(104)的过盈配合方式,一壳体的配合面上设有凹槽(104),另一壳体的配合面上设有与凹槽(104)过盈配合凸台(103);所述蒸发器上壳体(101)与蒸发器下壳体(102)、分风器前壳体(201)与分风器后壳体(202),以及蒸发器壳体(1)与分风器壳体(2)之间均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包括鼓风机总成和与鼓风机总成配合的分风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总成包括蒸发器上壳体(101)和与蒸发器上壳体(101)配合的蒸发器下壳体(102),及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内的鼓风机(20)和蒸发器(16),以及依次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前侧的用于控制内外循环风门的进风总成(3)、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4)和进风栅(5);所述蒸发器下壳体(101)底部与蒸发器(16)底部之间设有挡风机构;所述分风器总成包括分风器前壳体(201)和与分风器前壳体(201)配合的分风器后壳体(202),及安装在分风器壳体(2)内的除霜风门(10)、除霜吹脚风门(12)、吹脸风门(11)、混合风门(13)、导风板(8)、除霜过渡风道(9)和暖风芯子总成(14);所述导风板(8)包括与蒸发器出风侧连通的若干冷风通道(82)和与暖风芯体出风侧连通的若干热风通道(81),所述热风通道(81)与冷风通道(82)间隔交错布置,所述热风通道(81)和冷风通道(82)均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筒状结构的进风口横截面积大于出风口横截面积;所述蒸发器下壳体(102)后侧设有与蒸发器下壳体(102)内风道连通的吸风阀(7),所述吸风阀(7)包括与分风器后壳体(202)后侧固定连接的阀座(71)和与阀座(71)配合的阀盖(72),所述阀座(71)包括出风筒(711)和进风筒(712),所述出风筒(711)的进风口与进风筒(712)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筒(711)的内径大于进风筒(712)的内径;所述出风筒(711)的外圆面上设有进风通道(713),所述进风通道(713)一端与分风器后壳体(202)内风道连通,另一端与出风筒(711)的风道连通;所述阀盖(72)扣合在出风筒(711)的出风口,所述阀盖(72)上设有与出风筒(711)内圆面配合的导风筒(722),所述导风筒(722)外圆面与出风筒(711)内圆面之间设有导风通道(73),使从出风筒(711)的进风通道(713)内进入的风,顺着导风通道(73)从出风筒(711)的出风口流出,使得进风筒(712)内产生负压;所述进风筒(712)的进风口通过引风管(15)连接到车内温度传感器上;所述除霜风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波雷书翠洪进权妮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