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163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23
本实用提供一种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其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控制机构,所述底板上侧设置切换机构,底板下侧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控制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切换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离合机构具有使得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使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不联动的第二位置,控制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底板上的导轨、与导轨滑移配合的滑块、上、下软轴拉线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齿轮齿条结构,所述齿轮齿条结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通过离合机构实现手动和自动模式的切换,且两者共用同一套操作机构,结构简单,使得其体积较小,占用地方较小,控制方便,可以随时切换控制模式。

Manual and automatic dual mode control device for shi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ip with manual and automatic dual mode contro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control mechanism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uppe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plate set switching mechanism, driving mechanism, drive linkage mechanism and the clutch mechanism, control mechanism through the linkag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clutch mechanism with linkage switch mechanism with the clutch, clutch mechanism has a first position with the drive linkage mechanism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the linkage of second position control mechanism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rranged on the longitudinal guide rail, and sliding block and rail with upper and lower flexible cable and arranged on the slider on the gear rack structure and the gear rack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linkage with the switching between manual and automatic mode through the clutch mechanism, and both Sharing the same set of operating mechanism,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making its small size, small footprint, convenient control,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control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
本实用涉及船用控制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上的档位、油门,方向等控制大多是通过手动去进行控制,又或者直接用于无人艇的自动控制系统,两者大多都是独立的,不能进行切换,即无法在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采用手动控制,而在需要自动控制,又无法切换到自动控制,如果两个系统都装,则造成空间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本实用提供一种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其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控制机构,所述底板上侧设置切换机构,所述底板下侧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所述控制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所述切换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所述离合机构具有使得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使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不联动的第二位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底板上的导轨、与导轨滑移配合的滑块、分别与滑块固定连接的上、下软轴拉线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齿轮齿条结构,所述齿轮齿条结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其中在离合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导轨、滑块以及上、下软轴拉线构成手动控制模式;在离合机构处于第一位置,导轨、滑块、上、下软轴拉线、齿轮齿条结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构成自动控制模式,所述切换机构实现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的切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齿轮联动配合的第一伞齿轮以及与离合机构的一端联动配合的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与固定在底板上且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虎牙、与切换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二虎牙,所述第二虎牙具有与第一虎牙啮合的第一位置和远离第一虎牙与其不啮合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虎牙通过联轴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虎牙通过伞齿轴承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虎牙固定设置在虎牙固定轴承座上,所述伞齿轴承座上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虎牙固定轴承座上设有与距离传感器相适配的感应触碰柱。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在离合支架上的手柄、与手柄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虎牙连接,所述手柄底部为与离合支架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手柄由底部向上倾斜形成凸点,该凸点为与离合支架接触的第二接触面,所述手柄由第一接触面到第二接触面的过程带动第二虎牙由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运动。所述底板上还设置直线传感器,所述直线传感器一端固定设置在地板上,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包括上滑块和下滑块,所述上滑块与上软轴拉线固定连接,所述下滑块与下软轴拉线固定连接,且上滑块与下滑块之间通过齿条固定连接。上、下软轴拉线分别与喷泵和手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离合机构实现手动和自动模式的切换,且两者共用同一套操作机构,结构简单,使得其体积较小,占用地方较小,控制方便,可以随时切换控制模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的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提供一种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其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两侧均设置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船的方向、油门或档位,所述底板1上侧设置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用于进行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切换,所述底板下侧设置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6可以是伺服电机,所述驱动机构6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即驱动机构可以驱使离合机构随其转动,所述控制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而离合机构则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控制机构动作,所述切换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即切换机构能够使得离合机构从第一位置变为第二位置或反之,所述离合机构具有使得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使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不联动的第二位置。即当离合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机构能够通过离合机构带动传动机构动作,而当离合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则驱动机构不能通过离合机构带动传动机构动作。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底板1上的导轨2、与导轨2滑移配合的滑块14、分别与滑块14固定连接的上软轴拉线3、下软轴拉线5以及设置在滑块14上的齿轮齿条结构,所述齿轮齿条结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其中在离合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导轨、滑块以及上、下软轴拉线构成手动控制模式;在离合机构处于第一位置,导轨、滑块、上、下软轴拉线、齿轮齿条结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构成自动控制模式,所述切换机构实现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的切换。其通过离合机构的状态变化实现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切换,将两个控制模式均集合在同一个操作系统上,极大的减少了对空间的需求,而且结构更加紧凑,操作更加方便,可以随时进行手自动切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齿轮联动配合的第一伞齿轮11以及与离合机构的一端联动配合的第二伞齿轮10,第一伞齿轮11与第二伞齿轮10啮合。其中第一伞齿轮11通过联动轴与齿轮13联动配合,而第二伞齿轮10则与第一虎牙9连接,当且仅当第二虎牙8与第一虎牙9啮合时,驱动机构才会通过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动作,而当第二虎牙和第一虎牙不处于啮合的状态时,则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则可以空转。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与固定在底板上且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虎牙9、与切换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二虎牙8,所述第二虎牙8具有与第一虎牙9啮合的第一位置和远离第一虎牙与其不啮合的第二位置。第一虎牙固定在伞齿轴承座上,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而第二虎牙则固定设置在虎牙固定轴承座上,该虎牙固定轴承座可沿导轨布置方向滑移配合,而该虎牙固定轴承座则通过连接杆与切换机构联动配合。所述第二虎牙8通过联轴器15与驱动机构连接,即通过联轴器实现第二虎牙运动时与驱动机构的连接,保证驱动机构可一直与第二虎牙联动配合,同时电机为两个,分别控制两个控制机构。所述第一虎牙9通过伞齿轴承座18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虎牙固定设置在虎牙固定轴承座17上,所述伞齿轴承座上设有距离传感器19,所述虎牙固定轴承座上设有与距离传感器相适配的感应触碰柱20,通过感应碰触柱与距离传感器的碰触来实现第一虎牙和第二虎牙啮合状态的判断,并且获得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切换的信号。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在离合支架上的手柄12、与手柄12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虎牙固定轴承座连接,所述手柄底部为与离合支架接触的第一接触面121,所述手柄由底部向上倾斜形成凸点122,该凸点为与离合支架接触的第二接触面,所述手柄由第一接触面到第二接触面的过程带动第二虎牙由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运动。该连接杆通过一轴套123固定在手柄上,且该轴套与手柄构成铰接,而手柄的倾斜设置使得手柄在离合支架上构成一个杠杆,通过改变手柄与离合支架接触的面,即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从而带动连接杆上下移动,实现对离合机构的状态改变。所述底板上还设置直线传感器7,所述直线传感器一端固定设置在地板上,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当滑块移动时,其会带动直线传感器动作,从而获得滑块的移动距离,在自动控制时,获得该数值,从而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所述滑块包括上滑块和下滑块,所述上滑块与上软轴拉线固定连接,所述下滑块与下软轴拉线固定连接,且上滑块与下滑块之间通过齿条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控制机构,所述底板上侧设置切换机构,所述底板下侧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所述控制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所述切换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所述离合机构具有使得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使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不联动的第二位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底板上的导轨、与导轨滑移配合的滑块、分别与滑块固定连接的上、下软轴拉线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齿轮齿条结构,所述齿轮齿条结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其中在离合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导轨、滑块以及上、下软轴拉线构成手动控制模式;在离合机构处于第一位置,导轨、滑块、上、下软轴拉线、齿轮齿条结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构成自动控制模式,所述切换机构实现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的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控制机构,所述底板上侧设置切换机构,所述底板下侧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所述控制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配合,所述切换机构与离合机构联动,所述离合机构具有使得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使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不联动的第二位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底板上的导轨、与导轨滑移配合的滑块、分别与滑块固定连接的上、下软轴拉线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齿轮齿条结构,所述齿轮齿条结构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其中在离合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导轨、滑块以及上、下软轴拉线构成手动控制模式;在离合机构处于第一位置,导轨、滑块、上、下软轴拉线、齿轮齿条结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构成自动控制模式,所述切换机构实现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齿轮联动配合的第一伞齿轮以及与离合机构的一端联动配合的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手动、自动双模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与固定在底板上且与传动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一虎牙、与切换机构联动配合的第二虎牙,所述第二虎牙具有与第一虎牙啮合的第一位置和远离第一虎牙与其不啮合的第二位置。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旭东孙双福禇栋钟嘉豪毛坤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蓝海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