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白虫胶的脱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162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漂白虫胶的脱氯方法,在漂白胶生产中,采用光照进行脱氯,是在波长650mm、强度100000勒克斯的条件下,运用红外光照设备进行脱氯,使漂白剂NaClO迅速分解,有Cl#-[2]析出,所得产品的含氯量低于0.8%,达到食品添加剂中氯含量标准;产品在170℃下的热寿命,即热硬化时间超过四分钟,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贮存时间在2年以上,解决了产品在常温下贮存问题,同时也扩大了产品市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白虫胶的脱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漂白虫胶的脱氯方法。技术背景:虫胶是云南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虫胶产品的加工技术远远落后于别的国家,没有开发出新的虫胶产品,产品市场较小,没有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现有漂白虫胶的生产工艺均采用次氯酸钠作漂白剂对胶液进行漂白,在漂白过程中,除次氯酸钠放出的新生态氧破坏虫胶显色物质外,紫胶树脂分子也同时与漂白剂发生其它反应,有加成、取代解聚;产品中含氯量为2-3.5%氯离子,由于现有方法生产漂白胶没有具体的脱氯方法或方法较为落后,所得较高含氯量的漂白胶在食品上应用时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氯离子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漂白胶的贮存性能,贮存期不到6个月,产品很快就结块变质,不符合当代绿色、环保的潮流,产品市场容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漂白虫胶的脱氯方法,在漂白胶生产中,进行光照脱氯,使漂白剂NaClO迅速分解,有Cl2析出,所得产品的含氯量低于0.8%,产品在170℃下的热寿命,即热硬化时间超过四分钟,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贮存时间在2年以上,解决了产品在常温下贮存问题,同时也扩大了产品市场。本专利技术在漂白虫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脱氯的目的,对胶液漂白1小时后进入脱氯釜中,采用光照进行脱氯,是在波长650mm、强度100000勒克斯的条件下,运用红外光照设备进行脱氯,反应式为:式中,次氯酸钠极不稳定,在光照下迅速分解为NaCl、[O]和Cl2↑,新-->生态氧[O]破坏虫胶显色物质达到漂白的目的,氯化钠溶于胶液中,逸出的氯气可以重新收集利用;光照脱氯的同时,以80r/min的转速搅拌胶液25~45分钟。所述的次氯酸钠用量以虫胶漂白指数确定,随着虫胶原料颜色指数的增大,次氯酸钠在虫胶溶液中的比例随之相应加大。经光照脱氯后得到的漂白虫胶产品,含氯量低于0.8%,达到食品添加剂中氯含量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漂白虫胶的脱氯方法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述:将虫胶溶解得到虫胶溶液并控制浓度为10%;向漂白罐中缓慢加入有效氯含量10%的次氯酸钠漂白剂,次氯酸钠用量以虫胶漂白指数确定,例如,柯生树产虫胶,颜色指数16号,热乙醇不溶物为4%以下,则次氯酸钠用量为虫胶的60%。即100kg虫胶需60kg有效氯含量10%的次氯酸钠,半小时加完,漂白1小时后进入脱氯釜中,用红外光照射,控制光强度在10万勒斯,同时开始搅拌器,以80r/min的转速搅拌,约40分钟,用淀粉试纸对脱氯胶液测试,试纸不变色时说明溶液中次氯酸钠已分解完,然后用公知的办法进行中和,水洗胶后得到成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或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运用于精制漂白虫胶生产中,与现有生产工艺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在短时间内完成漂白、脱氯工序。(2)产品热寿命在170℃时超过4分钟。(3)产品含氯量低于0.8%,优于国标。(4)在常温下,贮存期达2-3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漂白虫胶的脱氯方法,在漂白胶生产中,控制虫胶溶液浓度为10%,缓慢加入有效氯含量10%的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用量以虫胶漂白指数确定,其特征在于:漂白1小时后进入脱氯釜中,在波长650mm、强度100000勒克斯的条件下进行光照脱氯,同时以80r/min的转速搅拌25~45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白虫胶的脱氯方法,在漂白胶生产中,控制虫胶溶液浓度为10%,缓慢加入有效氯含量10%的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用量以虫胶漂白指数确定,其特征在于:漂白1小时后进入脱氯釜中,在波长650mm、强度100000勒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鸣陈智勇李彬刘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昆明西莱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