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结构、内盖组件及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03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扣结构、内盖组件及压力锅。其中,卡扣结构,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导板;至少一个连接桥,至少一个连接桥的一端与导板相连;至少一个扣牙,至少一个扣牙连接至少一个连接桥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桥将导板和至少一个扣牙连接起来,使得导板相对压力锅的内盖滑动时带动扣牙做伸缩运动,进而控制扣牙的开合,实现压力锅的密封与开启;进一步的采用连接桥做为过渡件连接导板和扣牙,连接桥的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及耗材少,降低了卡扣结构的重量,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对内盖内部空间的占用率;同时,卡扣结构新颖且简单,结构扣合可靠性高,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方法多样,生产成本低。

Buckle structure, inner components and pressure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ckle structure, the inner component and pressure cooker. The buckle structure used for cooking utensils, including: the guide; at least one bridge, at least one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bridge; at least one buckle teeth, at least one tooth buckle is connected to at least one connect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by at least one of the connecting bridge plate and at least one tooth buckle connected, make relative sliding pressure cooker cover plate drives the buckle teeth do telescopic movement, and then control the buckle teeth opening and closing, sealing and opening to achieve a pressure cooker; the connecting bridge as the transition piece connecting guide plate and the buckle teeth further the bridge structure is simple,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and less material consumption, reduces the buckle structure weight, save material, reduce the occupation of an internal space; at the same time, buckle structure is novel and simple structure, buckling of high reliability,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manufacturing methods, production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扣结构、内盖组件及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扣结构、内盖组件及压力锅。
技术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用于扣合压力锅的普通卡扣1’,其导板12’和扣牙14’通过连接件或直接连接在一起,即卡扣1’结构是整体式的。这种卡扣1’具有一定的扣合可靠性,但其存在着体积大、重量大、加工工艺复杂及生产成本高的缺点,特别是针对压力锅内盖这种狭小有限、又对重量有限制的结构中,其缺点就显现的更加明显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卡扣结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内盖组件。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压力锅。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卡扣结构,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导板;至少一个连接桥,至少一个连接桥的一端与导板相连;至少一个扣牙,至少一个扣牙连接至少一个连接桥的另一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卡扣结构包括导板、至少一个连接桥及至少一个扣牙。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桥将导板和至少一个扣牙连接起来,使得导板相对压力锅的内盖滑动时带动扣牙做伸缩运动,进而控制扣牙的开合,实现压力锅的密封与开启;进一步的采用至少一个连接桥做为过渡件连接导板和至少一个扣牙,连接桥的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及耗材少,大大降低了卡扣结构的重量,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对内盖内部空间的占用率,使得内盖中的其他零件布局更合理。同时,卡扣结构新颖且简单,结构扣合可靠性高,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方法多样,生产成本低。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卡扣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扣牙的横截面形状呈“凹”字形,扣牙上端伸出部为扣牙的上扣牙,扣牙下端伸出部为扣牙的下扣牙,上扣牙连接连接桥的一端。在该技术方案中,上扣牙和下扣牙提高了扣牙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导向性,使得压力锅扣合的密封效果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扣牙的端面与连接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至179.9°。在该技术方案中,上扣牙的端面与连接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至179.9°,即可以根据具体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上扣牙的端面与连接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使得卡扣结构具有足够的扣合强度,保证了卡扣结构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对内盖内部空间的占用率,使得内盖中的其他零件布局更合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扣牙内壁与下扣牙朝向扣牙内侧的端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至89.9°。在该技术方案中,扣牙内壁与下扣牙朝向扣牙内侧的端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至89.9°,即可以根据具体实际使用需求设计扣牙内壁与下扣牙朝向扣牙内侧的端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使得扣牙在承力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向内的分力,进而阻止卡扣结构向外扩张,保证了卡扣结构承力的稳定性,延长了卡扣结构的使用寿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连接桥的数量为两个;至少一个扣牙的数量为两个。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连接桥和至少一个扣牙的数量都为两个,使得卡扣结构具有对称性,受力均匀,稳定性好;同时,卡扣结构美观大方,方便加工,互换性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个连接桥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至179.9°。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连接桥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至179.9°,即可以根据具体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两个连接桥之间的夹角角度,使得卡扣结构具有足够的扣合强度,保证了卡扣结构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对内盖内部空间的占用率,使得内盖中的其他零件布局更合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柱,设置在导板上,位于导板靠近连接桥的一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板上设置导柱,利用导柱与内盖组件中的其他连接件相固定,实现导板相对压力锅的内盖滑动时带动扣牙做伸缩运动,进而控制扣牙的开合,实现压力锅的密封与开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位于导板的两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导轨设置在导板的两侧,使得导板相对压力锅的内盖滑动时带动扣牙做伸缩运动,进而控制扣牙的开合,实现压力锅的密封与开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板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和/或扣牙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板上设置第一加强结构;和/或扣牙的外壁设置第二加强结构,增强了卡扣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保证了卡扣结构承力的稳定性,延长了卡扣结构的使用寿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板、连接桥及扣牙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导板、连接桥及扣牙为一体式结构,增强了卡扣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保证了卡扣结构承力的稳定性,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卡扣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减小了对内盖内部空间的占用率,使得内盖中的其他零件布局更合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板、连接桥及扣牙为分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导板、连接桥及扣牙为分体式结构,便于后续的拆卸与维护,互换性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桥开设有第一通孔,导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第二通孔;连接桥与导板通过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桥与导板通过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紧凑,连接效果好,易于安装,产品的精益化水平高。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内盖组件,用于压力锅,压力锅设置有内锅,其中,内盖组件包括:内盖;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卡扣结构,卡扣结构设置在内盖上。本技术提供的内盖组件包括:内盖和卡扣结构,通过在内盖上设置卡扣结构,减轻了内盖的重量,减小了内盖的体积,简化了工艺工序,节省材料及降低生产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盖上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导板的第一导轨相适配,且可相对滑动。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轨相对第二导轨滑动,使得导板相对压力锅的内盖滑动时带动扣牙做伸缩运动,进而控制扣牙的开合,实现压力锅的密封与开启,同时该配合结构简单、易行,便于后续的拆卸及维护。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板的导柱设置有螺纹孔;内盖上设置有传动板,传动板设置有腰形孔,固定件穿过腰形孔固设在导板的导柱的螺纹孔内,将卡扣结构固定在所述内盖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固定件穿过腰形孔固设在导板的导柱的螺纹孔内,将卡扣结构固定在所述内盖上,使得导板相对压力锅的内盖滑动时带动扣牙做伸缩运动,进而控制扣牙的开合,实现压力锅的密封与开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盖组件还包括密封组件,设置在内盖内,朝向内锅,用于密封扣合内盖及内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内盖内设置密封组件进而实现密封压力锅的目的,保证了密封效果,提升烹饪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卡扣结构的数量为2至4个。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卡扣结构的数量为2至4个,即可以根据具体实际使用需求设计至少一个卡扣结构的数量,进而实现压力锅的密封与开启,同时该卡扣结构沿内盖周向等间距分布,受力均匀,稳定性好。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压力锅,包括:外锅;内锅;套设在外锅内;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内盖组件,内盖组件盖合在外锅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锅,包括:外锅、内锅及内盖组件,减轻了压力锅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扣结构、内盖组件及压力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扣结构,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板;至少一个连接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桥的一端与所述导板相连;至少一个扣牙,所述至少一个扣牙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桥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结构,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板;至少一个连接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桥的一端与所述导板相连;至少一个扣牙,所述至少一个扣牙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桥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牙的横截面形状呈“凹”字形,所述扣牙上端伸出部为所述扣牙的上扣牙,所述扣牙下端伸出部为所述扣牙的下扣牙,所述上扣牙连接所述连接桥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牙的端面与所述连接桥的侧壁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至179.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牙内壁与所述下扣牙朝向所述扣牙内侧的端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至89.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桥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至少一个扣牙的数量为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桥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1°至179.9°。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柱,设置在所述导板上,位于所述导板靠近所述连接桥的一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位于所述导板的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和/或所述扣牙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梅若愚何柏锋刘小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