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650842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以解决集中节点和传输节点在数据传输中的功能划分无法保证很好的切换体验,系统效率较低的问题。方法为:集中节点将RLC服务数据单元SDU重组为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集中节点将所述RLC PDU传输至为终端服务的传输节点,由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对所述RLC PDU重组后传输。

A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equipment,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unction division of the centralized node and the transmission node in the data transmission can not guarantee the good swit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system efficiency is low. Methods: the node SDU recombinant RLC service data unit for RLC protocol data unit PDU; the central node of the RLC PDU transmission is terminal service transmission node, the transmission node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a transmission block scheduling of the RLC recombinant PDU after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终端(UserEquipment,UE)和基站(eNB)之间经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媒质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Layer,PHY)进行数据传输,每一层完成不同的数据处理。PDCP层主要进行安全操作和头压缩及解压缩处理,例如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健壮性包头压缩(RobustHeaderCompression,ROHC)和解压缩等。RLC层主要完成数据的分段、级联、按序递交及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RepeatRequest,ARQ)的数据传输保障;MAC层主要完成调度以及不同逻辑信道的级联处理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操作。物理层主要完成传输块的空口发送。图1所示为用户面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双连接架构示意图,即UE除了与宏基站维持连接,还与一个无线接入节点维持连接,利用两个站点的资源,进行无线传输。在双连接架构中,UE的数据可以在不同的eNB之间分流处理,对于RLC及RLC以下各层的数据传输,由两个eNB分别处理。图3所示为双连接场景下的无线协议架构示意图。图4a所示为RLC层组包示意图。RLC层将RLCSDU(ServiceDataUnit,服务数据单元)进行级联并增加RLC头(header)后得到RLCPDU(Protocol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图4b所示为PDCP层组包示意图。为PDCPSDU增加DPCPheader后得到PDCPPDU。移动通信系统未来发展中,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极大提升网络容量和吞吐量,将会引入更多的传输节点,即未来为超密集网络。在超密集网络中,为了对大量的传输节点的控制面进行统一管理,需要将部分协议功能进行集中处理。该场景下,集中节点的功能和每个传输节点的分布式处理功能需要进行很好的划分,以达到提升处理消息并保证UE在传输节点之间移动时良好的切换体验。集中节点的RLC层需要根据传输节点的MAC层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组织PDU,传输节点的MAC与集中节点的RLC层之间的交互需要在很短时间内(例如小于1ms)完成。因此当传输节点和几种节点之间为非理想回程连接,传输节点的MAC与集中节点的RLC层之间的交互时延在几个毫秒的量级时,无法进行正常的数据组包和传输。如果将RLC层组织PDU分离到传输节点进行时,虽然不存在时延问题,但是由于RLC层的传输缓存、重传缓存、接收缓存等各类缓存中,存储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并且RLC层还缓存有比较复杂的状态信息,当UE在不同的传输节点之间切换时,缓存的用户数据和状态信息需要被清空或者前转到新的传输节点。清空缓存的用户数据和状态信息会造成一定的数据丢失或者重复操作,信息前转则需要占用额外的系统资源。无论哪种方式,都无法保证很好的切换体验,系统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以解决集中节点和传输节点在数据传输中的功能划分无法保证很好的切换体验,系统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集中节点将无线链路控制RLC服务数据单元SDU重组为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集中节点将所述RLCPDU传输至为终端服务的传输节点,由所述传输节点在RLC层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对所述RLCPDU重组后传输。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RLCPDU的头部至少携带序列号SN,所述SN用于指示所述RLCPDU的传输顺序。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中节点将RLC服务数据单元SDU重组为RLC协议数据单元PDU,包括:所述集中节点按照所述RLCSDU的接收顺序将至少两个所述RLCSDU级联后,为级联得到的数据增加所述RLCPDU的头部后得到所述RLCPDU;或者,所述集中节点按照所述RLCSDU的接收顺序,为下一个未重组的所述RLCSDU增加所述RLCPDU的头部后得到所述RLCPDU。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级联得到的数据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所述级联后得到的数据中包含的字节数大于预设门限值;或者,所述级联后得到的数据中包含的字节数不大于预设门限值;或者,所述级联后得到的数据由设定个数的所述RLCSDU级联形成。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集中节点接收所述终端经所述传输节点发送的SN缺口信息,所述SN缺口信息中携带所述终端接收失败的RLCPDU的SN的信息;所述集中节点根据所述SN缺口信息重新发送所述RLCPDU;或者,所述集中节点接收所述终端经所述传输节点发送的SN缺口信息,所述SN缺口信息中携带所述终端接收失败的RLCPDU的SN的信息以及RLCPDU分段在所述RLCPDU中的位置信息;所述集中节点根据所述SN缺口信息重新发送所述RLCPDU分段。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集中节点若确定为所述终端服务的传输节点变更,从第一个未发送的所述RLCPDU或者第一个未接收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的所述RLCPDU开始,向变更后的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传输节点接收集中节点发送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对所述RLCPDU重组后传输。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RLCPDU的头部至少携带序列号SN;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对所述RLCPDU重组,包括: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按照所述RLCPDU的SN对所述RLCPDU重组。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按照所述RLCPDU的SN对所述RLCPDU重组,包括:所述传输节点按照所述RLCPDU的SN的顺序,确定重组所需的所述RLCPDU,以及确定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中的RLCSDU和/或RLCSDU分段,将确定的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重组得到MACSDU,所述MACSDU的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传输块的大小。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ACSDU的头部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的SN的信息,以及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中的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信息。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ACSDU的头部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的SN的信息,以及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信息,具体为:所述MACSDU的头部中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的SN,以及每个所述RLCPDU的SN所对应的长度指示信息组,所述长度指示信息组中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中,属于所述RLCPDU的每个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长度指示信息;或者,所述MACSDU的头部中包含重组所需的第一个所述RLCPDU的SN,以及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中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节点将无线链路控制RLC服务数据单元SDU重组为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集中节点将所述RLC PDU传输至为终端服务的传输节点,由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对所述RLC PDU重组后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节点将无线链路控制RLC服务数据单元SDU重组为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集中节点将所述RLCPDU传输至为终端服务的传输节点,由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对所述RLCPDU重组后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LCPDU的头部至少携带序列号SN,所述SN用于指示所述RLCPDU的传输顺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节点将无线链路控制RLC服务数据单元SDU重组为RLC协议数据单元PDU,包括:所述集中节点按照所述RLCSDU的接收顺序将至少两个所述RLCSDU级联后,为级联得到的数据增加所述RLCPDU的头部后得到所述RLCPDU;或者,所述集中节点按照所述RLCSDU的接收顺序,为下一个未重组的所述RLCSDU增加所述RLCPDU的头部后得到所述RLCPDU。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得到的数据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所述级联后得到的数据中包含的字节数大于预设门限值;或者,所述级联后得到的数据中包含的字节数不大于预设门限值;或者,所述级联后得到的数据由设定个数的所述RLCSDU级联形成。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集中节点接收所述终端经所述传输节点发送的SN缺口信息,所述SN缺口信息中携带所述终端接收失败的RLCPDU的SN的信息;所述集中节点根据所述SN缺口信息重新发送所述RLCPDU;或者,所述集中节点接收所述终端经所述传输节点发送的SN缺口信息,所述SN
\t缺口信息中携带所述终端接收失败的RLCPDU的SN的信息以及RLCPDU分段在所述RLCPDU中的位置信息;所述集中节点根据所述SN缺口信息重新发送所述RLCPDU分段。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集中节点若确定为所述终端服务的传输节点变更,从第一个未发送的所述RLCPDU或者第一个未接收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的所述RLCPDU开始,向变更后的传输节点传输数据。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节点接收集中节点发送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对所述RLCPDU重组后传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LCPDU的头部至少携带序列号SN;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对所述RLCPDU重组,包括: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按照所述RLCPDU的SN对所述RLCPDU重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节点根据调度的传输块的大小,按照所述RLCPDU的SN对所述RLCPDU重组,包括:所述传输节点按照所述RLCPDU的SN的顺序,确定重组所需的所述RLCPDU,以及确定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中的RLCSDU和/或RLCSDU分段,将确定的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重组得到MACSDU,所述MACSDU的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传输块的大小。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SDU的头部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的SN的信息,以及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中的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信息。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SDU的头部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的SN的信息,以及包含所述重组所需
\t的每个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信息,具体为:所述MACSDU的头部中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的SN,以及每个所述RLCPDU的SN所对应的长度指示信息组,所述长度指示信息组中包含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中,属于所述RLCPDU的每个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长度指示信息;或者,所述MACSDU的头部中包含重组所需的第一个所述RLCPDU的SN,以及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中各自包含的,所述重组所需的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个数以及每个所述重组所需的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长度指示信息;或者,所述MACSDU的头部中包含重组所需的第一个所述RLCPDU的SN,以及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中各自包含的,每个所述重组所需的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长度指示信息,其中,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包含的所述重组所需的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个数相同;或者,所述MAC层SDU的头部中包含重组所需的第一个所述RLCPDU的SN,以及所述重组所需的每个所述RLCPDU中各自包含的,每个所述重组所需的所述RLCSDU和/或RLCSDU分段的长度指示信息以及末端指示信息,所述末端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