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变压器次级并联平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602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高频变压器次级并联平衡电路,通过在变压器的第七管脚位置设置电容,用于优化整个电路的整流电路指数,从而简化PCB的布局,即实现了功率平衡,又降低成本,简化电路,为开发更大功率的逆变器打下坚实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频变压器次级并联平衡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高频变压器次级并联平衡电路。
技术介绍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现有技术。逆变器是一种DCtoAC的变压器,它其实与转化器是一种电压逆变的过程;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通过点烟器输出的车载逆变是20W、40W、80W、120W到150W功率规格;再大一些功率逆变电源要通过连接线接到电瓶上;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可使用的电器有: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照像机、照明灯、电动剃须刀、CD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电动工具、车载冰箱及各种旅游、野营、医疗急救电器等。通常逆变器前级DCDC都采用变压器串联的方式来进行功率平衡,这种方法简单,但是变压器通用型差,如500W逆变器次级串联采用两个变压器,但是1000W必须得采用两组串联,两组并联的方法,这需要两路整流来实现,这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如果2000W,整流电路更会翻倍,这样子对电路的布局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高频变压器次级并联平衡电路,优化了电路的整流电路支数,简化了PCB布局,即实现了功率平衡,又降低成本,简化电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频变压器次级并联平衡电路,包括直流继电器,所述直流的第一管脚和第三管脚都连接至第一高电压电源,所述直流继电器的第五管脚和第二管脚相互连接,所述直流继电器的第二管脚连接至第一百零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直流继电器的第六管脚连接至第一百零八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直流继电器的第四管脚连接至第一百零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百零九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高电压电源;所述第一百零八电容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三电感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十九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十九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第三十六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十九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四十六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十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H_GND;所述第三十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四十七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十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四十六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十七二极管的正极还连接至第一百零八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十六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一百零六电容的一端和第七变压器的第七管脚,所述第四十七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一百十七电容的一端和第五变压器的第九管脚,所述第五变压器和第七变压器的第五管脚和第六管脚都悬空,所述第一百零六电容的另一端接第五变压器的第七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七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七变压器的第九管脚;所述第五变压器的第二管脚接+100V电源,所述第五变压器的第一管脚连接至第一百十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百十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二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五变压器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三电容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六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十六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百二十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十六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至第八十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二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八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八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三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conncct接口;所述第八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八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一电阻和第八十电阻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八十一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七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十七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百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七场效应管的栅极则连接至第一百二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七变压器的第二管脚接+100V电源,所述第七变压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百十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百十九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三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七变压器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九电容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十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十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百三十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一百三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十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十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十场效应管的源极都接地,所述第二十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还连接至第一百三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一百零九电容的一端连接至H_GND*,所述第一百零九电容的另一端则连接至第十四电感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十八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十八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三十七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十八二极管的正极则连接至第四十八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十七二极管的正极则连接至第四十五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十五二极管和第四十八二极管的正极都接H_GND*,所述第四十五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一百十八电容的一端和第六变压器的第九管脚,所述第四十八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第八变压器的第七管脚和第一百零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变压器和第八变压器的第五管脚和第六管脚都悬空,所述第六变压器和第八变压器的第二管脚都接+100V电源;所述第六变压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百二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十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百十二电容的另一端则连接至第六变压器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二电容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十八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十八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十八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百二十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一百二十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九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十九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十九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百二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八变压器的第一管脚连接至第一百三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百二十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八变压器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百二十电容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二十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十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十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百三十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一百三十一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十三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十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二十三场效应管的栅极则连接至第一百三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作为优选,所述第十六场效应管、第十七场效应管、第十八场效应管、第十九场效应管、第二十场效应管、第二十一场效应管、第二十二场效应管和第二十三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都反向并联有二极管,用于防止高压击穿场效应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百二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百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则连接第三十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百二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百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则连接第三十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百二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百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则连接第三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百二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一二极管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频变压器次级并联平衡电路

【技术保护点】
高频变压器次级并联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继电器(DL1),所述直流(DL1)的第一管脚和第三管脚都连接至第一高电压电源(HV),所述直流继电器(DL1)的第五管脚和第二管脚相互连接,所述直流继电器(DL1)的第二管脚连接至第一百零八电容(C108)的一端,所述直流继电器(DL1)的第六管脚连接至第一百零八电容(C108)的另一端,所述直流继电器(DL1)的第四管脚连接至第一百零九电容(C109)的一端,所述第一百零九电容(C10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高电压电源(HV);所述第一百零八电容(C108)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三电感(L1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感(L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十九二极管(D39)的负极,所述第三十九二极管(D39)的负极还连接第三十六二极管(D36)的负极,所述第三十九二极管(D39)的正极连接至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负极,所述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正极连接H_GND;所述第三十六二极管(D36)的负极连接至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负极,所述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正极连接至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正极,所述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正极还连接至第一百零八电容(C108)的另一端;所述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一百零六电容(C106)的一端和第七变压器(T7)的第七管脚,所述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一百十七电容(C117)的一端和第五变压器(T5)的第九管脚,所述第五变压器(T5)和第七变压器(T7)的第五管脚和第六管脚都悬空,所述第一百零六电容(C106)的另一端接第五变压器(T5)的第七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七电容(C117)的另一端连接第七变压器(T7)的第九管脚;所述第五变压器(T5)的第二管脚接+100V电源,所述第五变压器(T5)的第一管脚连接至第一百十三电容(C113)的一端,所述第一百十三电容(C1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二十一电阻(R121)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一电阻(R12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五变压器(T5)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三电容(C113)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六场效应管(Q16)的漏极,所述第十六场效应管(Q16)的栅极连接至第一百二十四电阻(R124)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四电阻(R124)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 所述第十六场效应管(Q16)的源极连接至第八十二电阻(R82)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二电阻(R82)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八十电阻(R80)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二电阻(R8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八十三电阻(R83)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三电阻(R83)的一端还连接至conncct接口;所述第八十三电阻(R83)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八十一电阻(R81)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一电阻(R81)和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八十一电阻(R81)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七场效应管(Q17)的源极,所述第十七场效应管(Q17)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百二十一电阻(R121)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七场效应管(Q17)的栅极则连接至第一百二十五电阻(R125)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五电阻(R125)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七变压器(T7)的第二管脚接+100V电源,所述第七变压器(T7)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百十九电容(C119)的一端,所述第一百十九电容(C11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三十电阻(R130)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电阻(R130)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七变压器(T7)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九电容(C119)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十场效应管(Q20)的漏极,所述第二十场效应管(Q20)的栅极连接第一百三十二电阻(R132)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二电阻(R132)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一百三十电阻(R130)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十一场效应管(Q21)的漏极,所述第二十一场效应管(Q21)和第二十场效应管的源极都接地,所述第二十一场效应管(Q21)的栅极还连接至第一百三十三电阻(R133)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三电阻(R133)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一百零九电容(C109)的一端连接至H_GND*,所述第一百零九电容(C109)的另一端则连接至第十四电感(L14)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感(L1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负极,所述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三十七二极管(D37)的负极,所述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正极则连接至第四十八二极管(D48)的负极,所述第三十七二极管(D37)的正极则连接至第四十五二极管(D45)的负极,所述第四十五二极管(D45)和第四十八二极管(D48)的正极都接H_GND*,所述第四十五二极管(D45)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一百十八电容(C118)的一端和第六变压器(T6)的第九管脚,所述第四十八二极管(D48...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频变压器次级并联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继电器(DL1),所述直流(DL1)的第一管脚和第三管脚都连接至第一高电压电源(HV),所述直流继电器(DL1)的第五管脚和第二管脚相互连接,所述直流继电器(DL1)的第二管脚连接至第一百零八电容(C108)的一端,所述直流继电器(DL1)的第六管脚连接至第一百零八电容(C108)的另一端,所述直流继电器(DL1)的第四管脚连接至第一百零九电容(C109)的一端,所述第一百零九电容(C10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高电压电源(HV);所述第一百零八电容(C108)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三电感(L1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感(L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十九二极管(D39)的负极,所述第三十九二极管(D39)的负极还连接第三十六二极管(D36)的负极,所述第三十九二极管(D39)的正极连接至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负极,所述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正极连接H_GND;所述第三十六二极管(D36)的负极连接至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负极,所述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正极连接至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正极,所述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正极还连接至第一百零八电容(C108)的另一端;所述第四十六二极管(D46)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一百零六电容(C106)的一端和第七变压器(T7)的第七管脚,所述第四十七二极管(D47)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一百十七电容(C117)的一端和第五变压器(T5)的第九管脚,所述第五变压器(T5)和第七变压器(T7)的第五管脚和第六管脚都悬空,所述第一百零六电容(C106)的另一端接第五变压器(T5)的第七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七电容(C117)的另一端连接第七变压器(T7)的第九管脚;所述第五变压器(T5)的第二管脚接+100V电源,所述第五变压器(T5)的第一管脚连接至第一百十三电容(C113)的一端,所述第一百十三电容(C1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二十一电阻(R121)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一电阻(R12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五变压器(T5)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三电容(C113)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六场效应管(Q16)的漏极,所述第十六场效应管(Q16)的栅极连接至第一百二十四电阻(R124)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四电阻(R124)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十六场效应管(Q16)的源极连接至第八十二电阻(R82)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二电阻(R82)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八十电阻(R80)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二电阻(R8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八十三电阻(R83)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三电阻(R83)的一端还连接至conncct接口;所述第八十三电阻(R83)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八十一电阻(R81)的一端,所述第八十一电阻(R81)和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八十一电阻(R81)的一端还连接至第十七场效应管(Q17)的源极,所述第十七场效应管(Q17)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百二十一电阻(R121)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七场效应管(Q17)的栅极则连接至第一百二十五电阻(R125)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二十五电阻(R125)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七变压器(T7)的第二管脚接+100V电源,所述第七变压器(T7)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百十九电容(C119)的一端,所述第一百十九电容(C11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三十电阻(R130)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电阻(R130)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七变压器(T7)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百十九电容(C119)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二十场效应管(Q20)的漏极,所述第二十场效应管(Q20)的栅极连接第一百三十二电阻(R132)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二电阻(R132)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一百三十电阻(R130)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十一场效应管(Q21)的漏极,所述第二十一场效应管(Q21)和第二十场效应管的源极都接地,所述第二十一场效应管(Q21)的栅极还连接至第一百三十三电阻(R133)的一端,所述第一百三十三电阻(R133)的另一端连接至光耦;所述第一百零九电容(C109)的一端连接至H_GND*,所述第一百零九电容(C109)的另一端则连接至第十四电感(L14)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感(L1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负极,所述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负极还连接至第三十七二极管(D37)的负极,所述第三十八二极管(D38)的正极则连接至第四十八二极管(D48)的负极,所述第三十七二极管(D37)的正极则连接至第四十五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德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业变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