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42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用支架,其将定位部件适当地固定于底框。电池用支架具备底框、定位电池模块相对于底框定位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的定位部件、以及将底框和定位部件固定的紧固部件。底框的至少一部分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钢材构成。长条状钢材具备上表面部、下表面部和侧面部,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在上表面部、下表面部和侧面部之间形成有空间。紧固部件具备:具有插通于形成于长条状钢材的上表面部上的第一通孔及形成于定位部件的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的第二通孔的轴部的螺栓、和与螺栓的轴部螺合的螺母。螺栓的头部或螺母位于上表面部、下表面部和侧面部之间的空间。在长条状钢材的下表面部,至少在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开口。

Bracket for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racket for batteries, and the positioning parts are fixed on the bottom frame appropriately. The bracket for the battery has a bottom frame, a positioning component for locating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of the battery module relative to the bottom frame, and a fastening component for fixing the bottom frame and the positioning component.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bottom frame is composed of a long strip of steel extending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 strip steel has the upper surface, the lower surface and the side, and the section is orthogonal to the length, forming a space between the upper surface, the lower face and the side. With the fastening components: nut shaft portion having an upper surface portion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nserted in formed in the strip steel and formed in the positioning member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n the second hole of the bolt, and the bolt and screw shaft. The space between the head of the bolt or the nut on the upper surface, between the lower face and the side. An opening is formed at least at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t the lower surface part of the strip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用支架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电池用支架。
技术介绍
NaS电池、Li离子电池、Ni-H2电池等的组合电池将多个单电池密集地配置于外壳的内部,构成了电池模块。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收纳这种组合电池的电池用支架。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池用支架具备底框,利用该底框支承电池模块。另外,有时在电池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在输送时或设置时防止电池模块的错位的定位部件。定位部件通过螺栓固定于载置有电池模块的底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2012/026224号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通常,电池用支架的底框大多使用中空的长条状钢材。为了使电池用支架轻量化,可考虑减薄用于电池用支架的底框的长条状钢材的板厚。但是,如果减薄用于底框的长条状钢材的板厚,则不能在底框上形成用于固定定位部件的螺栓螺合的充分长度的母螺纹槽。因此,如以往那样仅使用螺栓不能将定位部件牢固地固定于底框。另外,还考虑使用螺栓和螺母将两者固定,但必须要在长条状钢材的内部配置螺栓的头部或螺母,因此,配置螺栓的场所受到限定。本说明书公开了能够相对于底框适当地固定定位部件的电池用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电池用支架上载置电池模块。电池用支架具备:底框,其俯视时为矩形;定位部件,其配置于底框的上表面,并且与电池模块的侧面抵接,定位电池模块相对于底框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以及紧固部件,其将底框和定位部件固定。底框的至少一部分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钢材构成。长条状钢材具备上表面部、下表面部和侧面部,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在上表面部、下表面部和侧面部之间形成有空间。在长条状钢材的上表面部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在定位部件上,在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紧固部件具备:具有插通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轴部的螺栓、以及与螺栓的轴部螺合的螺母。当利用螺栓和螺母将定位部件固定于长条状钢材时,螺栓的头部或螺母位于上表面部、下表面部和侧面部之间的空间。在长条状钢材的下表面部,至少在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开口。在所述电池用支架中,在长条状钢材的下表面部,在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开口。因此,在为了将长条状钢材和定位部件固定而将螺栓的轴部插通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时,能够经由开口将螺母与螺栓的轴部螺合。因此,即使在减薄了长条状钢材的板厚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螺栓和螺母将定位部件适当地固定于底框。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在实施例1的电池用支架上载置有电池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实施例1的电池用支架(定位部件除外)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电池用支架的第一框架和紧固部件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第一框架的仰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第一框架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第一框架的俯视图。图7是示意性表示实施例2的电池用支架(定位部件除外)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列出以下说明的实施例的主要特征。此外,以下记载的技术要素是分别独立的技术要素,通过单独或各种组合来发挥技术的有用性,而不限于提出申请时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组合。(特征1)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电池用支架在上表面部可形成有多个第一通孔。也可以,开口沿长条状钢材的长度方向延伸,与至少两个以上的第一通孔相对应。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开口形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可以在形成有该开口的范围内不受位置限制地相对于底框形成第一通孔。即,可以将紧固部件相对于底框在形成有开口的范围内配置于任意的位置。(特征2)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电池用支架中,长条状钢材也可以是唇(lip)槽钢。根据这种结构,可以使定位部件相对于底框的固定变得容易,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特征3)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用支架中,第一通孔也可以俯视时位于沿长条状钢材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上表面部的不含中心线的范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上表面部、下表面部以及侧面部之间的空间。(特征4)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用支架中,底框在俯视时,具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框架、以及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框架,两个第一框架通过第二框架连接,并且通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承框架连接,另一方面,两个第二框架也可以仅通过第一框架连接。另外,至少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可以使用长条状钢材。通过这种结构,能够维持电池用支架的强度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实施例1】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例1的电池用支架10。电池用支架10支承电池模块1。电池模块1例如是NaS电池、Li离子电池、Ni-H2电池等的组合电池。电池模块1在长方体形状的外壳的内部收纳了几百个电池。如图1及图2所示,电池用支架10具备底框12、定位部件14、紧固部件16、加强框架17。在底框12上载置电池模块1。如图2所示,底框12在俯视时,为由沿第一方向(图中X方向(以下简称为X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框架12a和沿第二方向(图中Y方向(以下简称为Y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框架12b限定的矩形形状。两个第一框架12a的一端通过一方的第二框架12b连接,两个第一框架12a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方的第二框架12b连接。同样,两个第二框架12b的一端通过一方的第一框架12a连接,两个第二框架12b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方的第一框架12a连接。本实施例中,底框12的两个第一框架12a及两个第二框架12b例如由方钢等长条状钢材构成。第一框架12a具备上表面部20、下表面部22、以及连接上表面部20和下表面部22的两个侧面部24。具体而言,第一框架12a在与其长度方向(即X方向)正交的截面上,通过上表面部20、下表面部22及侧面部24形成空间26。在第一框架12a的上表面部20形成有从其上表面贯通至下表面的多个第一通孔20a。本实施例中,在一个第一框架12a上,沿着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四个第一通孔20a。图中未图示,但第二框架12b与第一框架12a相同,具备上表面部、下表面部及侧面部,在第二框架12b的上表面部形成有从其上表面贯通至下表面的多个通孔。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框架17由沿X方向延伸的一个第一加强框架17a和沿Y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加强框架17b构成。第一加强框架17a的一端与一方的第二框架12b连接,第一加强框架17a的另一端与另一方的第二框架12b连接。另外,第二加强框架17b的一端与一方的第一框架12a连接,第二加强框架17b的另一端与另一方的第一框架12a连接。第一加强框架17a在两个第二加强框架17b各自的中央与两个第二加强框架17b交叉(连接)。此外,加强框架17的个数及配置可以根据载置于电池用支架10的电池模块1的重量适当变更。如图3所示,在第一框架12a的下表面部22,在与第一通孔20a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开口30。开口30的直径比第一通孔20a的直径大。定位部件14确定电池模块1相对于底框12的水平方向(XY平面)的位置。定位部件14以围绕载置于底框12的电池模块1的方式,配置于底框12的上表面。定位部件14具有第一部分14a和第二部分14b。即,定位部件14使用角料。第一部分14a抵接于底框12的上表面,通过后述的紧固部件16固定于底框12。第二部分14b从第一部分14a的内周缘弯折并沿图面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用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用支架,在所述电池用支架上载置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底框,其俯视时为矩形;定位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底框的上表面,并且与所述电池模块的侧面抵接,定位所述电池模块相对于所述底框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以及紧固部件,其将所述底框和所述定位部件固定,所述底框的至少一部分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钢材构成,所述长条状钢材具备上表面部、下表面部和侧面部,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在所述上表面部、所述下表面部和所述侧面部之间形成有空间,在所述长条状钢材的所述上表面部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在所述定位部件上,在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紧固部件具备:具有插通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的轴部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的轴部螺合的螺母,当利用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将所述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长条状钢材时,所述螺栓的头部或所述螺母位于所述上表面部、所述下表面部和所述侧面部之间的空间,在所述长条状钢材的所述下表面部,至少在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08 JP 2016-0010681.一种电池用支架,在所述电池用支架上载置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底框,其俯视时为矩形;定位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底框的上表面,并且与所述电池模块的侧面抵接,定位所述电池模块相对于所述底框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以及紧固部件,其将所述底框和所述定位部件固定,所述底框的至少一部分由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钢材构成,所述长条状钢材具备上表面部、下表面部和侧面部,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在所述上表面部、所述下表面部和所述侧面部之间形成有空间,在所述长条状钢材的所述上表面部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在所述定位部件上,在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紧固部件具备:具有插通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的轴部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的轴部螺合的螺母,当利用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将所述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长条状钢材时,所述螺栓的头部或所述螺母位于所述上表面部、所述下表面部和所述侧面部之间的空间,在所述长条状钢材的所述下表面部,至少在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斗野纲士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