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投器发射平台智能反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039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投器发射平台智能反馈系统,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驱动调节角度增加了抛投器载台的重量,在野外救援运输难度大,并且无法在崎岖地面上快速平衡放置的问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控制装置和红外线探测仪,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激光水平仪,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位于支撑柱的周侧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柱的圆周外侧上设置有撑开装置,所述红外线探测仪和激光水平仪探测的数据传输到控制装置上处理后,从而分别控制各个支撑杆上的升降装置和撑开装置。

An intelligent feedback system for launcher launching platfor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sting device launch platform intelligent feedback system, it main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technology is driven by the motor to adjust the angle increase throw stage weight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 rescue difficult, and not in the rugged ground rapid equilibrium placement problem, including the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provided is a control platform, wherein the control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device and an infrared detector,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suppor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laser level,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frame of the support column side is provided with three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comprises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lower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and between the lower supporting rod and a lift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ircumference, support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device, the infrared detector and laser After the data detected by the light level meter is transmitted to the control device, the lifting device and the expansion device on each supporting rod are controlled resp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投器发射平台智能反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投器发射平台智能反馈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抛投器在投射时,一般采用人工肩扛的方式,而抛投器的投射时,会产生较大的后推力容易造成人员肩膀的受伤或者淤青,而远射程的抛投器后推力更大,不适宜肩扛,同时肩扛对于投射角度的调整也带来一定难度,也存在角度设定的不稳定因素。中国专利号:201220718618.8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抛投器的托架,包括顶部开口的支撑筒、底座和定位撑板;所述支撑筒的底部与底座的一端铰接,所述底座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间隔设有一条以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撑板的一端与支撑筒的上部铰接,所述定位撑板的另一端可卡入定位槽中。该装置通过在底座上开有凹槽,并在凹槽内间隔设有一条以上与定位撑板配合的定位槽,而抛投器安装在支撑筒中,因此可以通过定位撑板调节支撑筒的角度,从而方便地调节抛投器的角度;但是,通过凹槽内间隔设置定位撑板配合定位,十二抛投器的调节角度范围小,两凹槽之间的角度不能调节,定位精度差。中国专利号:201520329366.3公开了一种抛投器调节支架,包括固定架,活动架,连接轴,调节机构,锁紧架,连接杆,固定机构,抛投器,所述的固定架通过连接轴与活动架连接,所述的调节机构连接固定架的末端和活动架的末端,所述的锁紧架安装在活动架上,所述的固定架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机构连接,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弧形杆,活动弧形杆,调节螺杆,调节齿轮,所述的调节齿轮固定在固定弧形杆的末端,所述的调节螺杆与调节齿轮连接,所述的活动弧形杆上设有齿形槽,所述的齿形槽与调节齿轮配合。该装置在使用中,当需要抛投器抛射时,通过固定机构将抛投器调节支架固定位置后,通过锁紧架上的锁紧螺母将抛投器固定在抛投器调节支架上,随后通过拧动调节机构上的调节螺杆,从而带动调节齿轮旋转,而调节齿轮与齿形槽配合,带动活动弧形杆活动,从而实现了角度的调节,保证抛投位置的精准度;但是,抛投器在角度调节过程中需要人工抬起,使得调节螺杆上的调节齿轮与齿形槽内配合,再经过人工锁紧,调节速度差,人力投入大。中国专利号:201621179495.X公开了一种抛投器载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个可在水平平面进行旋转的水平旋转架,所述水平旋转架上设置有一个可在竖直平面进行旋转并用于插设抛投器的支撑筒,所述水平旋转架与底座的连接端经第一电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调节运动,所述支撑筒与水平旋转架的连接端经第二电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调节运动。该装置的安装使用是将抛投器插入支撑筒的定位插槽内,用两个螺钉从定位槽条穿入并与抛投器上相应的螺纹孔螺接,进行抛投器的定位;其次,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在水平平面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水平转盘在水平平面旋转,水平转盘带动水平旋转架上的支撑筒、抛投器进行在水平平面上的旋转调节运动;最后,第二电机驱动蜗轮蜗杆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支撑筒在竖直平面进行旋转调节运动,调节安装在支撑筒上的抛投器的俯仰角度;但是,通过电机驱动调节角度增加了抛投器载台的重量,在野外救援运输难度大,并且无法在崎岖地面上快速平衡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投器发生平台智能反馈系统,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驱动调节角度增加了抛投器载台的重量,在野外救援运输难度大,并且无法在崎岖地面上快速平衡放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抛投器发射平台智能反馈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抛投装置,所述控制平台上位于抛投装置周侧分别设置有控制装置和红外线探测仪,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激光水平仪,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位于支撑柱的周侧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驱动支撑杆伸缩的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柱的圆周外侧上设置有驱动各个所述支撑杆撑开角度的撑开装置,所述红外线探测仪和激光水平仪探测的数据传输到控制装置上处理后,从而分别控制各个支撑杆上的升降装置和撑开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控制平台设置在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转杆和下转杆,所述上转杆的上端与上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转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下支撑杆上,所述下转杆的下端设置有驱动下转杆转动的升降电机,所述上转杆与下转杆平行设置,所述下转杆的圆周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支撑块,所述上转杆的圆周外部面上平行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在下转杆圆周外表面上且位于螺旋状的支撑块之间,所述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上端与上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套的下端套设在下支撑杆的圆周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滚珠。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下支撑杆的圆周外表面的固定环,所述支撑柱的圆周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套环,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支撑柱转动的第二转动电机,所述固定环与套环之间铰接有连接杆。进一步的,所述抛投装置包括一端铰接在控制平台上用于安装抛投物的抛射架,所述抛射架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平台上还设置有蓝牙接收器,可与外部的移动设备蓝牙连接用于远程控制。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抛投器发射平台智能反馈系统通过设置红外线探测仪对物体进行远距离探测,设置激光水平仪对支撑架的平衡度进行探测,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装置上,通过控制装置发出指令控制各个支撑杆上的升降装置,使得控制平台趋于水平,减少人工的水平调整,加快了调整的速度,提高抛投装置的抛投准确度,并且通过红外线探测仪探测物体的距离远近,从而确定抛投装置的抛射力度,进而调整各个支撑杆的撑开角度,使得支撑架的承受力大,防止抛投装置在抛射过程中产生的后坐力影响抛射的准确度;进一步的,支撑架上设置的第二转动电机带动控制平台转动,从而带动控制平台上的抛投装置转动,进而调整抛射角度,使得抛投装置实现自动调整,提高抛射的准确度;进一步的,升降装置是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下转杆转动,下转杆圆周外表面上设置的螺旋状的支撑块与上转杆上设置的连接环相配合,下转杆转动带动支撑块转动,从而推动连接环在螺旋状的支撑块之间转动并且向上运动,使得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的距离加大,从而起到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作用;进一步的,支撑块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凹槽,连接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滚珠,使得支撑块与连接环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进一步的,撑开装置是通过第二转动电机带动支撑柱转动,使得支撑柱上与支撑柱螺纹连接的套环在支撑柱上上、下滑动,进而调节支撑杆的撑开角度,从而承受抛投装置抛射物品时的不同后坐力;进一步的,电动推杆推动抛射架的一端高度调节,从而调节抛射架的抛射角度,使得准确度提高;进一步的,设置的蓝牙接收器可与外部的移动设备蓝牙连接实现远程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抛投器发射平台智能反馈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投器发射平台智能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抛投装置,所述控制平台上位于抛投装置周侧分别设置有控制装置和红外线探测仪,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激光水平仪,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位于支撑柱的周侧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驱动支撑杆伸缩的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柱的圆周外侧上设置有驱动各个所述支撑杆撑开角度的撑开装置,所述红外线探测仪和激光水平仪探测的数据传输到控制装置上处理后,从而分别控制各个支撑杆上的升降装置和撑开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投器发射平台智能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抛投装置,所述控制平台上位于抛投装置周侧分别设置有控制装置和红外线探测仪,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激光水平仪,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位于支撑柱的周侧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驱动支撑杆伸缩的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柱的圆周外侧上设置有驱动各个所述支撑杆撑开角度的撑开装置,所述红外线探测仪和激光水平仪探测的数据传输到控制装置上处理后,从而分别控制各个支撑杆上的升降装置和撑开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投器平台智能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控制平台设置在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投器平台智能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转杆和下转杆,所述上转杆的上端与上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转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下支撑杆上,所述下转杆的下端设置有驱动下转杆转动的升降电机,所述上转杆与下转杆平行设置,所述下转杆的圆周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源应天泉范豪杰蔡文广刘继满李军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双环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