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及其坐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031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及其坐封方法,包括:中心管,其上设有传压孔;上接头,其第一端与中心管的第一端相连;下接头,其第一端与中心管的第二端相连;胶筒,套设在中心管上,一端通过上胶筒座与上接头的第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下胶筒座与下接头的第一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结构简单,坐封方法简单,且能满足致密性气藏水平井复杂小井内多级分段完井的要求。

For a small complex wellbore packer and sett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complex wellbore packer and the setting method, including: the center tub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transmission hole; the upper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first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center pipe; the lower joint,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tube is connected to the center; rubber tube sheathed the center tub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rubber tube, a first end and the upper join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end and a lower rubber cylinder seat joint. The packe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imple seating method,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stage completion in complex slim holes of horizontal wells in tight gas reservoi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及其坐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主要用于小直径带有多级台阶的水平井筒内进行层段封隔。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致密油气勘探开发规模的加大,仅中国石化某区块截至2014年底共583口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但目前低产、低液、低效井比例较大,占开发井数的65%之多;其中80%的水平井采用“多级滑套预置式管柱”完井,该多级滑套预置式管柱水平段长、井眼通径小、台阶级数多,给后期修井、堵水或压裂二次完井工艺的实现带来了难题。因此,基于先期裸眼滑套完井方式下的二次完井技术研究,拟解决复杂小井眼内油水关系明确的高产水井进行堵水生产的问题,解决裂缝重张压力低有复产潜力的低效井重复压裂技术问题,为实现致密油气藏有效经济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急需要开展低效井修井及完井复产关键技术研究,而复杂小井眼内封隔器则是水平井二次完井封隔层段的核心工具。目前国内对致密砂岩气开发大多采用51/2"套管完井或裸眼预置式滑套完井(采用41/2"的基管),当生产后期低产低液低效需要二次完井管柱下入进行分段措施,要求利用小直径封隔器(外径小于)顺利下入带有球座台阶以及其它不规则的井眼内密封内径为的井眼,这就为后期修井二次完井带来了难题,而现有技术中的封隔器都存在不同局限性无法满足不规则小井眼下入和封隔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学习。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其上设有传压孔;上接头,其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相连;下接头,其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的第二端相连;胶筒,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一端通过上胶筒座与所述上接头的第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下胶筒座与所述下接头的第一端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胶筒为小直径大密封系数的扩张式胶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胶筒的两端具有硫化芯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胶筒的两端通过螺纹与所述上胶筒座及下胶筒座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接头与上胶筒座之间能进行旋合间隙的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均通过螺纹与所述上接头与下接头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接头的第一端同时设有内螺纹与外螺纹,分别用于与所述中心管与所述上胶筒座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接头的第一端同时设有内螺纹与外螺纹,分别用于与所述中心管与所述下胶筒座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接头的未与所述中心管相连的一端设有内螺纹,用于与油管柱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上述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的坐封方法,包括:从上接头向中心管泵入液体,使液体从所述中心管的传压孔进入到中心管与胶筒之间,进而使胶筒受内压扩张达到一定程度紧贴在复杂小井眼内壁从而实现封隔器坐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结构简单,密封可靠,能够安全下井、又能够安全起出,满足致密性气藏水平井复杂小井内多级分段完井的要求。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容。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包括:中心管10,其上设有传压孔,传压孔具有传压作用,能为封隔器的膨胀密封提供液力通道;上接头40,其第一端41与中心管10的第一端相连;下接头50,其第一端51与中心管的第二端相连;胶筒20,套设在中心管10上,一端通过上胶筒座31与上接头40的第一端41相连,另一端通过下胶筒座32与下接头40的第一端51相连。其中,胶筒20为小直径大密封系数的扩张式胶筒,其两端具有硫化芯子。在对中心管10施加液压时,液体会经过中心管10上的传压孔进入中心管10与胶筒20的内壁腔,使胶筒20受内压扩张达到一定程度紧贴在复杂小井眼内壁从而实现封隔器封隔。本实施例中,胶筒20的两端通过螺纹与上胶筒座31及下胶筒座32相连;具体地,胶筒20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而上胶筒座31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且其中一端的内螺纹与胶筒20上的外螺纹相匹配,另一端的内螺纹用于与上接头40相连;下胶筒座32的两端也设有内螺纹,且其中一端的内螺纹与胶筒20上的外螺纹相匹配,另一端的内螺纹用于与下接头50相连。上接头40的第一端41同时设有内螺纹与外螺纹,其中,内螺纹用于与中心管的第一端相连;外螺纹则用于与上胶筒座31相连;且上接头40与上胶筒座31之间还能进行旋合间隙的调节。具体地,上接头41与上胶筒座31通过螺纹实现连接,既可实现一定紧固强度的连接,又可调节连接间隙,同时要求足够的密封性;该连接方式既可普通螺纹亦可锥管螺纹,在连接部位的前端采用了双“O”型圈密封的方式。上接头40的未与中心管相连的第二端设有内螺纹,用于与油管柱相连。同样,下接头50的第一端51也同时设有内螺纹与外螺纹,其中,内螺纹用于与中心管的第二端相连;外螺纹则用于与下胶筒座32相连。由于上胶筒座3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上接头40、胶筒20相连;下胶筒座3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下接头50、胶筒20相连;因此,胶筒20与中心管10的相对位置能通过螺纹调节,使胶筒在无内外压差的情况下保持原始自然状态。组装时,可以先将胶筒20的两端分别于上胶筒座31、下胶筒座32相连;然后套接在中心管3上,最后连接上接头40与下接头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采用了打压坐封放压即解封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随同完井管柱下放至预定位置,在通过中心管10的传压孔泵入液体形成液压,液力作用在胶筒20致使其逐步扩张密封在管柱内,从而实现管柱的跨隔分段,进行堵水或压裂等措施。具体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的坐封方法,包括:从上接头40向中心管10泵入液体,使液体从中心管10的传压孔进入到中心管10与胶筒20之间的内壁腔,进而使胶筒10受内压扩张达到一定程度紧贴在复杂小井眼内壁从而实现封隔器坐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为小井眼以及通过其它方式修井后复杂小井眼内分层分段提供一种封隔工具;其坐封方法简单,该封隔器主要由上接头、上胶筒座、中心管、胶筒、下胶筒座以及下接头等构成;结构简单,密封可靠能满足致密性气藏水平井复杂小井内多级分段完井的要求,并具有防阻卡能力。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亦可在其它类型油藏水平井生产和修井中应用,前景广阔。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及其坐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其上设有传压孔;上接头,其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相连;下接头,其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的第二端相连;胶筒,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一端通过上胶筒座与所述上接头的第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下胶筒座与所述下接头的第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其上设有传压孔;上接头,其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相连;下接头,其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的第二端相连;胶筒,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一端通过上胶筒座与所述上接头的第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下胶筒座与所述下接头的第一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为小直径大密封系数的扩张式胶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的两端具有硫化芯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的两端通过螺纹与所述上胶筒座及下胶筒座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与上胶筒座之间能进行旋合间隙的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复杂小井筒内的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祖清彭汉修何同朱明姚志良刘欢乐吴俊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