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97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反射装置包括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为透明的,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侧壁及出光口,所述侧壁围设形成光学空间并与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由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侧壁环绕并延伸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且所述入光面围设形成收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射装置,结合使用两种光学元件,第一光学元件为通用透镜,用以调整出光角度,第二光学元件为透明的反射器,用以改变出光方向,该反射装置不需要通过电镀处理来达到全发射的效果,成本低、且具有较高的出光效率。

Reflection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flecting device and a light source module, a reflec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optical element and the second optical element, wherein the first optical element and the second optical elements are transparent, the second optical element with the side wall and the outlet, the side wall is enclosed to form the light and Space Science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optical element by the second optical elements around the side wall and extends into the optical space, the first optical element has a light incident surface and a smooth surface and the incident surface to form a cavity. The reflec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two kinds of optical elements, a first optical element for universal lens is used to adjust the angle of light, the second optical element for transparent reflector, to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light reflection, the device does not need by electroplating treatment to achieve full emission effect, low cost, and has high light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
本技术属于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镀反射器在灯具里应用非常广,例如在筒灯、射灯、天棚灯、户外灯具等照明灯具中的应用。电镀反射器主要起到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二次配光的作用。电镀反射器一般包括镀有一层金属膜的反射面,但由于镀膜材料本身对光线的吸收率较高,比如,镀银膜的损失率为5%,镀金膜的损失率为9%,镀铝膜的损失率更是高达12%左右,使得应用电镀反射器的灯具出光效率低。并且,现有的电镀反射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出光效率高的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包括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为透明的,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侧壁及出光口,所述侧壁围设形成光学空间并与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由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侧壁环绕并延伸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且所述入光面围设形成收容腔。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及上下两端部,所述内表面或外表面包括多个连续排布的锯齿结构,每个所述锯齿结构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所述锯齿结构的两端分别向所述两端部延伸。进一步的,锯齿结构的两端延伸至上下端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交具有棱线,所述棱线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弧线。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具有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多个连续排布的锯齿结构,所述内表面包括多个具有圆弧面的微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厚度均匀,且其具有上端面,所述出光口形成于所述上端部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装置的形状为环形、弧形、直条形或回转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高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反射装置,包括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为透明的,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侧壁及出光口,所述侧壁围设形成光学空间并与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由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侧壁环绕并延伸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且所述入光面围设形成收容腔,所述反射装置配置为,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出光面的出射光线,部分经过第一光学元件的折射后直接从所述出光口出射,部分通过所述光学空间进入所述侧壁,经所述侧壁反射,再次进入光学空间后由所述出光口出射。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具有外表面及上下两端部,所述内表面或外表面包括多个连续排布的锯齿结构,每个所述锯齿结构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所述锯齿结构的两端分别向所述两端部延伸。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为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光线通过所述光学空间进入所述侧壁,并由所述出光口出射的光线,其光路为:入射光线由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折射到第一反射面,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再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到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经所述内表面折射后出射,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最后由所述出光口出射。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内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为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光线通过所述光学空间进入所述侧壁,并由所述出光口出射的光线,其光路为:入射光线由所述内表面的第一折射面或第二折射面折射至外表面,经所述外表面反射回所述内表面,再经所述内表面折射后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最后由所述出光口出射。进一步的,由所述出光面的出射光线通过所述光学空间进入所述侧壁的光线,其中一部分光线由所述侧壁直接透射。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所述水平方向的入射角小于10°。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交具有棱线,所述棱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所述入光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A,所述A为40°。进一步的,当所述侧壁材料为PC时A等于38°,当所述侧壁材料为亚克力时A等于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垂直。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所述内表面包括多个具有圆弧面的微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厚度均匀,且其具有上端面,所述出光口形成于所述上端部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装置的形状为环形、弧形、直条形或轴旋转对称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又提供了一种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包括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为透明的,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侧壁及出光口,所述侧壁具有内表面、外表面且厚度均匀,所述侧壁围设形成光学空间并与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由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侧壁环绕并延伸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且所述入光面围设形成收容腔,所述反射装置配置为,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出光面的出射光线,由所述侧壁的内表面进入所述侧壁,由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反射光线至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由所述内表面出射光线。进一步的,所述侧壁还具有上下两端部,所述内表面或外表面包括多个连续排布的锯齿结构,每个所述锯齿结构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所述锯齿结构的两端分别向所述两端部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垂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包括上述反射装置及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收容腔内。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及位于光源板上的若干发光单元。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光源板的中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射装置,结合使用两种光学元件,第一光学元件为通用透镜,用以调整出光角度,第二光学元件为透明的反射器,用以改变出光方向,该反射装置不需要通过电镀处理来达到全发射的效果,成本低、且具有较高的出光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光源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着图1内的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以单个锯齿结构为例的竖直方向的光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以单个锯齿结构为例的水平方向的光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以单个锯齿结构为例的水平方向的另一种光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基于图8的光源模组的光路示意图。图10为基于图8的以单个锯齿结构为例的竖直方向的光路示意图。图11为基于图8的以单个锯齿结构为例的水平方向的光路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装置包括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为透明的,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侧壁及出光口,所述侧壁围设形成光学空间并与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由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侧壁环绕并延伸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且所述入光面围设形成收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装置包括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为透明的,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侧壁及出光口,所述侧壁围设形成光学空间并与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由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侧壁环绕并延伸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且所述入光面围设形成收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及上下两端部,所述内表面或外表面包括多个连续排布的锯齿结构,每个所述锯齿结构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所述锯齿结构的两端分别向所述两端部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的两端延伸至上下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交具有棱线,所述棱线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弧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多个连续排布的锯齿结构,所述内表面包括多个具有圆弧面的微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厚度均匀,且其具有上端部,所述出光口形成于所述上端部的内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装置的形状为环形、弧形、直条形或回转形。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高度。11.一种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装置包括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均为透明的,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侧壁及出光口,所述侧壁围设形成光学空间并与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由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侧壁环绕并延伸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且所述入光面围设形成收容腔,所述反射装置配置为,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出光面的出射光线,部分经过第一光学元件的折射后直接从所述出光口出射,部分通过所述光学空间进入所述侧壁,经所述侧壁反射,再次进入光学空间后由所述出光口出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及上下两端部,所述内表面或外表面包括多个连续排布的锯齿结构,每个所述锯齿结构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所述锯齿结构的两端分别向所述两端部延伸。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为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光线通过所述光学空间进入所述侧壁,并由所述出光口出射的光线,其光路为:入射光线由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折射到第一反射面,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再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到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经所述内表面折射后出射,进入所述光学空间,最后由所述出光口出射。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博冯学军王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