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862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杆装置,更加可靠地防止设于手柄的按钮从手柄主体脱落。按钮(5)经由按钮支撑销(13)摆动自如支撑于按钮支撑部件(11)。在按钮支撑部件(11)经由连杆支撑销(23)旋转自如地连结连杆部件(7)。通过对按钮(5)进行按压操作,从而止动杆(9)经由连杆部件(7)向下方移动。按钮支撑部件(11)插入配置于基座部件(33)的内部。在基座部件(33)的上壁(35c)设置有具备嵌合孔(43a)的基座部件突起(43)。在按钮支撑部件(11)的上壁(21)具备支撑部件突起(45),该支撑部件突起(45)具备嵌合凹部(45a)。向嵌合孔(43a)以及嵌合凹部(45a)插入嵌合销(47)而嵌合。

Gear lev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ear lever device, which can reliably prevent the button from the handle from falling off the handle body. Button button (5) via a support pin (13) is supported on the support member freely swinging button (11). The support member on the button (11) via a link support pin (23) rotatably connecting rod parts (7). By pressing the button (5), the stop rod (9) moves downwar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7). The support member is inserted into the button (11)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part (33) of the internal. The base member (33) on the wall (35C) is arranged with a fitting hole (43A) of the base member (43). The upper wall (21) of the button supporting component (11) has a supporting component protrusion (45), and the support component is projected (45) with a recessed recess (45A). Into the fitting hole (43A) and the fitting recess (45A) is inserted into the pin (47) and the chimeric chime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于对搭载于车辆上的变速器进行切换操作的变速杆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变速杆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对设于变速杆的手柄上的按钮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切换变速器的挡位。就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的手柄而言,按钮摆动自如地支撑于按钮支撑部件,按钮支撑部件安装于手柄主体。按钮支撑部件通过从设于手柄主体的一侧部的开口部插入,从而设于上壁的弹性嵌合片与手柄主体的嵌合孔嵌合,防止从手柄主体脱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6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技术的课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的构造为,将按钮支撑部件从手柄主体的开口部插入,从而弹性嵌合片与嵌合孔嵌合。因此,在按钮受到冲击时,容易解除弹性嵌合片相对于嵌合孔的嵌合状态,存在按钮支撑部件与按钮一起从手柄主体脱落的问题,并存在防止按钮从手柄主体脱落变得不充分的可能性。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更加可靠地防止设于手柄的按钮从手柄主体脱落。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技术的方案1是一种变速杆装置,在以基端部为支点而摆动自如的变速杆的前端部设有手柄,上述变速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手柄具备:通过进行按压操作而允许上述变速杆的摆动的按钮;移动自如地支撑上述按钮的按钮支撑部件;具备供上述按钮支撑部件插入配置的凹部的手柄主体;以及将插入配置于上述凹部的按钮支撑部件保持于上述手柄主体的保持部,上述保持部具备:在与上述按钮支撑部件插入上述凹部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上述手柄主体的壁部的嵌合孔;设于上述按钮支撑部件且与上述嵌合孔匹配的嵌合孔部;以及插入于上述嵌合孔以及上述嵌合孔部的嵌合部件。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按钮支撑部件的上述嵌合孔部形成于朝向上述嵌合孔突出的突部,上述手柄主体对于上述突部,在与上述按钮支撑部件插入上述凹部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设有与该突部接触的外侧突部。方案3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手柄主体安装有覆盖上述保持部的盖部件。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做成将嵌合部件插入手柄主体的嵌合孔以及按钮支撑部件的嵌合孔部的构造,因此,能够将按钮支撑部件更加可靠地保持于手柄主体,更加可靠地防止按钮从手柄主体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杆的手柄的包括按钮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相对于图1,对手柄进行按压操作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手柄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手柄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相对于图1将帽拆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相对于图3将帽拆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杆的手柄的分解立体图。图中:1—变速杆,3—手柄,5—按钮,11—按钮支撑部件,31—包覆部(手柄主体),33—基座部件(手柄主体),35c—基座部件的上壁(手柄主体的壁部),39—基座部件的空间(凹部),43a、430a—嵌合孔(保持部),45—支撑部件突起(突部),45a、450a—嵌合凹部(嵌合孔部、保持部),47—嵌合销(嵌合部件、保持部),49—导向壁(外侧突部),51—帽(盖部件),57—罩(盖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5表示设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的变速杆1的前端部的手柄3。变速杆1以未图示的下部侧的基端部为支点,相对于设于车体侧的变速杆装置的外壳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摆动,从而对变速器进行换挡。手柄3具备成为外装件的包覆部31。在包覆部31的图1中右侧的侧部形成有开口部31a,在与开口部31a对应的位置设有按钮5。通过以从开口部31a向内部压入按钮5的方式在图1中向左方向进行按压操作,从而经由连杆部件7而按下止动杆9。止动杆9被未图示的压缩螺旋弹簧朝向上方加力,在图1中下部侧的基端侧具备未图示的止动销。通过按下止动杆9,止动销解除与设于车体侧的外壳的止动孔的卡合,从而允许变速杆1的摆动操作。按钮5经由设置在与开口部31a交叉的方向的按钮支撑销13而摆动自如地支撑于按钮支撑部件11。按钮5被卷挂于按钮支撑销13的受扭螺旋弹簧15朝向在图1中绕顺指针方向、即对按钮5进行按压操作的方向加力。按钮支撑销13位于开口部31a侧的上端部附近,按钮5以按钮支撑销13为中心,下部侧在图1中左右方向上摆动。在图3中,按钮支撑部件11具备左右的侧壁17、19、上壁21以及后壁22,内部成为中空。如图1所示,在侧壁17、19的开口部31a侧的下端部附近,经由连杆支撑销23而旋转自如地连结有连杆部件7。连杆支撑销23与按钮支撑销13平行,在图1的状态下位于连杆部件7的下端部附近。在图1中,连杆部件7在连杆支撑销23的开口部31a侧的斜上方位置具备与连杆支撑销23平行的连结销25。与连结销25对应地在按钮5的侧部27设置有长孔27a。长孔27a以上端部位于比下端部更靠开口部31a侧的方式倾斜,将连结销25的两端相对移动自如地插入该长孔27a。在按钮支撑部件11的侧壁17、19,设置有使连结销25能够移动的长孔17a、19a。长孔17a、19a采用以连杆支撑销23为中心的圆弧形状,朝向大致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随着以按钮支撑销13为中心的按钮5的旋转移动而连杆部件7以连杆支撑销23为中心旋转移动时,连结销25在长孔27a以及长孔17a、19a内分别移动。相对于按钮支撑部件11,连杆部件7的与开口部31a相反的一侧的摆动部29以连杆支撑销23为中心上下摆动。摆动部29在下部侧具备与止动杆9的上端抵接的抵接面29a。如上所述,受扭螺旋弹簧15朝向进行按压操作的方向对按钮5加力,通过该作用力,按钮5经由长孔27a向与开口部31a相反的一侧(在图1中为左侧)按压连结销25。由此,在图1中以连杆支撑销23为中心向绕逆时针方向、也就是使抵接面29a与止动杆9抵接的方向按压连杆部件7。在此,朝向上方按压止动杆9的未图示的压缩螺旋弹簧的弹性力设定为,比朝向开口部31a的内部按压按钮5的受扭螺旋弹簧15的弹性力更强。因此,在未对按钮5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下,止动杆9受压缩螺旋弹簧的弹性力而向上方移动,成为连杆部件7以连杆支撑销23为中心向绕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图1的锁定状态。从图1的锁定状态,对按钮5进行按压操作,从而连杆部件7以连杆支撑销23为中心向图1中绕逆时针方向旋转。连杆部件7通过进行旋转而按下止动杆9,成为图2的锁定解除状态。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变速杆1摆动,能够进行换挡。手柄3在包覆部31的内侧一体成形有作为骨架部件的基座部件33,使按钮支撑部件11保持于基座部件33。基座部件33具备:收纳配置按钮支撑部件11的位于上部的上部收纳部35;以及位于上部收纳部35的下部,在轴向上移动自如地收纳止动杆9的圆筒形状的下部收纳部37。由包覆部31和基座部件33构成手柄主体。在图3中,上部收纳部35具备左右的侧壁35a、35b、上壁35c以及下壁35d,如图1所示,在与开口部31a相反的一侧具备后壁35e。上部收纳部35的与后壁35e相反的一侧的开口部31a侧开口,在内部形成有作为凹部的空间39。空间39整体为大致正方体形状,与下部收纳部37的收纳止动杆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速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杆装置,在以基端部为支点而摆动自如的变速杆的前端部设有手柄,上述变速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手柄具备:通过进行按压操作而允许上述变速杆的摆动的按钮;移动自如地支撑上述按钮的按钮支撑部件;具备供上述按钮支撑部件插入配置的凹部的手柄主体;以及将插入配置于上述凹部的按钮支撑部件保持于上述手柄主体的保持部,上述保持部具备:在与上述按钮支撑部件插入上述凹部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上述手柄主体的壁部的嵌合孔;设于上述按钮支撑部件且与上述嵌合孔匹配的嵌合孔部;以及插入于上述嵌合孔以及上述嵌合孔部的嵌合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5 JP 2016-0614511.一种变速杆装置,在以基端部为支点而摆动自如的变速杆的前端部设有手柄,上述变速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手柄具备:通过进行按压操作而允许上述变速杆的摆动的按钮;移动自如地支撑上述按钮的按钮支撑部件;具备供上述按钮支撑部件插入配置的凹部的手柄主体;以及将插入配置于上述凹部的按钮支撑部件保持于上述手柄主体的保持部,上述保持部具备:在与上述按钮支撑部件插入上述凹部的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川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