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部品的铰链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83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部品的铰链及移动终端,所述铰链包括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固定凸轮、滑动凸轮、弹簧、阻尼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应用上述铰链的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旋转部品的铰链结构简单、易于装配,能够在两个可相对转动的主体之外再连接第三个转动主体,且依照需要能够实现第二转动主体和第三转动主体按设计的转动程序独立转动和联动并能实现铰链的自锁,第三转动主体在转动行程末端还能被阻尼缓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铰链能够适用于各种三转动体的连接,尤其适用于移动终端中连接支架、键盘和屏幕,打开闭合操作方便,在移动终端处于打开工作角度范围内,提供稳固支撑。

Hinge of rotary part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hinge comprises a first cam, a second cam, a fixed cam, a sliding cam, a spring and a damper.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hinge. The hing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tating parts simple, easy assembly, in addition to two relative rotating body and then connects the third rotating bod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 to be able to achieve the second self-locking rotating body and the third rotating body rotates in the program design of the independent rotation and linkage and can realize the third hinges. Turn the subject is damping in the rotation at the end of stroke can.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suitable for various third hinge rotating body connection,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mobile terminal connecting bracket, keyboard and screen, opening and closing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in the mobile terminal is in the open angle range, providing solid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部品的铰链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及其铰链,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笔记本电脑、pad、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诸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为了支撑稳固,很多都配置支架,并且,对支架的运动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部品的铰链,其能够连接在移动终端中,提供多个转动体的独立运动或联动功能,并具有阻尼功能。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旋转部品的铰链,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第一组转动组件、第二组转动组件,第一组转动组件围绕所述转轴转动,第二组转动组件也围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组转动组件包括能沿转轴滑动和围绕转轴转动的凸轮;所述铰链还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和转轴之间由离合机构连接,当所述能沿转轴滑动和围绕转轴转动的凸轮在任意一个方向的转动行程接近结束时,所述阻尼器与转轴之间被连接,所述能沿转轴滑动和围绕转轴转动的凸轮在任意一个方向的转动行程开始时,所述阻尼器与转轴之间不连接。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器设置有轴和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属于第二组转动组件中的部件,所述轴和连接壳体之间设置阻尼油,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连轴器及和连轴器配合的销,所述连轴器和销的其中之一和阻尼器的轴连接,所述连轴器和销的其中之另一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凸轮和第一转动支架,所述第一凸轮被轴向定位地套在转轴外并能以转轴为轴转动;第二组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支架,第二转动组件中的所述凸轮为第二凸轮;所述铰链还包括固定凸轮和滑动凸轮;所述固定凸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不能位移和相对转轴转动;所述滑动凸轮套在转轴外,不能相对转轴转动但能沿转轴滑动;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处在滑动凸轮的两端外并与滑动凸轮配合,所述滑动凸轮的两端分别有与第一凸轮配合的第一凸轮结构和与第二凸轮配合的第二凸轮结构;所述第二凸轮设置有与固定凸轮配合的第三凸轮结构和与滑动凸轮第二凸轮结构配合的第四凸轮结构;所述铰链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向着滑动凸轮方向对第二凸轮施加推力;在所述铰链处在闭合状态下时,所述第二转动支架依靠弹簧对第二凸轮的推力和所述第三凸轮结构和固定凸轮的配合而提供所述铰链的锁紧力。所述滑动凸轮靠近第一凸轮的这一侧和转轴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凸轮靠近第二凸轮的这一侧具有容纳所述固定凸轮的空间,在铰链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固定凸轮处在所述空间中。所述第一转动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扭矩机构,以提供第一转动支架随时停止转动随时保持转动角度的功能。所述第一转动支架连接套在转轴外的摩擦套,所述摩擦套和转轴配合,以提供第一转动支架随时停止转动随时保持转动角度的功能。所述第二凸轮设置有加长套,所述加长套和转轴滑动和转动配合,且所述弹簧套在加长套外。所述铰链设置有外壳,所述弹簧、第二凸轮处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和第二转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外壳滑动连接但不能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三凸轮结构及第四凸轮结构分别处在第二凸轮上的半径不同的同心环端面上,第三凸轮结构处在第二凸轮内环的端面上,第四凸轮结构处在内环外侧的环的端面上,在所述铰链打开和闭合的不同阶段切换第二凸轮与滑动凸轮的配合和第二凸轮与固定凸轮的配合。所述铰链具有临界角度、第二转动支架最大打开角度、第一转动支架最大打开角度;所述临界角度小于第一架最大打开角度,第一转动支架最大打开角度小于第二转动支架最大打开角度;自铰链闭合状态到第一转动支架转动到临界角度过程中,第二转动支架由第一转动支架的转动带动并由此带动第二凸轮转动,同时,第二凸轮顺着固定凸轮爬升,使第二凸轮在转动时,向远离第一凸轮的方向滑动,压缩所述弹簧;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在打开过程中转动到临界角度后,由所述弹簧的推力及第三凸轮结构和固定凸轮的配合而自动弹开到最大打开角度;对应临界角度之后,第一凸轮和滑动凸轮的第一凸轮结构之间具有互相插入并允许第一凸轮转动一定的角度的槽和插入部位,所述一定的角度为第二转动支架弹开到第二转动支架最大打开角度后,允许第一转动支架随意调整的角度,此过程第二转动支架一直保持在最大打开角度。当第一转动支架打开过程超过临界角度继续转动时,由第二凸轮的推动,使滑动凸轮滑向第一凸轮,插入部位落入槽中;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在从临界角度转动到闭合的过程中,第一凸轮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滑动凸轮向着第二凸轮方向滑动,并且由第四凸轮结构和第二凸轮结构的配合以及第三凸轮结构和固定凸轮的配合而使第二凸轮向着闭合方向以快于第一转动支架的速度转动到临界角度以及向着远离第一凸轮的方向滑动而压缩所述弹簧;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在闭合过程中转动到临界角度后,由所述弹簧的推力及第三凸轮结构和固定凸轮或第四凸轮结构和第二凸轮结构的配合而自动转动到闭合并推动第二凸轮向着第一凸轮方向滑动。对应第二转动支架最大转动角度,所述第三凸轮结构和固定凸轮的配合为凹坑与凸点的配合。本技术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铰链的移动终端。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设有上述的任意一种铰链,其中,所述转轴连接在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二主体和第一转动支架连接。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旋转部品的铰链结构简单、易于装配,能够在两个可相对转动的主体之外再连接第三个转动主体,且依照需要能够实现第二转动主体和第三转动主体按设计的转动程序独立转动和联动并能实现铰链的自锁,第三转动主体在转动行程末端还能被阻尼缓冲。本技术铰链能够适用于各种三转动体的连接,尤其适用于移动终端中连接支架、键盘和屏幕可分离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打开闭合操作方便,在移动终端处于打开工作角度范围内,提供稳固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实施例应用于移动终端时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实施例应用于移动终端时第二转动支架和第一转动支架均处于其最大打开角度时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状态时移除Pad或主机后的第二转动支架和第一转动支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实施例的爆炸图。图5为第二凸轮的示意图。图6为固定凸轮的示意图。图7为在第一转动支架和第二转动支架均处于最大打开角度时,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的剖视图。图7a为本技术阻尼器组件横剖图。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实施例在处于闭合状态下,隐去第一转动支架、第二转动支架和7号外壳后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状态下再隐去滑动凸轮后的铰链示意图。图9a为图9所示状态下再隐去阻尼机构及连轴器后的铰链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实施例在处于第一支架转动到刚过临界角度时,再隐去第一转动支架和第二转动支架后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状态下再隐去滑动凸轮后的铰链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实施例在处于第一支架转动到刚过临界角度时,第二转动支架弹开到最大打开角度时,隐去第一转动支架和第二转动支架后的示意图。图13、图14为图12所示状态下再隐去滑动凸轮后的铰链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铰链实施例在图12所示状态的基础上第一转动支架转动到最大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转部品的铰链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旋转部品的铰链,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第一组转动组件、第二组转动组件,第一组转动组件围绕所述转轴转动,第二组转动组件也围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组转动组件包括能沿转轴滑动和围绕转轴转动的凸轮;所述铰链还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和转轴之间由离合机构连接,当所述能沿转轴滑动和围绕转轴转动的凸轮在任意一个方向的转动行程接近结束时,所述阻尼器与转轴之间被连接,所述能沿转轴滑动和围绕转轴转动的凸轮在任意一个方向的转动行程开始时,所述阻尼器与转轴之间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部品的铰链,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第一组转动组件、第二组转动组件,第一组转动组件围绕所述转轴转动,第二组转动组件也围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组转动组件包括能沿转轴滑动和围绕转轴转动的凸轮;所述铰链还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和转轴之间由离合机构连接,当所述能沿转轴滑动和围绕转轴转动的凸轮在任意一个方向的转动行程接近结束时,所述阻尼器与转轴之间被连接,所述能沿转轴滑动和围绕转轴转动的凸轮在任意一个方向的转动行程开始时,所述阻尼器与转轴之间不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部品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凸轮和第一转动支架,所述第一凸轮被轴向定位地套在转轴外并能以转轴为轴转动;第二组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支架,第二转动组件中的所述凸轮为第二凸轮;所述铰链还包括固定凸轮和滑动凸轮;所述固定凸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不能位移和相对转轴转动;所述滑动凸轮套在转轴外,不能相对转轴转动但能沿转轴滑动;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处在滑动凸轮的两端外并与滑动凸轮配合,所述滑动凸轮的两端分别有与第一凸轮配合的第一凸轮结构和与第二凸轮配合的第二凸轮结构;所述第二凸轮设置有与固定凸轮配合的第三凸轮结构和与滑动凸轮第二凸轮结构配合的第四凸轮结构;所述铰链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向着滑动凸轮方向对第二凸轮施加推力;在所述铰链处在闭合状态下时,所述第二转动支架依靠弹簧对第二凸轮的推力和所述第三凸轮结构和固定凸轮的配合而提供所述铰链的锁紧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部品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凸轮靠近第一凸轮的这一侧和转轴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凸轮靠近第二凸轮的这一侧具有容纳所述固定凸轮的空间,在铰链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固定凸轮处在所述空间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部品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扭矩机构,以提供第一转动支架随时停止转动随时保持转动角度的功能。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部品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设置有外壳,所述弹簧、第二凸轮处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和第二转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外壳滑动连接但不能相对转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部品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三凸轮结构及第四凸轮结构分别处在第二凸轮上的半径不同的同心环端面上,第三凸轮结构处在第二凸轮内环的端面上,第四凸轮结构处在内环外侧的环的端面上,在所述铰链打开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冠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