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ditive for improving the strength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additive consists of nano silica and A dispersion liquid ions agent D prepared by solution mixing and III soluble calcium salt solution of B II and C soluble silicate; the dispersant D constitute the sole or principal structural element type polymer as by anionic monomer. The external preparation method for suspension dispersant containing nanometer silica particles in the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drops into the solution containing soluble calcium salt and soluble silicate, crystal effect by nano silica, nano silicon growth of hydrated calcium silicate nano gel by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nano silica composite cement admixture for cement, the additiv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arly strength and post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外加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升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外加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纳米材料,能提升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抗压强度的高效的复合外加剂的简便、高效、可控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水泥基材料早期和后期强度提升方面的应用。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以水泥、混凝土为代表的水泥基材料是建材工业的核心材料,也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材料之一。对于水泥基材料而言,其力学性能及其的演变规律是其性能参数中的核心指标。快速提升水泥基材料的早期强度,增强其后期强度一直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领域的重点方向。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用于这些领域的外加剂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基于纳米材料的小尺寸、高比表面积开发出了多种新型外加剂。在纳米材料中,二氧化硅备受业界关注。二氧化硅受关注首先是因为目前二氧化硅已经是一种成熟、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商用纳米材料;其次纳米二氧化硅在水泥基材料体系中具有促进水化硅酸钙生成,优化水化产物祖成,密实化微结构的多种有益特性。近年来使用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配方和改性剂专利有很多,如专利文献CN201410182656.X、CN201110321237.6、CN201210261716.8、CN201410159508.6等但是由于纳米二氧化硅尺寸小、比表面积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带来效能削弱、工作性下降,增加开裂风险等问题。同时,单一的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能可塑性和应用范围有限。因此,对二氧化硅进行针对性改性,优化其性能,使之更适应水泥基材料体系,是纳米二氧化硅基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领域开发的重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由纳米二氧化硅A和分散剂D制得的分散液І,与可溶性钙盐B的溶液Ⅱ和可溶性硅酸盐C的溶液Ⅲ混合制得;所述纳米二氧化硅A的纯度需不低于95%,平均粒径需在15‑200nm范围内,纳米二氧化硅A用量应为分散液І中水质量的2%‑17%;所述分散剂D为由阴离子型单体作为唯一或主要结构单元类型构成的聚合物;所述分散剂D主链中的单体/结构单元数不超过100;所述分散剂D的相对掺量,即分散剂D质量相对于纳米二氧化硅A质量的比值范围为5%‑25%;所述可溶性钙盐B为水溶性无机酸钙盐及其水合物,可溶性硅酸盐C为可溶性硅酸盐及其水合物;可溶性钙盐B和可溶性硅酸盐C的投料量以如下方式确定:可溶性钙盐B中钙折算为氧化钙后的质量,与可溶性硅酸盐C中硅折算为二氧化硅后的质量之和,应控制在纳米二氧化硅A质量的5%‑35%;可溶性钙盐B中钙和可溶性硅酸盐C中硅的Ca/Si摩尔比应控制在0.8‑1.5;所述溶液Ⅱ的质量浓度为5%‑50%,溶液Ⅲ的质量浓度为3‑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由纳米二氧化硅A和分散剂D制得的分散液І,与可溶性钙盐B的溶液Ⅱ和可溶性硅酸盐C的溶液Ⅲ混合制得;所述纳米二氧化硅A的纯度需不低于95%,平均粒径需在15-200nm范围内,纳米二氧化硅A用量应为分散液І中水质量的2%-17%;所述分散剂D为由阴离子型单体作为唯一或主要结构单元类型构成的聚合物;所述分散剂D主链中的单体/结构单元数不超过100;所述分散剂D的相对掺量,即分散剂D质量相对于纳米二氧化硅A质量的比值范围为5%-25%;所述可溶性钙盐B为水溶性无机酸钙盐及其水合物,可溶性硅酸盐C为可溶性硅酸盐及其水合物;可溶性钙盐B和可溶性硅酸盐C的投料量以如下方式确定:可溶性钙盐B中钙折算为氧化钙后的质量,与可溶性硅酸盐C中硅折算为二氧化硅后的质量之和,应控制在纳米二氧化硅A质量的5%-35%;可溶性钙盐B中钙和可溶性硅酸盐C中硅的Ca/Si摩尔比应控制在0.8-1.5;所述溶液Ⅱ的质量浓度为5%-50%,溶液Ⅲ的质量浓度为3-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A包括白炭黑、硅灰,以及硅溶胶;所述可溶性钙盐B包括硝酸钙、氯化钙,所述可溶性硅酸盐C包括硅酸钠、硅酸钾;所述阴离子型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及其碱金属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D为由阴离子型单体作为唯一结构单元类型构成的聚合物时,所述分散剂D可为单一单体构成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涵,杨勇,舒鑫,冉千平,黄振,李申桐,王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