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59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转轴,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一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的内壁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夹持件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销,所述第一弹性销与所述第一凹槽弹性配合;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夹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二握持件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销,所述第二弹性销与所述第二凹槽弹性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第二握持件伸缩移动并定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物试验用试管夹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A test tube clip for biological tes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amp for in vitro biological testing, including the first clamping arm, second clamping arm and the shaft, the first clamping arm and second clamping arm articulated by the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clamping arm comprises a first clamping member and the first holding part,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opening. The first groove,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elastic pin, the first elastic pin and the first groove with the flexibility; the second clamping arm includes second interconnected clamp and second holding parts, the inner wall of the holding piece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groove of the second. Second to second pieces of the clamp is provided with an accommodation groove, second accommodating groove arranged with second elastic pin, the second elastic pin and the second groove with the flexibility to allow the second clamping piece can be relative to the second holding parts of expansion Moving and positioning shift. With the tube clip more practical biological tests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
技术介绍
试剂,又称生物化学试剂或试药。主要是实现化学反应、分析化验、研究试验、教学实验、化学配方使用的纯净化学品。一般按用途分为通用试剂、高纯试剂、分析试剂、仪器分析试剂、临床诊断试剂、生化试剂、无机离子显色剂试剂等。在生物实验中,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试剂,试管是试剂常用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试验的过程中试管外部难免会有液体流出,许多化学物品具有腐蚀性,会对人的双手造成伤害;有时会通过对试管加热,对其中的物质进行实验,但是加热后试管外部很烫无法拿取,只有等其冷却后再进行,这样会影响试验的精确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工具对试管进行夹持。现有的试管夹无法拉伸,在夹取加热或进行反义剧烈试管时需相对靠近试管方能夹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存在的技术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转轴,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一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件一端的内壁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多个且呈排状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靠近第一握持件一端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销,所述第一弹性销与所述第一凹槽弹性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第一握持件伸缩移动并定位移;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夹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握持件对应所述第一握持件设置;所述第二握持件靠近第二夹持件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多个且呈排状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第二握持件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销,所述第二弹性销与所述第二凹槽弹性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第二握持件伸缩移动并定位移。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半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销包括销体、弹簧以及滚珠;所述所述销体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销体为中空结构,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滚珠与弹簧弹性配合,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一握持件定位时,滚珠外露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弹性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第一加力孔;所述第一加力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持部、第四夹持部以及第二加力孔;所述第二加力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之间;且所述第三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应设置,形成第一夹持位,所述第四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应设置,形成第二夹持位。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以及第四夹持部的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夹持试管的一面呈锯齿形。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口处设有第一磁性块;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磁性块,所述第一磁性块和所述第二磁性块磁性吸附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置有对位管,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设置有对位柱,夹持试管时,所述对位柱插入到所述对位管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生物实验用试管夹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可伸缩设置,操作者的手臂可以适当的远离待夹持的试管,避免在进行剧烈反应的试管可是溅出试剂给操作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进一步通过弹性销的弹性定位,使得夹持件和握持件可以相对牢固的连接。同时由于凹槽为多个,因此可以实现多段定位,选取最优的夹取试管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第一夹持臂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第二夹持臂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第一夹持件和第一握持件相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第二夹持件和第二握持件相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C是本技术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夹持件上设置的弹性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A-2B以及图3A-3C,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实验用试管夹10,用于夹持试管,其包括第一夹持臂20、第二夹持臂30以及转轴40,所述第一夹持臂20和第二夹持臂30通过转轴40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件201和第一握持件203,所述第一握持件203靠近所述第一夹持件201一端的内壁开设第一凹槽2031,所述第一凹槽2031为多个且呈排状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201靠近第一握持件203一端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容纳槽2011,第一容纳槽201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销2013,且第一弹性销2013与第一凹槽2031弹性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201可相对所述第一握持件203伸缩移动并定位移。所述第二夹持臂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夹持件301和第二握持件303,所述第二握持件303靠近所述第二夹持件301一端的内壁开设第二凹槽3031,所述第二凹槽3031为多个且呈排状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301靠近第二握持件303一端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容纳槽3011,第二容纳槽3011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销3013,且第二弹性销3013与第二凹槽3031弹性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夹持件301可相对所述第二握持件303伸缩移动并定位移。通过第一夹持件201和第一握持件203弹性伸缩定位配合以及第二夹持件301和第二握持件303弹性伸缩定位配合,使得第一夹持臂20和第二夹持臂30的长度可以同步伸缩配合。通过第一夹持臂20和第二夹持臂30的可伸缩设置,操作者的手臂可以适当的远离待夹持的试管,避免在进行剧烈反应的试管可是溅出试剂给操作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进一步通过弹性销的弹性定位,使得夹持件和握持件可以相对牢固的连接。同时由于凹槽为多个,因此可以实现多段定位,选取最优的夹取试管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2031和第二凹槽3031均为半弧形结构,便于弹性销进入进入凹槽内进行定位。具体地,第一弹性销2013包括销体2010、弹簧2012以及滚珠2014;所述销体2010为中空结构,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弹簧2012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滚珠2014与弹簧2012弹性配合,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在第一夹持件201和第一握持件203定位时,滚珠2014外露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2031接触以使第一夹持件201和第一握持件203弹性定位。第二弹性销3013与第一弹性销2013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第一夹持件201包括第一夹持部2021、第二夹持部2023以及第一加力孔2025;所述第一加力孔2025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021和第二夹持部2023之间;第一夹持部2021为远离第一握持件203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301包括第三夹持部3021、第四夹持部3023以及第二加力孔3025;所述第二加力孔3025设置于所述第三夹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转轴,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一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件一端的内壁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多个且呈排状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靠近第一握持件一端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销,所述第一弹性销与所述第一凹槽弹性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第一握持件伸缩移动并定位移;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夹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握持件对应所述第一握持件设置;所述第二握持件靠近第二夹持件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多个且呈排状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第二握持件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销,所述第二弹性销与所述第二凹槽弹性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第二握持件伸缩移动并定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试验用试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转轴,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一握持件,所述第一握持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件一端的内壁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多个且呈排状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靠近第一握持件一端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销,所述第一弹性销与所述第一凹槽弹性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第一握持件伸缩移动并定位移;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夹持件和第二握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握持件对应所述第一握持件设置;所述第二握持件靠近第二夹持件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多个且呈排状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第二握持件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销,所述第二弹性销与所述第二凹槽弹性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第二握持件伸缩移动并定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试验用试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半弧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试验用试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销包括销体、弹簧以及滚珠;所述销体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登云贾盼盼张洪岩叶红明张嘉楠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