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5225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00:25
自行车链条包括内链节板。内链节板包括第一内链节端部、第二内链节端部、内链节中间部、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至少设置在第一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至少设置在第二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当从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一非重叠部。当从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二非重叠部。

bicycle Chain

A bicycle chain includes an inner link plate. The inner link plate comprises a first inner link end, a second inner link end, an inner link intermediate part, at least one first inner link chamfer part and at least one second inner link chamfer part. The chamfering part of at least one first inner link is at least disposed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inner link i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inner link. The chamfering part of at least one second inner link is at least disposed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inner link of the second inner link surface. When viewed from the axial direction, at least one first inner link chamfer part has a first non overlapping portion relative to at least one second inner link chamfer part. When viewed from the axial direction, at least one second inner link chamfer part has a second non overlapping portion relative to at least one chamfer portion of the first inner l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链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链条。
技术介绍
骑自行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以及交通手段。此外,骑自行车已成为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非常流行的竞技运动。无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交通还是竞赛,自行车行业都在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链条是已被广泛重新设计的一个自行车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自行车链条包括内链节板。内链节板包括第一内链节端部、第二内链节端部、内链节中间部、第一内链节表面、第二内链节表面、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第一内链节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内链节中心轴线的第一内链节开口。第二内链节端部包括具有第二内链节中心轴线的第二内链节开口。内链节中间部将第一内链节端部和第二内链节端部互连。第一内链节端部、第二内链节端部和内链节中间部限定内链节外周边缘。第二内链节表面在与第一内链节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方向上与第一内链节表面相反。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至少设置在第一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至少设置在第二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当从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具有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一非重叠部。当从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二非重叠部。对于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实现自行车链条的足够强度,而满足自行车链条的档位保持性能和变档性能,因为当从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一非重叠部,并且在从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二非重叠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布置在第一内链节表面中,而当从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不与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重叠。对于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有效地实现自行车链条的足够强度,因为当从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不与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完全重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包括各自至少设置在第一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对于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将多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相对于一点对称地布置。这可提高自行车链条的易组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内链节板具有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垂直于内链节纵向中心线的内链节横向中心线,和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及内链节横向中心线在此彼此相交的内链节中心点。多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围绕内链节中心点对称地布置。对于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行车链条的易组装性。对于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行车链条的易组装性。对于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将多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相对于一点对称地布置。这可增强自行车链条的易组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内链节板具有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垂直于内链节纵向中心线的内链节横向中心线,和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及内链节横向中心线在此彼此相交的内链节中心点。多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围绕内链节中心点对称地布置。对于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行车链条的易组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设置在第一内链节端部和第二内链节端部中的一者中。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设置在第一内链节端部和第二内链节端部中的另一者中。对于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容易地布置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以当从轴向方向看时彼此重叠。这可有效地实现自行车链条的足够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进一步设置在内链节中间部中。对于根据第八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有效地提高档位保持性能和变档性能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具有沿着内链节外周边缘限定的第一内链节倒角长度。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具有沿着内链节外周边缘限定的第二内链节倒角长度。第二内链节倒角长度不同于第一内链节倒角长度。对于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容易地布置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以当从轴向方向看时彼此重叠。这可有效地实现自行车链条的足够强度,同时改进自行车链条的档位保持性能和变档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第一内链节倒角长度大于第二内链节倒角长度。对于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行车链条的档位保持性能和变档性能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内链节板具有内链节纵向中心线、相对于内链节纵向中心线限定的内链节链轮面向侧和相对于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在内链节链轮面向侧的相反侧上限定的内链节链轮背离侧。在自行车链条与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内链节链轮面向侧比内链节链轮背离侧距自行车链轮的旋转中心轴线更近。在自行车链条与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在内链节链轮面向侧中相对于链条驱动方向向下游侧偏离。对于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行车链条的档位保持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在自行车链条与自行车链轮接合的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在内链节链轮面向侧中相对于链条驱动方向向上游侧偏离。对于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行车链条的变档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在自行车链条的组装状态下,第一内链节表面构造成面向相对的内链节板。对于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满足内链节板的档位保持性能和变档性能两者,同时实现内链节板的足够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面,自行车链条包括链节板。链节板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中间部、至少一个倒角部和至少一个更深凹进部分。第一端部包括具有第一中心轴线的第一开口。第二端部包括具有第二中心轴线的第二开口。中间部将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互连。中间部具有互连到第一端部的第一连接端和互连到第二端部的第二连接端。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中间部限定外周边缘。至少一个倒角部至少设置在外周边缘上。至少一个更深凹进部分设置在至少一个倒角部中,至少一个更深凹进部分布置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对于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满足自行车链条的档位保持性能和变档性能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至少一个倒角部包括各自至少设置在外周边缘上的多个倒角部。对于根据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将多个倒角部相对于一点对称地布置。这可增强自行车链条的易组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面,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项的自行车链条构造为使得链节板具有纵向中心线、垂直于纵向中心线的横向中心线,和纵向中心线和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链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链条,包括:内链节板,包括:第一内链节端部,所述第一内链节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内链节中心轴线的第一内链节开口;第二内链节端部,所述第二内链节端部包括具有第二内链节中心轴线的第二内链节开口;内链节中间部,所述内链节中间部将所述第一内链节端部和所述第二内链节端部互连,所述第一内链节端部、所述第二内链节端部和所述内链节中间部限定内链节外周边缘;第一内链节表面;第二内链节表面,所述第二内链节表面沿着与所述第一内链节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内链节表面相反;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所述第一内链节倒角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和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所述第二内链节倒角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一非重叠部,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二非重叠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6 US 15/139,2701.一种自行车链条,包括:内链节板,包括:第一内链节端部,所述第一内链节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内链节中心轴线的第一内链节开口;第二内链节端部,所述第二内链节端部包括具有第二内链节中心轴线的第二内链节开口;内链节中间部,所述内链节中间部将所述第一内链节端部和所述第二内链节端部互连,所述第一内链节端部、所述第二内链节端部和所述内链节中间部限定内链节外周边缘;第一内链节表面;第二内链节表面,所述第二内链节表面沿着与所述第一内链节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内链节表面相反;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所述第一内链节倒角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和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所述第二内链节倒角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一非重叠部,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具有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的第二非重叠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布置在所述第一内链节表面中,而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与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无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包括各自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所述内链节板具有: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内链节纵向中心线的内链节横向中心线,和内链节中心点,所述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和所述内链节横向中心线在所述内链节中心点处彼此相交,并且多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围绕所述内链节中心点对称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包括各自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链节表面中的内链节外周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所述内链节板具有: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内链节纵向中心线的内链节横向中心线,和内链节中心点,所述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和所述内链节横向中心线在所述内链节中心点处彼此相交,并且多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围绕所述内链节中心点对称地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链节端部和所述第二内链节端部中的一者上,并且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设置在第一内链节端部和所述第二内链节端部中的另一者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内链节中间部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内链节倒角部具有沿着所述内链节外周边缘限定的第一内链节倒角长度,至少一个第二内链节倒角部具有沿着所述内链节外周边缘限定的第二内链节倒角长度,并且所述第二内链节倒角长度不同于所述第一内链节倒角长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所述第一内链节倒角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内链节倒角长度。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所述内链节板具有:内链节纵向中心线,内链节链轮面向侧,所述内链节链轮面向侧相对于所述内链节纵向中心线限定,和内链节链轮背离侧,所述内链节链轮背离侧相对于所述内链节纵向中心线限定在所述内链节链轮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森毅大石利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