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永专利>正文

一体式车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194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式车尾结构,包括底板以及伸缩板,在底板两侧分别设有侧板,在侧板上设有L型滑槽,在伸缩板两侧壁上设有销柱,伸缩板通过销柱滑动设置在滑槽内,还包括两个伸缩机构,两个伸缩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侧板铰接。由于底板两侧的侧板与伸缩机构的输出端铰接,同时两个伸缩机构分别铰接在后排座的两侧,即不会对汽车的后备箱腔体造成改动,收纳时,只需将伸缩板沿滑槽往回推,直至伸缩板与底板重新重合,再次启动伸缩机构,则使得底板与伸缩板一并复位至后排座的背面上,不会占用后备箱腔体过大的空间,同样也不需要对后备箱腔体内部进行过多改装,降低了汽车使用的风险。

Integral tai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rear structure includes a base plate and a telescopic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arranged with a side plate, L type sliding slot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plate, two side walls of the telescopic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in column, the telescopic plate is arranged in a sliding slot through the sliding pin, also includes two telescopic mechanism, output two the telescopic mechanism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side plates. Because the output side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base plate and the telescoping mechanism is hinged, and two telescopic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ck seat, that is not on the trunk of the car cavity caused by change, storage, only the expansion plate along the chute pushing back, until the telescopic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to coincide, telescopic mechanism makes the start agai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expansion plate be reset to the rear seat o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trunk cavity not occupy too much space, also do not need to boot inside the cavity too much modification, reduces the risk of the use of c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车尾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式车尾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节假日驾驶私家汽车外出进行户外活动式,而行车空间相对较大的SUV或是掀背车则是人们外出户外活动的首选。但在户外休闲小憩或垂钓时,人们一般需要另搭帐篷,传统帐篷不但搭建麻烦,而且受场地限制,很多场地并不适合搭建帐篷。如果直接在车内休息,由于汽车内部空间狭小,不能提供人们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现有专利(申请号:201621071082X)公开了一种能够增大使用空间的车尾一体式结构,通过隐藏在汽车尾箱下的拉伸板来实现汽车后备车厢空间的增大,但是该种结构存在着一定缺陷,即需要对现有的汽车进行改装,即开拓出用于放置拉伸板的空间,然而由于拉伸板的放置位置较为特殊,且占用了汽车内部空间,使得改装后的汽车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式车尾结构,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增大车身空间时必须对尾箱部分进行改造,方便外出游玩者休息的同时规避了车辆的改装风险。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体式车尾结构,包括与后备箱腔体铰接的底板以及叠放在底板上表面的伸缩板,在所述底板两侧分别设有侧板,且在侧板上设有L型滑槽,在伸缩板两侧壁上设有销柱,伸缩板通过销柱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使用时伸缩板能够由叠放于底板上表面的状态切换至与底板同处在一条水平线上,还包括两个铰接设置在后排座上的伸缩机构,两个所述伸缩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侧板铰接。针对现有技术中,人们在外出进行户外活动时,特别是在垂钓或是休憩时,多数地域不适宜搭建帐篷等临时休憩地,而驾驶的车辆内部空间不足也导致休憩不便;为此,专利技术人利用SUV或是掀背式汽车的车尾区域的特点,即在汽车的后排座背面通过伸缩机构与底板连接,驾驶乘员需要停车休息时,启动伸缩机构,迫使底板向下移动,当底板与后备箱箱腔体的底面平行后,人工拉动伸缩板,使得伸缩板沿滑槽移动,直至伸缩板与底板同处一个水平面上,此时,则在汽车尾部形成一个车尾一体式结构,在最大程度上增加汽车的内部空间,以方便人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有宽松舒适的休憩环境,提高驾驶车辆的实用性。进一步地,由于底板两侧的侧板与伸缩机构的输出端铰接,同时两个伸缩机构分别铰接在后排座的两侧,即不会对汽车的后备箱腔体造成改动,收纳时,只需将伸缩板沿滑槽往回推,直至伸缩板与底板重新重合,再次启动伸缩机构,则使得底板与伸缩板一并复位至后排座的背面上,不会占用后备箱腔体过大的空间,同样也不需要对后备箱腔体内部进行过多改装,降低了汽车使用的风险。还包括两个通过折叠后设置在后备箱盖内侧壁上的遮挡布Ⅰ以及卷曲在后备箱盖内侧壁下端的遮挡布Ⅱ,且在所述遮挡布Ⅱ两侧壁边缘设有魔术贴勾面,在遮挡布Ⅰ的一侧壁边缘设有与魔术贴勾面配合的魔术贴毛面。为进一步地提高新增空间的舒适性,在后备箱盖内侧壁上设置遮挡布Ⅰ、遮挡布Ⅱ,然后通过整理使得遮挡布Ⅰ、遮挡布Ⅱ与后备箱腔体、底板、伸缩板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以减小在休息时外界环境因素对乘员所造成的影响。更进一步地,在初始状态下,伸缩板与底板一并贴合在后排座的背面,而两个遮挡布Ⅰ则经过折叠后通过魔术贴粘贴后备箱盖的内侧壁上,遮挡布Ⅱ则经过卷曲然后通过魔术贴粘贴在后备箱盖的末端内侧壁上;使用时,打开后备箱盖,将两个遮挡布Ⅰ以及遮挡布Ⅱ从后备箱盖内侧壁上取下,同时启动伸缩机构,直至底板与伸缩板均呈水平状态,遮挡布Ⅰ一侧边缘上的魔术贴毛面与遮挡布Ⅱ一侧边缘上的魔术贴勾面配合,使得后备箱盖以下至伸缩板以上的区域被遮挡布Ⅱ、遮挡布Ⅰ完全遮挡,使用者可充分利用后备箱的内部空间以及伸缩板上的延伸空间,伸缩板末端至车内后备箱腔体壁之间的距离则与一个成人身高相符合,在该区域内铺垫上毯子或是其他软垫则能供人们进行短暂的休憩。其中遮挡布Ⅱ以及遮挡布Ⅰ在后备箱盖内侧壁上的固定方式还可采用卡接或是挂接,以方便使用者随时对遮挡布Ⅱ或是遮挡布Ⅰ进行收纳、更换。沿所述遮挡布Ⅱ中线方向在遮挡布Ⅱ上设有开口,且在所述开口处安装有拉锁。进一步地,在遮挡布Ⅱ中部安装拉锁,使得在后备箱处形成的相对密闭的空间能实现局部开闭,以方便需要休憩的人进出;并且,遮挡布Ⅰ与遮挡布Ⅱ之间通过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配合,与遮挡布Ⅱ中部的拉锁一并使用,可确保使用者随意选择该密闭空间的开口的朝向,以增加车尾一体式结构的使用灵活性。在所述伸缩板的底部开有多个卡槽,且在两个遮挡布Ⅰ的端部以及遮挡布Ⅱ的端部均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扣。进一步地,在伸缩板的底部开有多个卡槽,遮挡布Ⅱ与遮挡布Ⅰ的末端安装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通过卡槽与卡扣的配合,使得遮挡布Ⅱ与遮挡布Ⅰ均能与伸缩板实现稳定固定,即在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级别风量也能保证车体上后备箱处形成的密闭空间保持稳定,以确保使用者在休息时的舒适环境。在所述伸缩板下表面开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铰接有长度与矩形槽长度相匹配的支撑板,在伸缩板上开有盲孔,在支撑板上开有与盲孔相适应的螺孔,紧固螺钉活动贯穿盲孔底部后与螺孔螺纹配合。伸缩板在向外延伸后,单单依靠伸缩板本身的强度无法支持其工作负荷,因此,专利技术人在伸缩板下表面开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铰接设置有支撑板,使用时,转动位于盲孔内的紧固螺钉,使得螺钉与螺孔分离,而放置在矩形槽内的支撑板则顺势下移且与伸缩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支撑结构,以保证对伸缩板形成稳定支撑,延长伸缩板的使用寿命。所述伸缩机构为气缸或是液压缸。作为优选,选用气缸或是液压缸来作为底板的驱动部件,以实现底板收纳舒张的自动化,提高其使用的方便性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底板两侧的侧板与伸缩机构的输出端铰接,同时两个伸缩机构分别铰接在后排座的两侧,即不会对汽车的后备箱腔体造成改动,收纳时,只需将伸缩板沿滑槽往回推,直至伸缩板与底板重新重合,再次启动伸缩机构,则使得底板与伸缩板一并复位至后排座的背面上,不会占用后备箱腔体过大的空间;2、本技术在伸缩板的底部开有多个卡槽,遮挡布Ⅱ与遮挡布Ⅰ的末端安装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通过卡槽与卡扣的配合,使得遮挡布Ⅱ与遮挡布Ⅰ均能与伸缩板实现稳定固定,即在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级别风量也能保证车体上后备箱处形成的密闭空间保持稳定,以确保使用者在休息时的舒适环境;3、本技术通过转动位于盲孔内的紧固螺钉,使得螺钉与螺孔分离,而放置在矩形槽内的支撑板则顺势下移且与伸缩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支撑结构,以保证对伸缩板形成稳定支撑,延长伸缩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后备箱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伸缩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车体、2-后备箱盖、3-底板、4-伸缩板、5-遮挡布Ⅰ、6-遮挡布Ⅱ、7-魔术贴毛面、8-拉锁、9-魔术贴勾面、10-矩形槽、11-支撑板、12-盲孔、13-紧固螺钉、14-侧板、15-滑槽、16-伸缩机构、17-后排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式车尾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体式车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后备箱腔体铰接的底板(3)以及伸缩板(4),在所述底板(3)两侧分别设有侧板(14),且在侧板(14)上设有L型滑槽(15),在伸缩板(4)两侧壁上设有销柱,伸缩板(4)通过销柱滑动设置在滑槽(15)内,使用时伸缩板(4)能够由叠放于底板(3)上表面的状态切换至与底板(3)同处在一条水平线上,还包括两个铰接设置在后排座(17)上的伸缩机构(16),两个所述伸缩机构(16)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4)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车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后备箱腔体铰接的底板(3)以及伸缩板(4),在所述底板(3)两侧分别设有侧板(14),且在侧板(14)上设有L型滑槽(15),在伸缩板(4)两侧壁上设有销柱,伸缩板(4)通过销柱滑动设置在滑槽(15)内,使用时伸缩板(4)能够由叠放于底板(3)上表面的状态切换至与底板(3)同处在一条水平线上,还包括两个铰接设置在后排座(17)上的伸缩机构(16),两个所述伸缩机构(16)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4)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车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通过折叠后设置在后备箱盖(2)内侧壁上的遮挡布Ⅰ(5)以及卷曲在后备箱盖(2)内侧壁下端的遮挡布Ⅱ(6),且在所述遮挡布Ⅱ(6)两侧壁边缘设有魔术贴勾面(9),在遮挡布Ⅰ(5)的一侧壁边缘设有与魔术贴勾面(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永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