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苦参碱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833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有苦参碱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50。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优良品种之间优势互补,利用了神经毒剂和肌肉毒剂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互补,利用了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速效性及其持效性弥补苦参碱慢效性的不足,真正起到增效、扩谱的作用。二者按一定比例混配后具有明显增效作用,能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不仅如此,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可减少溴虫氟苯双酰胺单剂在蔬菜和茶叶上的施用量和使用次数,减轻了化学农药残留,更加绿色环保。

A containing matrine and chlorfenapyr fluorobenzene bisamide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esticide compound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n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rine and bromine bis amide, and the weight ratio of matrine and bromine is 50:1 to 1:50. The present invention between varieties of botanical pesticide and chemical pesticide use of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complementary mechanism between nerve agents and muscle agents of both, using available chlorfenapyr and florfenicol bisamide persistence to make up for lack of matrine slow effect, to increase efficiency, the effect of spread spectr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combinations had obvious synergistic effect after mixing with a certain proportion, which could reduce the dosage of each single agent and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Moreov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applica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the single agent, which can reduce the residue of the chemical pesticide and make the environment more g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苦参碱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复配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有苦参碱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介绍
小菜蛾属于鳞翅目菜蛾科,是一种对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危害最严重的世界性害虫,小菜蛾主要通过幼虫取食造成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每年由小菜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用于防治小菜蛾的费用已经由20世纪90年代的10亿美元上升到如今的10~50亿美元。热带及亚热带单一寄主植物连续种植的地区,小菜蛾一年最多可发生18~20代,高强度的杀虫剂作为一种抗性选择压使小菜蛾在2~3年时间便会对一种新型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根据2014年节肢动物杀虫剂抗药性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小菜蛾已经对几乎所有类型的用于防治其危害的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包括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以及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胞杆菌)。茶小绿叶蝉是茶区普遍发生、危害性较大和重点防治的主要害虫,其中以假眼小绿叶蝉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了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危害,经常要采用药剂进行防治,但由于药剂频繁使用,茶小绿叶蝉抗药性加剧,防治效果下降,药效降低。水稻作为我国种植面积广泛的作物之一,其病虫害的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中水稻螟虫是危害水稻生长的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栽培技术、水稻品种的布局、全球气候变化和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水稻螟虫连年发生,极大威胁了我国水稻生产。我国的水稻螟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稻螟和稻褐边螟等。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是二化螟和三化螟、对于南方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水稻区,特别沿江和沿海地区影响最为严重,当前水稻螟虫已成为我国头号虫害,年发生世代多,受害程度重,受害范围广。同时防治难度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农业生产以及保证粮食的丰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植物的病虫害对农药品种产生的抗性,是科研工作最大的难题之一,因此科研工作者急切寻求全新作用机理的新农药。溴虫氟苯双酰胺(broflanilide)是由日本三井农业化学公司和巴斯夫共同合作开发的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主要用于防除绿叶蔬菜、多年生作物和谷物等作物上的鳞翅目、鞘翅目、白蚁以及蚊蝇等害虫。目前还没有该药剂和不同作用机理的植物源生物农药复配增效的相关研究。然而这种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新型溴虫氟苯双酰胺化合物虽然生物活性高,与传统农药无交叉抗性,选择性好,对人畜安全,但这类农药如果长期且单一使用,害虫很快就会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产生抗药性的、具有增效作用的含苦参碱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苦参碱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包括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50。苦参碱又名母菊碱,是一种以六氢吡啶为母体的吡啶衍生物类生物碱。即以苦参碱为代表的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类生物碱。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组合物中的苦参碱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和槐胺碱等生物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可选地,其来源为植物苦参、苦豆子、广豆根、白刺花、砂生槐、多叶越南槐、国槐等植物中获得的一系列生物碱提取物及其制剂。本专利技术对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分别为50:1、40:1、30:1、20:1、10:1、1:1、1:10、1:20、1:30和1:50复配得到的杀虫组合物进行了对小菜蛾等害虫的毒力检测。检测发现,当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50时,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共毒系数大于120,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杀虫效果。且,在上述配比范围内,作为优选,所述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20:1~1:30时具有更高的共毒系数,当所述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1:1~1:20时,共毒系数达到160.48,因此,选择1:1~1:20最为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最优重量比。进一步的,所述杀虫组合物中还包括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其中杀虫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占杀虫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8~40%,优选5~10%。进一步的,所述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包括载体和助剂。所述载体为水、溶剂或填料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水优选为去离子水;所述助剂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需求,还可加入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消泡剂等其他功能性助剂,其他功能性助剂选自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或消泡剂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选自植物油、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正丁醇、乙二醇丁醚、丙酮、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二甲基乙酰胺、三乙醇胺、乙腈、异丙胺、油酸甲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表面活性剂为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单剂或复配制剂。所述乳化剂选自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或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或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或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渗透剂选自渗透剂JF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T(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盐)、氮酮或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增稠剂选自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改性淀粉、黄原胶、膨润土、二氧化硅或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或C8~C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乳糖、柠檬酸、丁二酸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BHT、乙酸乙酯或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上述所述物质均可通过市场购得。本专利技术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干悬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苦参碱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包括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苦参碱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包括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20:1~1: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1:1~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重量比为1:10。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中还包括农药制剂辅助成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凤彪徐向荣石伶俐陈爱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