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辣椒微生物性疾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878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降低辣椒微生物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1)栽种前处理,使用菌毒清和波尔多配制液,分别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杀菌处理;(2)种子育苗,辣椒育苗期间,使用300倍菌毒清稀释液,对幼苗进行杀菌预防,每7天1次;(3)幼苗移栽和套种,使用中药和菌毒清混合配制成植物抗菌药,并置于辣椒根部,通过辣椒植株吸收提供抗菌作用;并将辣椒与九头狮子草进行套种,提高栽种区域整体抗菌能力,减少病害率;(4)栽种后管理,辣椒开花前,使用杀菌剂C,每10‑12天喷洒1次,开花之后,使用杀菌剂B,每6‑8天向辣椒和九头狮子草喷洒1次。

A method for reducing pepper microbial diseas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educing pepper microbial diseas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1) before planting, the use of Junduqing and Bordeaux respectively for preparation, seed and soil sterilization; (2) seed seedling of pepper seedling period, using 300 times dilution Junduqing liquid sterilization to prevent seedling 1 times every 7 days; (3) seedlings and planting,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Junduqing mixed into plant antibiotic, placed in chili pepper plants through the roots, absorption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 pepper and nine lions grass interplanting, improve the overall regional antibacterial plant ability to reduce the disease rate; (4) after planting management, pepper before flowering, the use of fungicides C, every 10 12 days after flowering, spraying 1 times, the use of fungicides B, every 6 to 8 days pepper and nine lion Spraying grass seeds 1 ti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辣椒微生物性疾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蔬菜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辣椒微生物性疾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成长指状,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后成红色、橙色或紫红色,具有强烈辣味,可做调味品。辣椒具有驱寒、止痢、杀虫、增强食欲等作用,同时,还具有缓解胸腹冷痛、制止痢疾、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等药用价值。辣椒及辣椒制品已成为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但辣椒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微生物性疾病损害,导致叶萎缩、枯黄、茎变黑、果实腐烂等情况发生,造成辣椒减产或绝收。辣椒微生物性疾病由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一般在植株发生病变后采取治疗措施,时间滞后,治疗效果差,已对植株造成实质性伤害;传统辣椒杀菌药物,栽种过程中均使用同种杀菌剂,未区分药物作用途径,未区分辣椒不同生长阶段使用不同药物,不仅杀菌效果差,微生物易形成抗药体,还会造成果实农药残留,形成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传统杀菌剂喷洒后,作用时间短,由于蒸发、雨水冲刷和土壤渗透,植物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问题:治疗时间方面,发生病变后再采取治疗措施,时间滞后,杀菌效果差,已经造成辣椒植株实质性损伤;药物使用方面,栽种全程使用同种药物喷洒,未对药物作用途径和植株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区分对待,不仅杀菌效果差,微生物易形成抗药体,还会造成果实农药残留,形成食品安全问题;药效时间方面,传统杀菌剂喷洒后,作用时间短,由于蒸发、雨水冲刷和土壤渗透,植物利用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辣椒微生物性疾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降低辣椒微生物性疾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栽种前处理:使用菌毒清5%水剂,加水稀释至200倍溶液,将辣椒种子浸入菌毒清配制液中20-30min,并置于32℃-35℃灭菌箱内1.5-2h,然后使用无菌袋将辣椒种子封存,置于恒温箱内保存;按照质量计数称取水200份、硫酸铜1份、石灰1份,配制成波尔多杀菌液,使用波尔多杀菌液对辣椒育苗及栽种土壤进行喷洒杀菌,喷洒2次,间隔时间为3-5天;(2)种子育苗:经过杀菌处理的辣椒种子,播种于大棚育苗箱内,大棚温度23℃-28℃,湿度52%-57%;辣椒种子发芽后,使用300倍稀释的菌毒清5%水剂溶液,对辣椒幼苗进行浇灌,每7天1次,每株每次浇灌量为4-5ml,直至移栽后结束;(3)幼苗移栽和套种:按照质量称取玉米秸秆粉、苦参、半枝莲、苍术、灯芯草、五倍子、甘草、20%菌毒清粉剂,经粉碎、加水混合后,配制成植物抗菌药A,再揉团成直径为1.5-2cm药团,使用2层棉质纱布包裹后备用;对辣椒栽种土地整畦,分辣椒畦和九头狮子草畦,辣椒畦底部宽40-50cm,上部宽8-12cm,高15-20cm,九头狮子草畦底部宽30-35cm,上部宽6-8cm,高度8-10cm,辣椒畦与九头狮子草畦底部间距11-13cm;在辣椒畦上挖栽种坑,坑深6-8cm,植物抗菌药团放置于栽种坑底部,辣椒幼苗株间距为25-30cm,将辣椒幼苗放入坑内填土,并浇灌水;九头狮子草按照株间距27-30cm栽种,并浇灌水;(4)栽种后管理:按质量称取苦豆碱、鱼腥草素、苦参素、橘皮苷,溶于95%乙醇后,与水混合配制成杀菌剂B,根据质量向杀菌剂B中加入菌毒清20%的粉剂0.4-0.6份,配制成杀菌剂C;辣椒和九头狮子草移植栽培后,至开花前,使用杀菌剂C,每10-12天喷洒1次,开花之后,使用杀菌剂B,每6-8天向辣椒和九头狮子草喷洒1次。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植物抗菌药A,各配制成分质量计数为:玉米秸秆粉43份,甘草13份,苍术10份,五倍子8份,苦参5.5份,半枝莲4份,灯芯草3.5份,20%菌毒清粉剂0.35份。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的杀菌剂B,各配制成分质量计数为:水102份,95%乙醇3.2份,苦豆碱0.13份,鱼腥草素0.51份,苦参素1.2份,橘皮苷0.13份。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施药时间方面,从育苗开始使用杀菌剂,对辣椒进行提前预防控制微生物性疾病,做到提前预防、治疗,将对植株的伤害降到最低,并通过套种九头狮子草提高辣椒种植区域的抗菌能力。药物使用方面,在辣椒播种前,使用入宿主前杀菌剂波尔多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育苗期,使用300倍内吸型杀菌剂菌毒清,通过幼苗吸收杀菌剂成分起到杀菌作用;移栽后开花前,使用植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混合杀菌剂,解决了单纯植物杀菌剂见效慢,单纯化学杀虫剂效应时间短的问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微生物的抗药性;开花后,使用植物性药剂,做到预防杀菌,防止果实中农药残留。药效时间方面,通过将杀菌中药和菌毒清混合制成抗菌药,置于辣椒根部,通过发酵后被植物慢慢吸收利用,做到在土壤中持久保持抗菌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栽种前处理:使用菌毒清5%水剂,加水稀释至200倍溶液,将辣椒种子浸入菌毒清配制液中23min,并置于33℃灭菌箱内1.5h,然后使用无菌袋将辣椒种子封存,置于恒温箱内保存;按照质量计数称取水200份、硫酸铜1份、石灰1份,配制成波尔多杀菌液,使用波尔多杀菌液对辣椒育苗及栽种土壤进行喷洒杀菌,喷洒2次,间隔时间为3天;(2)种子育苗:经过杀菌处理的辣椒种子,播种于大棚育苗箱内,大棚温度24℃,湿度54%;辣椒种子发芽后,使用300倍稀释的菌毒清5%水剂溶液,对辣椒幼苗进行浇灌,每7天1次,每株每次浇灌量为4ml,直至移栽后结束;(3)幼苗移栽和套种:按照质量称取玉米秸秆粉、苦参、半枝莲、苍术、灯芯草、五倍子、甘草、20%菌毒清粉剂,经粉碎、加水混合后,配制成植物抗菌药A,再揉团成直径为1.5cm药团,使用2层棉质纱布包裹后备用;对辣椒栽种土地整畦,分辣椒畦和九头狮子草畦,辣椒畦底部宽42cm,上部宽9cm,高16cm,九头狮子草畦底部宽31cm,上部宽6.5cm,高度8.5cm,辣椒畦与九头狮子草畦底部间距11.5cm;在辣椒畦上挖栽种坑,坑深6.5cm,植物抗菌药团放置于栽种坑底部,辣椒幼苗株间距为26cm,将辣椒幼苗放入坑内填土,并浇灌水;九头狮子草按照株间距28cm栽种,并浇灌水;其中植物抗菌药A,各配制成分质量计数为:玉米秸秆粉44份,甘草12.6份,苍术9.7份,五倍子8份,苦参5.8份,半枝莲4份,灯芯草3.5份,20%菌毒清粉剂0.36份;(4)栽种后管理:按质量称取苦豆碱、鱼腥草素、苦参素、橘皮苷,溶于95%乙醇后,与水混合配制成杀菌剂B,向杀菌剂B中加入菌毒清20%的粉剂0.45份,配制成杀菌剂C;辣椒和九头狮子草移植栽培后,至开花前,使用杀菌剂C,每11天喷洒1次,开花之后,使用杀菌剂B,每6天向辣椒和九头狮子草喷洒1次;其中杀菌剂B,各配制成分质量计数为:水104份,95%乙醇3.3份,苦豆碱0.14份,鱼腥草素0.55份,苦参素1.2份,橘皮苷0.18份。实施例2:(1)栽种前处理:使用菌毒清5%水剂,加水稀释至200倍溶液,将辣椒种子浸入菌毒清配制液中27min,并置于34℃灭菌箱内2h,然后使用无菌袋将辣椒种子封存,置于恒温箱内保存;按照质量计数称取水200份、硫酸铜1份、石灰1份,配制成波尔多杀菌液,使用波尔多杀菌液对辣椒育苗及栽种土壤进行喷洒杀菌,喷洒2次,间隔时间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辣椒微生物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栽种前处理:使用菌毒清5%水剂,加水稀释至200倍溶液,将辣椒种子浸入菌毒清配制液中20‑30min,并置于32℃‑35℃灭菌箱内1.5‑2h,然后使用无菌袋将辣椒种子封存,置于恒温箱内保存;按照质量计数称取水200份、硫酸铜1份、石灰1份,配制成波尔多杀菌液,使用波尔多杀菌液对辣椒育苗及栽种土壤进行喷洒杀菌,喷洒2次,间隔时间为3‑5天;(2)种子育苗:经过杀菌处理的辣椒种子,播种于大棚育苗箱内,大棚温度23℃‑28℃,湿度52%‑57%;辣椒种子发芽后,使用300倍稀释的菌毒清5%水剂溶液,对辣椒幼苗进行浇灌,每7天1次,每株每次浇灌量为4‑5ml,直至移栽后结束;(3)幼苗移栽和套种:按照质量称取玉米秸秆粉、苦参、半枝莲、苍术、灯芯草、五倍子、甘草、20%菌毒清粉剂,经粉碎、加水混合后,配制成植物抗菌药A,再揉团成直径为1.5‑2cm药团,使用2层棉质纱布包裹后备用;对辣椒栽种土地整畦,分辣椒畦和九头狮子草畦,辣椒畦底部宽40‑50cm,上部宽8‑12cm,高15‑20cm,九头狮子草畦底部宽30‑35cm,上部宽6‑8cm,高度8‑10cm,辣椒畦与九头狮子草畦底部间距11‑13cm;在辣椒畦上挖栽种坑,坑深6‑8cm,植物抗菌药团放置于栽种坑底部,辣椒幼苗株间距为25‑30cm,将辣椒幼苗放入坑内填土,并浇灌水;九头狮子草按照株间距27‑30cm栽种,并浇灌水;(4)栽种后管理:按质量称取苦豆碱、鱼腥草素、苦参素、橘皮苷,溶于95%乙醇后,与水混合配制成杀菌剂B,根据质量向杀菌剂B中加入菌毒清20%的粉剂0.4‑0.6份,配制成杀菌剂C;辣椒和九头狮子草移植栽培后,至开花前,使用杀菌剂C,每10‑12天喷洒1次,开花之后,使用杀菌剂B,每6‑8天向辣椒和九头狮子草喷洒1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辣椒微生物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栽种前处理:使用菌毒清5%水剂,加水稀释至200倍溶液,将辣椒种子浸入菌毒清配制液中20-30min,并置于32℃-35℃灭菌箱内1.5-2h,然后使用无菌袋将辣椒种子封存,置于恒温箱内保存;按照质量计数称取水200份、硫酸铜1份、石灰1份,配制成波尔多杀菌液,使用波尔多杀菌液对辣椒育苗及栽种土壤进行喷洒杀菌,喷洒2次,间隔时间为3-5天;(2)种子育苗:经过杀菌处理的辣椒种子,播种于大棚育苗箱内,大棚温度23℃-28℃,湿度52%-57%;辣椒种子发芽后,使用300倍稀释的菌毒清5%水剂溶液,对辣椒幼苗进行浇灌,每7天1次,每株每次浇灌量为4-5ml,直至移栽后结束;(3)幼苗移栽和套种:按照质量称取玉米秸秆粉、苦参、半枝莲、苍术、灯芯草、五倍子、甘草、20%菌毒清粉剂,经粉碎、加水混合后,配制成植物抗菌药A,再揉团成直径为1.5-2cm药团,使用2层棉质纱布包裹后备用;对辣椒栽种土地整畦,分辣椒畦和九头狮子草畦,辣椒畦底部宽40-50cm,上部宽8-12cm,高15-20cm,九头狮子草畦底部宽30-35cm,上部宽6-8cm,高度8-10cm,辣椒畦与九头狮子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沁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