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火、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8423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火、淬火装置,其包括料盘以及设置在料盘上的多根支撑轴,多个支撑轴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托架,定位托架能够连接彼此相邻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三根支撑轴,定位托架设置有主梁,所述主梁包括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用于容纳所述支撑轴,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鼻梁,所述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圆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正火装置增加了装料数量,提高了加热效率,加热的时间缩短了30%,同时因为冷却的散热均匀性,工件的硬度均匀性可以得到保证。

Normalizing and quenc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rmalizing and quenc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trays and arranged on the tray on a support shaft, a supporting shaf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bracket, the positioning bracket can be connected adjacent to each other and in the three supporting shaft on the same line, the positioning bracket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beam.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girder girder gird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main gird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eev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main girder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leeve second, to accommodate the support shaft with the first sleeve and second sleeve,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econd the two bridge, the girder bridge and two even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sleeve on the second. Normaliz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the loading quantity, improve the heating efficiency, the heating time is shortened by 30%,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cooling of the cooling uniformity of workpiece hardness uniformity can be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火、淬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淬火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从动锥齿轮毛坯及类似零件的正火、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的从动锥齿轮正火、淬火的装料方式是码成一列,或横或立的方式装在料筐或料盘上。因为码成一列的原因,相接触的锻件散热条件不好,冷却时也不是很均匀,造成同一批锻件硬度偏差大,同一件工件的硬度偏差也大,组织容易出现异常。工件会因为这种加热、冷却及组织的差异造成变形,或是造成应力残留,工件在后续的加工、热处理、存储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形。国内也有类似的挂具,但存在重量重,造成热能浪费且工装成本高;同时每盘上工件摆放数量少,造成炉子整体效率降低,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在基本每个料盘所装工件数量不减少的情况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便、装料方便、锻件加热冷却条件良好的正火工装。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等温正火炉的从动锥齿轮毛坯及类似零件的正火、淬火装置,其包括料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料盘上的多根支撑轴,所述多个支撑轴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定位托架,所述定位托架能够连接彼此相邻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三根支撑轴,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定位托架在支撑轴的外部均匀上下排列,位于两条直线上的相邻的两个定位托架相互之间彼此上下错位交叉设置;所述定位托架设置有主梁,所述主梁包括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用于容纳所述支撑轴,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鼻梁,所述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圆周上,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形成一个用于托住锻件的三角形定位空间;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均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于对放置在定位托架上部的锻件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以及第二套筒上均设置有多个镂空通孔。优选地,所述支撑轴设置为5根。优选地,所述5根支撑轴中的4根以其中一根为中心环绕设置,相邻的3根支撑轴处于一条直线上。优选地,所述料盘上设置有多个空腔,相邻的两个空腔之间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支撑轴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部。优选地,所述鼻梁的下部设置为圆弧状。优选地,所述支撑轴的顶部设置有渐缩部。优选地,所述锻件借助于所述定位托架在所述支撑轴上均匀的上下并排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便、装料方便、锻件加热冷却条件良好。②本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因为摆放方式造成的锻件硬度偏差大,组织不合格的问题及因为装填数量少造成的资源浪费。③本技术提供的正火装置增加了装料数量,提高了加热效率,加热的时间缩短了30%,同时因为冷却的散热均匀性,工件的硬度均匀性及组织都可以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托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为本技术放置锻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等温正火炉的从动锥齿轮毛坯的正火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料盘1以及设置在料盘1上的多根支撑轴3,多个支撑轴3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定位托架4,定位托架4能够连接彼此相邻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三根支撑轴3。多个定位托架4在支撑轴3的外部均匀上下排列。两条直线上的定位托架4相互之间彼此交叉设置。定位托架4设置有主梁,主梁包括第一主梁41以及第二主梁42,第一主梁41以及第二主梁4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套筒5,第一主梁41以及第二主梁4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套筒6,第一套筒5和第二套筒6用于容纳支撑轴3。第一套筒5容纳同一直线上的三根支撑轴处于中间位置的支撑轴3,第二套筒6容纳同一直线上的三根支撑轴处于两端位置的支撑轴3。第二套筒6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鼻梁7,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均匀的设置在第二套筒6的外圆周上,主梁以及两个鼻梁7形成三角形的定位,托住锻件。在具体安装时,先利用一个定位托架4将彼此相邻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三根支撑轴3进行连接,将该定位托架4中间部分的第一套筒5套设在同一直线上三个支撑轴的中间位置的支撑轴3上,将该定位托架4的两端部分的第二套筒6分别套设在该直线上两端支撑轴上。其次,将另一个定位托架4中间部分的第一套筒5套设在另一直线上三个支撑轴的中间位置的支撑轴3上,将该定位托架4的两端部分的第二套筒6分别套设在该直线上两端支撑轴上。以使两个定位托架4交叉放置,并且该两个定位托架4的第一套筒5彼此接触。最后,根据需要,按照该方法依次将剩余的多个定位托架套设在支撑轴上。套设完成后,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定位托架上下均匀排列。该技术的正火装置,不仅可以应用于从动齿轮毛坯,也同样适用于类似形状、大小的锻件,通过改变定位托架的大小,必要时也可以改变料盘的大小,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尺寸更大或是更小的锻件。通过改变支撑轴的数量,可以支撑更多数量的锻件。该装置与适用于类似零件的淬火。优选地,鼻梁7的下部设置为圆弧状。优选地,支撑轴3的中间部分的横截面为星形,支撑轴3的顶部设置有渐缩部。支撑轴3的顶部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对于支撑轴3的中间部分逐渐缩小,方便对支撑轴进行安装。第一主梁41、第二主梁42以及两个鼻梁7均设置有定位凸起8,定位凸起8用于对放置在定位托架上部的锻件进行固定,防止锻件移动。第一主梁41、第二主梁42以及第二套筒6上均设置有多个镂空通孔。定位托架采用了镂空工艺,既减轻了托架的重量,又提高了加热效率和急冷的均匀散热性。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3设置为5根。5根支撑轴3中的4根以其中一根为中心环绕设置,相邻的3根支撑轴处于一条直线上。当然,在其余的实施例中,支撑轴也可以设置为5根以上,相邻的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3根支撑轴通过一个定位托架进行固定连接。锻件2借助于定位托架4在支撑轴3上均匀的上下并排设置。优选地,料盘1上设置有多个空腔11,相邻的两个空腔12之间设置有定位孔12,支撑轴3的底部固定在定位孔12的内部。如图3中,5个立柱作为支撑轴,支撑轴的下端插入料盘的定位孔12内,8个定位托架依次按照以交叉的方式排列。每个定位托架穿过三根立柱。定位托架4能够连接彼此相邻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三根支撑轴3。多个定位托架4在支撑轴3的外部均匀上下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便、装料方便、锻件加热冷却条件良好。②本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因为摆放方式造成的锻件硬度偏差大,组织不合格的问题及因为装填数量少造成的资源浪费。③本技术提供的正火装置增加了装料数量,提高加热效率,加热的时间缩短了30%倍,同时因为冷却的散热均匀性,工件的硬度均匀性及组织都可以得到保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正火、淬火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火、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料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料盘上的多根支撑轴,所述多根支撑轴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定位托架,所述定位托架能够连接彼此相邻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三根支撑轴,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定位托架在支撑轴的外部均匀上下排列,位于两条直线上的相邻的两个定位托架相互之间彼此上下错位交叉设置;所述定位托架设置有主梁,所述主梁包括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用于容纳所述支撑轴,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鼻梁,所述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圆周上,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形成一个用于托住锻件的三角形定位空间;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均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于对放置在定位托架上部的锻件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以及第二套筒上均设置有多个镂空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火、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料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料盘上的多根支撑轴,所述多根支撑轴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定位托架,所述定位托架能够连接彼此相邻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三根支撑轴,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定位托架在支撑轴的外部均匀上下排列,位于两条直线上的相邻的两个定位托架相互之间彼此上下错位交叉设置;所述定位托架设置有主梁,所述主梁包括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主梁以及第二主梁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用于容纳所述支撑轴,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鼻梁,所述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圆周上,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形成一个用于托住锻件的三角形定位空间;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以及两个鼻梁均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于对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林陈颂高腾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市丰林精密锻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