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曼专利>正文

注塑模块和土工格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54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该注塑模块包括一体地形成的多个筋带以及由多个筋带围成的多个通孔,多个筋带在相应的交叉点处一体地接合以形成接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土工格室。

Injection mould and geoce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jection mold used for making a geocell. The injection molding modul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ibs formed by an integral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surrounded by a plurality of ribs, and a plurality of ribs are integrally joined at the corresponding intersections to form a contact poin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relates to a geo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块和土工格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以及一种土工格室。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土工格室在路基建设、边坡绿化等土工领域已有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的土工格室都是通过对筋带进行焊接、铆接或插接连接而形成的。然而,这种土工格室存在的问题是其接点的拉伸强度低或者不耐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全部或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该注塑模块包括一体地形成的多个筋带以及由多个筋带围成的多个通孔。多个筋带在相应的交叉点处一体地接合以形成接点。在一个实施例中,土工格室通过对注塑模块进行拉伸而形成。注塑模块的各个筋带的高度和厚度之比为25-150。优选地,注塑模块的各个筋带的高度和厚度之比为30-150,特别优选地为40-150,甚至50-150。在一个实施例中,接点的垂直于所述注塑模块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圆形,该圆形的直径与筋带的厚度之比为2-10。优选地,该圆形的直径与筋带的厚度之比为3-10,4-10或5-10。注塑模块的高度大于等于2厘米。优选地,注塑模块的高度大于等于3厘米。更优选地,注塑模块的高度大于等于5厘米,例如,注塑模块的高度可以达到10厘米或甚至20-30厘米。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孔的垂直于所述注塑模块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呈以下形状中的任一种形状:正方形、矩形、菱形、三角形、正六边形、圆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块的多个筋带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筋带和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筋带,多个第一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多个第二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块的多个筋带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筋带,多个第三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第三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块的所述多个筋带还包括沿第四方向延伸的多个第四筋带,多个第四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第四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块的多个筋带上包括多个孔和/或凹凸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筋带为由一个或多个第一筋带节段形成的排,每个第二筋带为由一个或多个第二筋带节段形成的排,每个第三筋带为一个或多个第三筋带节段形成的排。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块由以下材料中的任一种材料制成:PP、PEP、PE。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土工格室,该土工格室通过对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块进行拉伸而制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土工格室,该土工格室包括多个经拉伸的筋带以及由多个筋带围成的多个通孔,其中,多个筋带在相应的交叉点处一体地接合以形成接点。在一个实施例中,土工格室的各个经拉伸的筋带的高度和厚度之比为10-150。优选地,土工格室的各个经拉伸的筋带的高度和厚度之比为25-150或30-150。优选地,土工格室的高度大于等于1厘米。优选地,土工格室的高度大于等于2厘米。更优选地,土工格室的高度大于等于5厘米,甚至达到10厘米或20厘米。优选地,土工格室中的通孔的垂直于所述土工格室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呈以下形状中的任一种形状:正方形、矩形、菱形、三角形、正六边形、圆形。在一个实施例中,土工格室的多个经拉伸的筋带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筋带和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筋带,多个第一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多个第二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土工格室的多个经拉伸的筋带上包括多个孔和/或凹凸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土工格室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块;将注塑模块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对注塑模块进行拉伸以形成所述土工格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注塑模块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之前,将注塑模块预热至第二预定温度,第二预定温度低于第一预定温度。第一预定温度在130-150摄氏度的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所述注塑模块进行拉伸的步骤中,拉伸比为5-8。可替代地,拉伸比也可以小于5或者大于8,例如为3或者1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注塑模块进行拉伸的步骤中,沿第一拉伸方向对注塑模块进行第一拉伸,沿与第一拉伸方向不同的第二拉伸方向对注塑模块进行第二拉伸。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拉伸与第二拉伸同时进行。或者,第一拉伸与第二拉伸可以先后地进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拉伸方向垂直于第二拉伸方向,并且优选地,第一拉伸和第二拉伸的拉伸比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拉伸方向为注塑模块的长度方向,并且第二拉伸方向为注塑模块的宽度方向。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制成的土工格室。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土工格室通过对一体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块进行拉伸而一体地形成,而无需对筋带进行焊接、铆接或插接,因此,与现有技术的焊接、铆接、插接式的土工格室相比,根据本技术的土工格室的各接点处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可以制造出筋带高度较大的土工格室,可以实现更好的颗粒物保持和加固效果。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方式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特征或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注塑模块的截面图;图4是用于制造根据本技术的土工格室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对图1-3中所示的注塑模块进行拉伸后所形成的土工格室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的土工格室的俯视图;图7是沿图6中的线A-A截取的土工格室的截面图;图8是图6中的圆圈I内的接点的放大视图;以及图9至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的其他构型。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技术、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或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100。注塑模块100优选使用PP材料注塑形成,但不限于此。例如,注塑模块100也可以使用PP材料或者PET材料注塑形成。如图1中所示,注塑模块100具有多个筋带以及由筋带所形成的多个通孔1。多个第一筋带2相互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多个第二筋带3相互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第一筋带与第二筋带彼此垂直地相交于接点4,并形成通孔1。如图2所示,通孔1的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截面呈正方形。然而,应理解的是,这仅是根据本技术的注塑模块的一个示例,不应该作为限制。注塑模块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如在下文中参照图9至图13所说明的。图2和图3示出了图1中的注塑模块100的根据一种示例的尺寸。在此示例中,注塑模块100的长度为544毫米,宽度为274毫米,厚度为108毫米。注塑模块100的每个通孔1的长度和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注塑模块和土工格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块包括:一体地形成的多个筋带;以及由所述多个筋带围成的多个通孔;其中,所述多个筋带在相应的交叉点处一体地接合以形成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土工格室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块包括:一体地形成的多个筋带;以及由所述多个筋带围成的多个通孔;其中,所述多个筋带在相应的交叉点处一体地接合以形成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室通过对所述注塑模块进行拉伸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块的各个筋带的高度和厚度之比为25-1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点的垂直于所述注塑模块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与所述筋带的厚度之比为2-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块的高度大于等于2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垂直于所述注塑模块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呈以下形状中的任一种形状:正方形、矩形、菱形、三角形、正六边形、圆形。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块的所述多个筋带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筋带和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筋带,所述多个第一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所述多个第二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块的所述多个筋带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筋带,所述多个第三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所述第三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块的所述多个筋带还包括沿第四方向延伸的多个第四筋带,所述多个第四筋带彼此平行并且间隔相同的距离,所述第四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10.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曼魏永孔
申请(专利权)人:张曼魏永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