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动态雕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40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动态雕塑。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竖直设置有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支撑框架外围套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回转轴承;回转轴承外圈均通过槽钢与支撑框架固连;回转轴承的内圈的内侧设置有一圈均布的锯齿;第一主轴上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奇数层回转轴层组的所述回转轴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二主轴上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偶数层回转轴层组的所述回转轴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传动连接有电机。基于上述雕塑驱动机构的一种动态雕塑,雕塑外罩包括多个造型环,造型环的数量与回转轴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雕塑驱动机构能够同步实现正反转使得动态雕塑具有反复重合和分离的效果。

A sculpture driving mechanism and dynamic sculpture based on th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culpture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dynamic sculpture based on the mechanism. A sculpture driv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vertically on a first axis and a second axis; the support frame is sheathed with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slewing bearing on spaced; rotary bearing outer ring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frame through the channel inside; rotary bearing inner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circle of uniform serrate; the first axis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the number of gear and the odd layer rotary shaft of the rotary bearing layer group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second; the spindle gear number and the rotary bearing layer even rotary shaft layer group phase and corresponding; a first axis and a second axis is connected with a motor drive. Based on the dynamic sculpture of the sculpture driving mechanism, the sculpture outer cov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olding rings, and the number of the molding rings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the slewing bearings and corresponds to each other. The sculpture driving mechanism can realiz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synchronously, so that the dynamic sculpture has the effect of repeated coincidence and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动态雕塑
本技术属于景观雕塑
,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动态雕塑。
技术介绍
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和软雕塑等。这是由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出现,冲破了由牛顿学说建立的世界观,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使雕塑艺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突破三维的、视觉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形态方面探索。其中动态雕塑在城市景观中比较常见,动态雕塑是将雕塑与动态结合并导入“时间”要素的雕塑。动态雕塑可与自然界的风或水相结合,由风或水驱动,这种动态雕塑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风驱动的动态雕塑,在无风天或风力较小时都无法启动,失去了动态雕塑的意义。电力驱动的动态雕塑也很多,但都不能同步实现正反转,变换形态单一,视觉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实现正反转的雕塑驱动机构及具有反复重合和分离效果的动态雕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力驱动的动态雕塑无法同步实现正反转、变动形态单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竖直设置有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所述支撑框架外围套设有多个回转轴承,多个所述回转轴承上下间隔设置;所有所述回转轴承的外圈均通过槽钢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回转轴承的内圈的内侧均设置有一圈均布的锯齿;所述第一主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由若干齿轮构成,若干所述齿轮沿所述第一主轴的高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回转轴承分为两组,分别为奇数层回转轴承组和偶数层回转轴承组,所述奇数层回转轴承组包括所有位于奇数层的回转轴承,所述偶数层回转轴承组包括所有位于偶数层的回转轴承;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奇数层回转轴层组的所述回转轴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齿轮与相应的所述回转轴承的内圈上的所述锯齿啮合;所述第二主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由若干齿轮构成,若干所述齿轮沿所述第二主轴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二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偶数层回转轴层组的所述回转轴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齿轮与相应的所述回转轴承的内圈上的所述锯齿啮合;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均传动连接有电机。为了实现两个主轴转速相等,达到同步旋转的目的,所述第一主轴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啮合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主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电机的数量为1个,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主轴或所述第二主轴传动连接。为了方便固定雕塑外罩,每个所述回转轴承的内圈上均固定有用于固定雕塑外罩的内圈架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轮的齿数和所述第二驱动轮的齿数相同,且所述第一驱动轮的模数和所述第二驱动轮的模数相同,即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为相同的齿轮。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为钢架,且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二主轴分别设置于所述钢架的两侧。为了确保整个机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所述支撑框架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部埋于地下。一种基于上述雕塑驱动机构的动态雕塑,雕塑外罩包括多个造型环,所述造型环的数量与所述回转轴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造型环通过所述内圈架层与所述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为了防止造型环之间碰撞,每相邻两层所述造型环之间的间隔为3cm~5cm。为了达到美观和增加视觉效果的目的或达到广告宣传目的,所述造型环外表面设置有图案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第一主轴带动与第一主轴上齿轮啮合的奇数层回转轴承转动,第二主轴带动与第二主轴上齿轮啮合的偶数层回转轴承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实现了奇数层和偶数层回转轴承的同步正反转,由于相邻的两侧的回转轴承的转向相反,因而相应的上下相邻的两个造型环的转向也相反,从而使得雕塑产生重合和分离的效果,层次感强,美化了城市;(2)一个电机带动两个主轴的正反转,确保两个主轴的转速相等;(3)底座的下部埋于地下,确保整个雕塑驱动机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4)每相邻两层所述造型环之间的间隔为3cm~5cm,防止造型环之间碰撞;(5)造型环外表面设置有图案层,增加视觉效果,达到广告宣传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雕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间的传动部分示意图;图3是第一主轴与回转轴承间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第二主轴与回转轴承间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支撑框架;2-第一主轴;3-第二主轴;4-第一驱动轮;5-第二驱动轮;6-同步带;7-回转轴承;71-回转轴承的外圈;72-回转轴承的内圈;8-槽钢;9-锯齿;10-第一齿轮组的齿轮;11-第二齿轮组的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上竖直设置有第一主轴2和第二主轴3;所述第一主轴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驱动轮4,所述第一驱动轮4啮合有第二驱动轮5,所述第二驱动轮5与所述第二主轴3通过同步带6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外围套设有多个回转轴承7,多个所述回转轴承7上下间隔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所有所述回转轴承的外圈71均通过槽钢8与所述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回转轴承的内圈72的内侧均设置有一圈均布的锯齿9;所述第一主轴2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由若干齿轮构成,若干所述齿轮沿所述第一主轴2的高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回转轴承7分为两组,分别为奇数层回转轴承7组和偶数层回转轴承7组,所述奇数层回转轴承7组包括所有位于奇数层的回转轴承7;如果总层数为N,奇数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第1层、第3层、第5层,……,一直到第N层(N为奇数)或第N-1层(N为偶数);所述偶数层回转轴承7组包括所有位于偶数层的回转轴承7,偶数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第2层、第4层、第6层,……,一直到第N-1层(N为奇数)或第N层(N为偶数);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10的数量与所述奇数层回转轴层组的所述回转轴承7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10与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动态雕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上竖直设置有第一主轴(2)和第二主轴(3);所述支撑框架(1)外围套设有多个回转轴承(7),多个所述回转轴承(7)上下间隔设置;所有所述回转轴承(7)的外圈均通过槽钢(8)与所述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回转轴承(7)的内圈的内侧均设置有一圈均布的锯齿(9);所述第一主轴(2)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由若干齿轮构成,若干所述齿轮沿所述第一主轴(2)的高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回转轴承(7)分为两组,分别为奇数层回转轴承组和偶数层回转轴承组,所述奇数层回转轴承组包括所有位于奇数层的回转轴承,所述偶数层回转轴承组包括所有位于偶数层的回转轴承;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奇数层回转轴层组的所述回转轴承(7)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齿轮与相应的所述回转轴承(7)的内圈上的所述锯齿(9)啮合;所述第二主轴(3)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由若干齿轮构成,若干所述齿轮沿所述第二主轴(3)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二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偶数层回转轴层组的所述回转轴承(7)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齿轮与相应的所述回转轴承(7)的内圈上的所述锯齿(9)啮合;所述第一主轴(2)和所述第二主轴(3)均传动连接有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上竖直设置有第一主轴(2)和第二主轴(3);所述支撑框架(1)外围套设有多个回转轴承(7),多个所述回转轴承(7)上下间隔设置;所有所述回转轴承(7)的外圈均通过槽钢(8)与所述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回转轴承(7)的内圈的内侧均设置有一圈均布的锯齿(9);所述第一主轴(2)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由若干齿轮构成,若干所述齿轮沿所述第一主轴(2)的高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回转轴承(7)分为两组,分别为奇数层回转轴承组和偶数层回转轴承组,所述奇数层回转轴承组包括所有位于奇数层的回转轴承,所述偶数层回转轴承组包括所有位于偶数层的回转轴承;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奇数层回转轴层组的所述回转轴承(7)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齿轮与相应的所述回转轴承(7)的内圈上的所述锯齿(9)啮合;所述第二主轴(3)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由若干齿轮构成,若干所述齿轮沿所述第二主轴(3)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二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偶数层回转轴层组的所述回转轴承(7)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齿轮与相应的所述回转轴承(7)的内圈上的所述锯齿(9)啮合;所述第一主轴(2)和所述第二主轴(3)均传动连接有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雕塑驱动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一土雕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