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盒托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19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盒托条,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呈U形设置,所述电池盒托条上还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托条强度高且与电动车的电池盒的形状相应,能够牢固地实现所述电池盒与电动车车架之间的安装固定,有效地避免了电池盒发生松动和脱落,提高了电池盒安装的稳固性。

Battery box hol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ttery box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arm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arm and the support arm, one end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arm and the support arm,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arm and the support arm, the first connection arm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arm and the support arm is in the shape of U set, the battery box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convex ribs, the ribs are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arm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arm and the support arm.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bracket with high strength and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box corresponding to a shape, can firmly implement the battery box and the electric vehicle frame is fixe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battery box loose and fall off,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battery box insta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盒托条
本技术涉及一种托条,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车中的电池盒托条。
技术介绍
电动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其通过安装于电池盒中的电池进行电能供给。其中,用于收容安装电池的电池盒通过钣金件安装于电动车的车架。然而,随着电动车长时间的使用,上述安装方式中,钣金件容易发生松动和脱落,进而无法很好地对电池盒实现安装固定。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盒托条,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盒托条,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呈U形设置,所述电池盒托条上还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盒托条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焊接端,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焊接端。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盒托条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盒托条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通过冲压方式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盒托条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均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面与外观面,所述内侧面与电池盒相抵靠,所述凸筋凸伸设置于所述外观面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盒托条的改进,所述凸筋为通过冲压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上的压筋。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盒托条的改进,所述凸筋连续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盒托条的改进,所述凸筋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支撑臂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和支撑臂的连接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新型托条强度高且与电动车的电池盒的形状相应,能够牢固地实现所述电池盒与电动车车架之间的安装固定,有效地避免了电池盒发生松动和脱落,提高了电池盒安装的稳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电池盒托条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池盒托条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池盒托条包括:第一连接臂10、第二连接臂20以及支撑臂3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臂1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3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2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3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10、第二连接臂20以及支撑臂30呈U形设置。如此,所述新型托条与电池盒的形状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10、第二连接臂20以及支撑臂30一体成型。其中,所述一体成型的方式可以为冲压等。为了提高所述电池盒托条安装的牢固性,所述第一连接臂10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连接臂10的焊接端,所述第二连接臂20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连接臂20的焊接端。从而,所述电池盒托条的焊接端与相应电动车的车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本技术的电池盒托条的强度,所述电池盒托条上还设置有凸筋40,所述凸筋4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0、第二连接臂20以及支撑臂30上。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筋40连续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0、第二连接臂20以及支撑臂30上。如图2所示,可替代地,所述凸筋4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0和支撑臂30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20和支撑臂30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10、第二连接臂20以及支撑臂30均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面与外观面,其中,所述内侧面与电池盒相抵靠,所述凸筋40凸伸设置于所述外观面上。优选地,所述凸筋40为通过冲压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0、第二连接臂20以及支撑臂30上的压筋。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新型托条强度高且与电动车的电池盒的形状相应,能够牢固地实现所述电池盒与电动车车架之间的安装固定,有效地避免了电池盒发生松动和脱落,提高了电池盒安装的稳固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盒托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盒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托条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呈U形设置,所述电池盒托条上还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盒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托条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呈U形设置,所述电池盒托条上还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焊接端,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焊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以及支撑臂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盒托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剑王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鑫鼎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