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煜海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696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两侧从内到外均依次设置有吸热层、散热层和换气层,所述吸热层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发动机本体外侧的吸热鳍片,所述散热层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水箱。通过设置的换气层,可将经由吸热层和散热层处理过后的热量通过扇叶转动从散热器本体中带出,使得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内部经过处理过后的热量与外界的温度几乎持平,减少了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检查期间因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带来的不适,从而提高了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稳定性。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engin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the heat radiat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engine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the public, including the engine body,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engine body is fixed at the body of the radiator, the two sides of the radiator body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are provided with heat absorbing layer, the heat radiating layer and air layer, the inside of the the heat absorb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heat absorbing fin located outside the body on both sides of the engine, the heat dissipating layer cavity are provided with cooling water tank. Through the air layer, can be through the heat absorbing layer and the heat radiating layer after heat treatment by the rotation of the fan blades out from the body of the radiator, the automobile engin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with internal cooling device after heat treatment and after the outside temperature is almost the same, reduced staff for maintenance during the inspection due to change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of discomfort, thereby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automobile engine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由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两大机构,以及冷却、润滑、点火、燃料供给、启动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主要部件有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飞轮等。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腔称作汽缸,汽缸内表面为圆柱形。在汽缸内作往复运动的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则与曲轴相连,曲轴由气缸体上的轴承支承,可在轴承内转动,构成曲柄连杆机构。活塞在汽缸内作往复运动时,连杆推动曲轴旋转。反之,曲轴转动时,连杆轴颈在曲轴箱内作圆周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在气缸内上下移动。曲轴每转一周,活塞上、下各运行一次,汽缸的容积在不断的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如此循环不已。汽缸的顶端用汽缸盖封闭。汽缸盖上装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通过进、排气门的开闭实现向汽缸内充气和向汽缸外排气。进、排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驱动。凸轮轴由曲轴通过齿形带或齿轮驱动。在生产加工发动机的时候,在对发动机进行测试维护工作的同时发动机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发动机内部的温度过高,从而降低发动机使用的寿命,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具备高效散热等优点,解决了生产发动机时温度过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高效散热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两侧从内到外均依次设置有吸热层、散热层和换气层。所述吸热层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发动机本体外侧的吸热鳍片。所述散热层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散热层的内腔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换气层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罩,所述换气层的两侧均开设有位于散热器本体表面的换气孔。优选的,所述电机和扇叶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电机和扇叶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在两个散热层的内壁上。优选的,两个所述冷却水箱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冷凝管适配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本体与散热器本体的连接处和吸热层与散热层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本体上表面的压力阀。(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吸热鳍片,可将发动机本体在因长时间工作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初步的对发动机本体进行散热;通过设置的冷凝管,所选冷凝管为铝制管道,铜制冷凝管吸热性极强,从而吸收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内部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热量,热量通过冷凝管进行第二步冷却,热量通过冷凝管再进入冷却水箱,进行第三步的冷却处理,冷凝管与冷却水箱之间连接形成内循环结构散热,提高了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实用性。2、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压力阀,冷却水箱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差别更大。这样可以改善冷却效果,当冷却水箱压力增加时,压力阀打开,并将冷却液送回冷却水箱内部,当冷却水箱泄压时,压力阀打开,使冷却水箱放出冷却液;通过设置的换气层,可将经由吸热层和散热层处理过后的热量通过扇叶转动从散热器本体中带出,使得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内部经过处理过后的热量与外界的温度几乎持平,减少了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检查期间因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带来的不适,从而提高了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吸热层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扇叶俯视图。图中:1发动机本体、2散热器本体、3吸热层、31吸热鳍片、4散热层、41冷却水箱、42连接管、43冷凝管、5换气层、51电机、52转轴、53扇叶、54保护罩、6换气孔、7压力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本体1,发动机本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本体2,散热器本体2的两侧从内到外均依次设置有吸热层3、散热层4和换气层5,发动机本体1与散热器本体2的连接处和吸热层3与散热层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过滤网。吸热层3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发动机本体1外侧的吸热鳍片31,通过设置的吸热鳍片31,可将发动机本体1在因长时间工作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初步的对发动机本体进行1散热。散热层4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水箱41,冷却水箱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2,散热层4的内腔设置有冷凝管43,冷凝管43通过连接管42与冷却水箱41固定连接,两个冷却水箱41与连接管42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冷凝管43适配的通孔,通过设置的冷凝管43,所选冷凝管43为铝制管道,铜制冷凝管43吸热性极强,从而吸收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内部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热量,热量通过冷凝管43进行第二步冷却,热量通过冷凝管43再进入冷却水箱41,进行第三步的冷却处理,冷凝管43与冷却水箱41之间连接形成内循环结构散热,提高了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实用性。换气层5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1,电机51的输出端与转轴52的底端固定连接,转轴5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53,电机51和扇叶53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电机51和扇叶53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在两个散热层4的内壁上,扇叶5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罩54,换气层5的两侧均开设有位于散热器本体2表面的换气孔6,冷却水箱4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本体2上表面的压力阀7,通过设置的压力阀7,冷却水箱41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差别更大,这样可以改善冷却效果,当冷却水箱41压力增加时,压力阀7打开,并将冷却液送回冷却水箱41内部,当冷却水箱41泄压时,压力阀7打开,使冷却水箱41放出冷却液,通过设置的换气层5,可将经由吸热层3和散热层4处理过后的热量通过扇叶53转动从散热器本体2中带出,使得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内部经过处理过后的热量与外界的温度几乎持平,减少了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检查期间因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带来的不适,从而提高了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的稳定性。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综上所述,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吸热鳍片31,可将发动机本体1在因长时间工作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初步的对发动机本体进行1散热;通过设置的冷凝管43,所选冷凝管43为铝制管道,铜制冷凝管43吸热性极强,从而吸收该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内部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热量,热量通过冷凝管43进行第二步冷却,热量通过冷凝管43再进入冷却水箱41,进行第三步的冷却处理,冷凝管4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本体(2),所述散热器本体(2)的两侧从内到外均依次设置有吸热层(3)、散热层(4)和换气层(5);所述吸热层(3)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发动机本体(1)外侧的吸热鳍片(31);所述散热层(4)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水箱(41),所述冷却水箱(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2),所述散热层(4)的内腔设置有冷凝管(43),所述冷凝管(43)通过连接管(42)与冷却水箱(41)固定连接;所述换气层(5)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端与转轴(5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53),所述扇叶(5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罩(54),所述换气层(5)的两侧均开设有位于散热器本体(2)表面的换气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生产加工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本体(2),所述散热器本体(2)的两侧从内到外均依次设置有吸热层(3)、散热层(4)和换气层(5);所述吸热层(3)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发动机本体(1)外侧的吸热鳍片(31);所述散热层(4)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水箱(41),所述冷却水箱(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2),所述散热层(4)的内腔设置有冷凝管(43),所述冷凝管(43)通过连接管(42)与冷却水箱(41)固定连接;所述换气层(5)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端与转轴(5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53),所述扇叶(5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罩(54),所述换气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煜海
申请(专利权)人:杨煜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