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档预同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688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倒档预同步装置。换档塔套筒包括设置于其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非倒档叉口架设置有能够与第一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一受动部以及能够与第二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二受动部。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第一受动部、第二受动部如此设置,使得:倒档预同步过程中,第一驱动部与第一受动部接触使非倒档叉口架沿第一方向移动,在第一驱动部与第一受动部脱离接触之后,第二驱动部与第二受动部发生接触,使非倒档叉口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简易地集成到包括换档塔套筒和多个叉口架的换档装置中。

Reverse synchroniz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verse synchronizer. The shift sleeve tower comprises a first drive part and the second arranged on the driving part, non reverse fork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part and can be contacted and separated from the first driven part and can drive with second contact and separation of the second driven part. The first drive part, a second driver and a first driven part, second driven part set up so that the reverse: pre synchronization process, a first driving part and the first non reverse fork frame along a first direction moving contact, on the first drive part and the first driven part out of contact, the second driver with the second driven part contact, the non reverse fork frame along the second direction opposite the first direction of mobi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be easily integrated into a gear shift device including a shifting tower sleeve and a plurality of fork ra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倒档预同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动变速箱换档系统,特别涉及倒档预同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现倒档预同步的方案主要是通过换档塔上单独的拨指和叉口架上的特定曲面配合,使换档塔在挂倒档过程中拨动叉口架实现挂档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现有方案的一个缺点是无法与包括换档塔套筒和多个叉口架的换档装置集成。上述现有方案的另一个缺点是零部件数量繁多,结构复杂,装配不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与包括换档塔套筒和多个叉口架的换档装置集成的倒档预同步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倒档预同步装置,其包括换档塔套筒和叉口架总成,所述叉口架总成包括在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上布置的非倒档叉口架和倒档叉口架,其中,所述换档塔套筒包括设置于其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非倒档叉口架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一受动部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二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二受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一受动部、所述第二受动部如此设置,使得:倒档预同步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受动部接触使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受动部脱离接触之后,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受动部发生接触,使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受动部具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在倒档预同步过程中防止所述第一受动部相对于所述非倒档叉口架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受动部具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使得所述第一受动部在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单方向旋转并复位。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为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所述第一受动部包括安装于所述非倒档叉口架的第一叉脚的受动爪。优选地,在所述换档塔套筒从倒档位置移出后,所述突起与所述受动爪接触并使所述受动爪抵抗所述弹性构件的偏压转动,随后所述突起与所述受动爪脱离接触,所述换档塔套筒回到空档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和所述第二受动部中的至少一者为斜面。优选地,通过在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周壁上冲出孔,而在所述孔的沿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周向延伸的壁上形成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形成所述第二驱动部,通过对所述非倒档叉口架进行冲压而在所述非倒档叉口架的第二叉脚的面对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壁上形成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形成所述第二受动部。优选地,所述突起包括沿相对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斜面,在倒档预同步过程中,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受动爪的顶端接触,所述受动爪的另一端的伸出部压靠所述非倒档叉口架的第一叉脚,从而防止所述受动爪转动,所述受动爪在所述第三斜面的推压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带动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其中,所述伸出部构成所述限位结构。优选地,所述受动爪的顶端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第三斜面接触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对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的倾斜方向相反。优选地,通过对所述换档塔套筒进行冲压而使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周壁的一部分向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所述突起。本专利技术可简易地集成到包括换档塔套筒和多个叉口架的换档装置中。特别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倒档预同步装置中,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倒档预同步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A是图1中的倒档预同步装置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2B是图1中的倒档预同步装置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3A和图3B是示出图1中的倒档预同步装置的叉口架的销钉的形成过程的立体图;图3C至图3E是示出图1中的倒档预同步装置的扭簧和受动爪如何安装到叉口架的销钉的立体图;图4A至图4G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倒档预同步装置的操作过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动变速箱换档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换档塔套筒;4、叉口架;10、孔;3、第一斜面(第二驱动部);6、第二斜面(第二受动部);11、第二孔;2、突起(第一驱动部);21、第三斜面;5、销钉;7、扭簧(弹性构件);8、受动爪(第一受动部);81、第四斜面;82、伸出部(限位结构);83、销孔;84、顶端;50、销钉毛坯;12、第一孔;22、顶面;4A、4B、4C、4D、叉口架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5简单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动变速箱换档系统的换档过程。本专利技术的换档系统包括换档塔套筒1和多个叉口架4(即,4A、4B、4C、4D)。换档塔套筒1为例如金属板卷成的圆筒状,在其圆筒的内部可以安装未示出的换档轴,换档轴能够带动换档塔套筒1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和绕着其轴线转动,在换档塔套筒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未示出的拨指。(例如,拨指可以安装于图4A中的两个孔10之间的孔,在叉口架4进入某个档位时,叉口架4的叉脚可以进入该孔10中。)叉口架4,为大致U形的板状,其U形的底端形成有叉口。通过使换档塔套筒1沿着换档塔套筒1的轴线方向移动,可以将拨指定位在不同的叉口架的叉口中,然后通过使换档塔套筒1绕着其轴线旋转,拨指拨动对应的叉口架的U形叉口的侧部,使该叉口架朝向一个方向平移,从而选择一个档位。叉口架4在拨指的作用下朝一个方向移动可以挂入一个档位,叉口架在拨指的作用下朝另一方向移动可以挂入另一档位。也就是说,每个叉口架可以对应于两个档位。例如,在图5中,叉口架4A可以为5/6档叉口架,叉口架4B可以为3/4档叉口架,叉口架4C可以为1/2档叉口架,叉口架4D可以为倒档叉口架。在图5中,可以经由叉口架4C选择1档或2档。当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各个叉口架都可以选择两个档位,一个或几个叉口架可以仅用于选择一个档位。另外,叉口架对应的档位的顺序和叉口架的数目也不限于图5所示。下面参照图1至3E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倒档预同步装置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包括换档塔套筒1和叉口架总成。换档塔套筒1上形成有两个孔10,多个叉口架中的与孔10在换档塔套筒1的轴线方向上位置一致的一个叉口架可以选择相应的档位。在图1至2B中,仅示出了一个叉口架,然而,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叉口架为多个。图示的叉口架4可以为任一前进档叉口架,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叉口架,减少部件数量。换档塔套筒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后述的受动爪8的第四斜面81配合使用的第三斜面21。优选地,可以在将板材卷成换档塔套筒1之前,在板材上冲出突起2,使得在将板材卷成换档塔套筒1之后,突起2向换档塔套筒1的径向外侧突出并相对于换档塔套筒1的轴线方向倾斜。即在突起2的下表面形成有相对于换档塔套筒1的轴线方向倾斜的第三斜面21。第三斜面21比换档塔套筒1的筒体的外周面向换档塔套筒1的径向外侧突出。如图4A所示,突起2形成于换档塔套筒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第一孔12中。在换档塔套筒1的第三斜面21的径向相反侧,形成有第一斜面3。如图2A所示,第一斜面3形成于在换档塔套筒1的外周面上冲出的第二孔11的沿着换档塔套筒1的周向延伸的上壁上。第一斜面3相对于换档塔套筒1的轴线方向倾斜。叉口架总成包括叉口架4、扭簧7和受动爪8。在叉口架4的叉脚的与第一斜面3相对的位置形成有第二斜面6,第二斜面6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斜面3的倾斜方向相同。可以通过冲压机在叉口架4上直接冲压出第二斜面6。在叉口架4的与第三斜面21相对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倒档预同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档预同步装置,其包括换档塔套筒和叉口架总成,所述叉口架总成包括在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上布置的非倒档叉口架和倒档叉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塔套筒包括设置于其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非倒档叉口架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一受动部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二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二受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一受动部、所述第二受动部如此设置,使得:倒档预同步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受动部接触使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受动部脱离接触之后,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受动部发生接触,使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档预同步装置,其包括换档塔套筒和叉口架总成,所述叉口架总成包括在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上布置的非倒档叉口架和倒档叉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塔套筒包括设置于其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非倒档叉口架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一受动部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二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二受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一受动部、所述第二受动部如此设置,使得:倒档预同步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受动部接触使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受动部脱离接触之后,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受动部发生接触,使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动部具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在倒档预同步过程中防止所述第一受动部相对于所述非倒档叉口架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动部具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使得所述第一受动部在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单方向旋转并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为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所述第一受动部包括安装于所述非倒档叉口架的第一叉脚的受动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档塔套筒从倒档位置移出后,所述突起与所述受动爪接触并使所述受动爪抵抗所述弹性构件的偏压转动,随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崇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