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490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粉尘收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包括机架、抽风机、第一旋风除尘装置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还包括吸尘端口及过滤装置,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的底部均开设有排废口,该排废口密封连接有可盛装液体的集尘容器。实际应用中,集尘容器内盛装有液体,带有粉尘的空气通过吸尘端口被吸入至第一旋风除尘装置,粉尘在负压空气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第一旋风除尘装置内自由下落,从排废口落入集尘容器,最后集中在集尘容器内的液体中,从而有效避免了被收集的粉尘被倒吸的气流重新带起,大大提高了粉尘的清理效率,并减小了抽风机出风口的粉尘排出量,减小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A kind of drying dust absorp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ust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dry dust absorp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 exhaust fa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yclone dust collector cyclone dust remov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 suction port and filtering device,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cyclone dust collector cyclone dust coll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exhaust port. The exhaust port sealing connected with the dust collecting container containing liqui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dust collecting container is filled with liquid, with dust in the air is sucked into the suction port through the first cyclone dust collector, dust in the air of negative pressure centrifugal force under the free fall in the first cyclone dust removal device, from the exhaust port into the dust collecting container, finally concentrated in the dust collecting container in liquid thus, effectively avoids the dust collected by the air sucked back, greatly improves the dust clean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exhaust outlet of the dust discharge amount,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
本技术涉及粉尘收集处理
,尤其是指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生产企业的干燥车间普遍存在粉尘较大、污染环境的问题,因为干燥是热载体经过气流使产品干燥,在干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粉尘飞扬,这对工人的工作环境造成极大地伤害,并且还会造成很大程度的环境污染。现有处理粉尘吸收的工序为:在抽风机的抽气作用下,带有粉尘的空气依次进入第一旋风除尘器和第二旋风除尘器,经过两级旋风除尘器把大部分物料和空气进行分离,部分粉末状产品随风由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经管道进入除尘器,随着气流的旋转,粉尘逐渐移动至旋风除尘器的中部并下落至除尘器的底部,但是现有粉尘吸收处理中,掉落至除尘器的底部粉尘往往容易被低压气流重新带起,并被吸收至抽风机,甚至排放大气中,不仅严重影响吸尘设备的吸尘效果,还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缺陷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减小粉尘排放污染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粉尘清理效率的干燥粉尘吸收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的抽风机、第一旋风除尘装置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旋风除尘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的吸尘端口及与抽风机的进气口连通的过滤装置,第二旋风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与该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的底部均开设有用于收集粉尘的排废口,该排废口密封连接有可盛装液体的集尘容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除尘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除尘装置的进气口之间串接有若干第三旋风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三旋风除尘装置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粉尘排废口,该排废口密封连接有可盛装液体的集尘容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第二旋风除尘装置和第三旋风除尘装置均安装于同一个集尘容器。优选的,所述集尘容器包括与排废口密封连接的盖体及与盖体可拆卸连接的筒体。优选的,所述机架装设有监测容器及与监测容器扣合连接的透明盖,该透明盖开设有排气口和监测进气口,该监测进气口与抽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实际的吸尘处理过程中,集尘容器内盛装有液体,一般盛装3至5厘米深的自来水即可,带有粉尘的空气通过吸尘端口被吸入至第一旋风除尘装置,并在第一旋风除尘装置内产生旋涡气流,粉尘在负压空气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中间聚拢,并在第一旋风除尘装置内自由下落,从排废口落入集尘容器,最后粉尘集中在集尘容器内的液体中,从而有效避免了被收集的粉尘被倒吸的气流重新带起,大大提高了粉尘的清理效率,并减小了抽风机出风口的粉尘排出量,减小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具体的,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除尘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旋风除尘装置的设计,实现了粉尘的二次收集和处理,除尘更彻底,效率更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的实施例一,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的抽风机1、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还包括与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的进气口连通的吸尘端口4及与抽风机1的进气口连通的过滤装置5,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出气口与该过滤装置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底部均开设有用于收集粉尘的排废口6,该排废口6密封连接有可盛装液体的集尘容器7。实际的吸尘处理过程中,集尘容器7内盛装有液体,一般盛装3至5厘米深的自来水即可,带有粉尘的空气通过吸尘端口4被吸入至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并在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内产生旋涡气流,粉尘在负压空气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中间聚拢,并在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内自由下落,从排废口6落入集尘容器7,最后粉尘集中在集尘容器7内的液体中,从而有效避免了被收集的粉尘被倒吸的气流重新带起,大大提高了粉尘的清理效率,并减小了抽风机1出风口的粉尘排出量,减小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具体的,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设计,实现了粉尘的二次收集和处理,除尘更彻底,效率更高,实用性强。本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容器7包括与排废口6密封连接的盖体71及与盖体71可拆卸连接的筒体72,便于清理已经经过收集处理的存留于集尘容器7内的粉尘混合物。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装设有监测容器9及与监测容器9扣合连接的透明盖10,该透明盖10开设有排气口和监测进气口,该监测进气口与抽风机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观察监测容器9内粉尘的多少,能监测出经过干燥粉尘吸收设备收集处理后的粉尘含量情况,结构简单,监测准确性高,实用性更强。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进气口之间串接有若干第三旋风除尘装置8。具体的,所述第三旋风除尘装置8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粉尘排废口6,该排废口6密封连接有可盛装液体的集尘容器7。经过两次粉尘收集和处理后,粉尘含量仍不达标时,通过增设第三旋风除尘装置8能轻易提高设备的除尘彻底性,可操作性高。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和第三旋风除尘装置8均安装于同一个集尘容器7,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价比更高。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的抽风机(1)、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的进气口连通的吸尘端口(4)及与抽风机(1)的进气口连通的过滤装置(5),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出气口与该过滤装置(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底部均开设有用于收集粉尘的排废口(6),该排废口(6)密封连接有可盛装液体的集尘容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粉尘吸收设备,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的抽风机(1)、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的进气口连通的吸尘端口(4)及与抽风机(1)的进气口连通的过滤装置(5),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出气口与该过滤装置(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和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底部均开设有用于收集粉尘的排废口(6),该排废口(6)密封连接有可盛装液体的集尘容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粉尘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粉尘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风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除尘装置(3)的进气口之间串接有若干第三旋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应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健诚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