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透明导电层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607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含有优选自银、金、铜、铂、钯、钌、铑、铱、锇、铼和镍,且平均粒径在20nm以下的至少两种金属微粒,该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中包含的至少两种金属微粒的含量占该透明导电涂层的形成成分的10-100重量%,由此得到了高的透明度、可调色性和导电率,极高的防静电效能和电磁屏蔽效能,并能控制透射图象的色调。此外,在耐盐性、耐酸性、抗氧化能力和抗紫外线能力等方面耐久性极好,故能够形成透明导电涂层有利地用于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的防静电和电磁屏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本申请是基于申请日为1997年6月2日的PCT申请WO 97/48107所提交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形成透明导电层的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它具有高的透明度、可调色性和导电率,极高的抗静电效能和电磁屏蔽效能,并具有大大改进了的诸如在耐盐性、耐酸性、抗氧化能力和抗紫外线能力方面的耐久性。
技术介绍
按常规,具有高介电常数的透明材料诸如玻璃和塑料,往往导致积聚静电荷和允许电磁波透射。尤其是在经常被用于电视显象管和计算机显示器的阴极射线管和等离子显示器上,由于显示器上产生的静电,会使灰尘聚集其上,以致可见度降低,并能发射会影响其附近的电磁波。由于上述原因,已在电视显象管和计算机显示器所采用的阴极射线管和等离子显示器的显示屏上粘贴了各种透明导电膜,用于阻止静电荷和/或屏蔽电磁波。常规的各种透明导电膜的生产方法是在显示屏上形成一种诸如氧化铟之类的透明导电氧化物,此透明导电氧化物则借助于阴极溅涂或蒸汽喷涂而使其粘附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上,或者,透明导电膜的生产方法为在显示屏的正表面上涂以掺锑氧化锡的悬浮状流体和二氧化硅溶胶粘结剂。另外,有一些透明导电膜通过利用干扰效应而具有防反射功能,这干扰效应是由于在复杂的薄膜表面上的反射而产生的,通过采用将至少一层具有与透明导电涂层不同的折射率的透明防反射涂层叠压在透明导电膜的上层和/或底层的方法便能形成复杂的薄膜表面。作为用来形成不仅能防止静电荷积聚,而且具有高到足以屏蔽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发射的电磁波的透明导电膜的常规方法,一种是将显示屏放置在蒸汽喷涂箱中,然后在其上淀积氧化铟化合物或氧化锡化合物的方法(物理气相淀积法),和一种是通过诸如铟或锡的有机化合物,或含盐溶液的热分解,在显示屏上形成一层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化学气相淀积法)。虽然在仅用作抗静电膜其厚度可较小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形成-->的透明导电膜是足够透明的,但当用作电磁波屏蔽层或电极膜时,因为要求有高的电导率而必须将其制成稍微厚些,其结果是透明度可能降低,且荧光屏变暗,以及产生诸如对特定的光波长吸收问题,这可以引起导电膜变色和引起透射图象的色彩变得不自然。另外,由于使用上述物理气相淀积法或化学气相淀积法来形成薄膜时要求真空或高温,故为了在大面积基片上形成透明导电膜所需要的投资费用可能变得非常高,效率可能下降,而生产成本可能上升。已提出了几种用于在大块基片上有效地形成透明导电膜又能扼制设备投资费用的涂覆方法。例如,包含有机铟化合物的几种涂覆材料公开于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昭52-1497,和含有溶解于水或有机溶解中的铟盐或锡盐的几种涂覆材料公开于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昭63-6401,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昭55-51737,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昭58-82407,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昭57-36714和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昭60-220507。可是,因为利用这些涂覆材料来形成透明导电膜要求在涂于基片后需在至少350℃的高温下作热处理,所以,对能用于基片的材料有一些限制,并在生产工序方面有许多约束。有些涂覆材料,其中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诸如氧化锡和氧化铟的微粒或胶粒弥散于聚合物溶液或粘结剂树脂中,这类涂覆材料公开于日本专利申请书,二次公布号No.昭35-6616,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昭57-85866,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昭58-91777和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昭62-278705。相信这些涂覆材料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形成透明导电膜。可是,所有上述透明导电膜要求涂膜的厚度制得薄些,以便获得具有实用水平的透明度;将它们制得薄会引起导电率下降,以致虽然它们可用于防静电的场合,但它们不足以满足电屏蔽场合;将它们制得厚会引起透明度下降,这会使荧光屏变暗和限制了应用的可能性。作为一种具有极好的电磁屏蔽效能和抗反射效能的透明导电膜,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平8-77832公开了这种透明导电膜,它包括一种由具有平均粒径为2~20nm的金属微粒构成的透明导电涂层和一种具有较低折射率的透明涂层。虽然可以预料这种透明导电膜能有电磁屏蔽效能,但对取决于金属的光透射频谱的透射光在特-->定波长上发生的吸收问题没有提供解决办法,由此造成导电膜变色和透射图象的色彩变得不自然了,且也不能期望会提供足够的抗反射效能。除上述以外,如果仅是为了形成导电膜,则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平4-23484,公开了一种使用涂覆材料进行涂覆的方法,这种涂覆材料中的还原金属胶粒弥散于感光树脂中,和日本专利申请书,首次公布号No.平4-196009公开了一种利用丝网印刷法将导电胶印刷在绝缘的绿色板上的方法,但这些材料都是不透明的,故不会产生透明导电膜。本专利技术已能解决上述问题,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它应具有高的透明度、可调色性和导电率,极好的抗静电效能和电磁屏蔽效能,能调整透射图象的色调,以及具有大大改进诸如在耐盐性、耐酸性、抗氧化能力、及抗紫外线能力方面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者们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了刻苦研究,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他们发现一种具有由包含特定量的、选自银、金、铜、铂、钯、钌、铑、铱、锇、铼和镍,且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理想的在20nm以下的至少两种金属微粒的透明导电涂层形成用涂料形成的透明导电涂层的透明导电膜,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来,这种透明导电膜有着高的透明度、可调色性和导电率,极高的抗静电效能和电磁屏蔽效能,能够调整透射图象的色调,并且在诸如在耐盐性、耐酸性、抗氧化能力和抗紫外线能力方面有着大大改进了的耐久性。这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是一种含有选自银、金、铜、铂、钯、钌、铑、铱、锇、铼和镍,且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理想的在20nm以下的至少两种金属微粒的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其特征是该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中包含的至少两种金属微粒的含量占该透明导电层的形成成分的10-100重量%。在上述专利技术中,至少二种金属微粒中的一种优选银微粒。在上述专利技术中,至少二种金属微粒中的一种优选钯微粒。在上述专利技术中,至少两种金属微粒包含钯微粒和银微粒,且其比例优选为Pd∶Ag=30~99wt%∶70~1wt%。-->上述专利技术中的透明导电涂层形成用涂料中含有45重量%以上的醇。附图简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具有用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形成的透明导电层的优选的低反射率透明导电膜的剖面图;图2是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X射线衍射图。实行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将参照附图1对实行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模式的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在图1上,这种低反射率透明导电膜10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屏3的正表面上形成,而形成的方法是将透明导电膜1和有着不同于上述透明导电膜1的折射率的透明薄膜2顺序地叠压在显示屏3上。这种透明导电涂层1包含有钯和银,其总量至少为10wt%。钯和银在此混合物中的比例,若用Pd∶Ag的比来表示,则应优选30~99wt%∶70~1wt%。虽然钯和银可以作为各自独立的微粒包含在透明导电涂层1中,但它们中至少一部分应优选使它们熔化,以形成连续的金属薄膜,和至少其一部分形成由钯和银组成的合金。当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是一种含有优选自银、金、铜、铂、钯、钌、铑、铱、锇、铼和镍,且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的至少两种金属微粒的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中包含的上述至少两种金属微粒的含量占该透明导电涂层的形成成分的10-100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6-11 149505/96;JP 1997-3-6 52053/971.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是一种含有优选自银、金、铜、铂、钯、钌、铑、铱、锇、铼和镍,且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的至少两种金属微粒的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料中包含的上述至少两种金属微粒的含量占该透明导电涂层的形成成分的10-100重量%。2.权利要求1记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宫直树国光康德安达谦二森一伦野田一郎若林淳美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大阪水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