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床干燥塔和原料煤的提水干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5469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床干燥塔和一种原料煤的提水干燥方法,该方法在包括移动床干燥塔的系统中实施,所述移动床干燥塔包括设置于塔体内的干燥床层,干燥床层中设置有换热器,塔体包括顶部的入料腿、上部的气体入口、底部的出料口和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下部的气体出口,该方法包括:原料煤通过所述入料腿引入至含有第一无氧气体的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无氧气体一起进入所述干燥床层进行热交换并向下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处理高水分含量的原料煤,避免在干燥塔内出现煤糊现象且能够配合大型煤炭加工利用,对于缺水地区煤炭利用来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还能够从原料煤中获得大量水资源。

Drying and drying method of moving bed drying tower and raw co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al processing and discloses a method for drying water moving bed drying tower and a raw coal, the method implemented in the system include moving bed drying tower, the moving bed drying tower comprises a drying bed layer is arranged in a tower, drying bed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r. The top of the tower body comprises a feeding leg, the upper part of the gas entrance,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let and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r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gas outlet,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tower body of raw coal by the feed into the first leg containing oxygen free gas, and the gas into the first anaerobic the dry bed of heat exchange and downward move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to the high moisture content of raw coal, coal in the drying tower to avoid paste phenomenon and can cooperate with large coal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the water area of coal utilization,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also be obtained from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raw co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床干燥塔和原料煤的提水干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床干燥塔,以及通过使用该移动床干燥塔将原料煤进行提水干燥的方法。
技术介绍
煤炭利用技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煤炭干燥技术。不同煤种、含水量、粒度以及后续加工过程对干燥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样。煤的干燥介质通常包括烟气、水蒸气或其它无氧气体。干燥床层包括撒落床、流化床、移动床以及转筒干燥机。一般含水量较低原料煤的干燥过程不回收水分。而含水量较高的原料煤,如低阶煤,含水量大于30%,干燥过程形成的水量很大,可以作为一种水资源以回收利用。煤炭中含水量较高时,干燥过程需要的热能也较高。为此,有的公司采取700℃以上高温烟气加热的方式加热原料煤。这种方式是以热容较低的气体为热源,所以需要气体的温度高、流量大。较为理想的供热方式为加热管直接解热,回转窑就属于此类。回转窑需要机械转动,使固体物料翻动,有利于传热。但回转窑由于设备的局限性使得密封有难度,如有气体泄漏,则水汽回收比较困难。CN102261826A公开了一种带内换热器的气流-喷动-移动床干燥器,并具体公开了将湿物料经湿物料入口加入到气流干燥管内,利用热风先进行快速脱水干燥后再进入喷动-移动床内,在热风和内换热器的共同作用下,使颗粒物料得到进一步干燥,干燥产品由产品出口经阀门排出,废气由废气出口排出。该方法中,由于原料煤与热风从底部进入快速干燥床,所以,这种方法对煤的粒度要求比较高,要求煤的颗粒粒度均匀且小。CN102419079A公开了固体颗粒物料复合分级干燥装置及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其装置包括:流化床段,具有上部稀相区段和下部密相区段,密相区段中设置有第二加热器;移动床段,位于流化床段的下方;布风管置于密相区段的底部以向所述流化床段提供流化气体,其中:所述移动床段与所述密相区段通过布风管之间的间隙相通;所述复合分级干燥装置还包括待干燥物料供给口、第一物料排出口、第二物料排出口以及第三物料排出口,所述待干燥物料供给口直接与所述稀相区段相通,所述第一物料排出口设置在稀相区段的上部以排出小颗粒物料,所述第二物料排出口设置在所述密相区段以排出中等颗粒物料,所述第三物料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移动床段的下部以排出大颗粒物料。该方法属于流化床干燥范畴,要求原料煤粒度小于10mm,无法处理较大颗粒的原料煤。CN102997634A公开了一种移动床式褐煤干燥方法及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将褐煤首先经过立式移动床间接干燥室干燥后,进入水平移动床直接干燥室进一步脱除水分。间接干燥室内高温热气体流经煤层运动方向布置的管道时将热量间接传递给褐煤颗粒,实现快速干燥过程,可减小干燥系统的占地与高度,且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直接干燥室采用一层或多层水平移动床结构,热气体与褐煤直接换热,通过控制褐煤颗粒的停留时间,方便控制终端干燥产品的水分含量。然而,该现有技术中的间接换热室2也是下移式床层,热源温度200~700℃。这种操作条件极易在床层中(特别是在换热器表面附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向上运动,聚集于某处将形成煤糊,不利于操作。CN103453752A公开了一种回收褐煤水分的低能耗褐煤干燥工艺及其设备,并具体公开了其干燥设备包括利用蒸汽间接加热的干燥器,褐煤干燥过程为:以蒸汽为加热介质,该蒸汽进入干燥器和干燥器内褐煤进行干燥换热;同时褐煤中脱出的水分被加热成二次蒸汽,该二次蒸汽通过由多孔气固分离材料制成的外套管实现气固分离,排出干燥器外,回收待利用。该方法的蒸汽与原料煤从干燥塔器顶部进入,由于原料煤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所以,蒸汽与煤接触后被冷却,形成一定量的冷凝水,这种过程水会使小颗粒煤形成煤糊,影响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干燥原料煤时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的能够配合大型煤炭加工利用的加工高水分原料煤的移动床干燥塔以及使用该移动床干燥塔将原料煤进行提水干燥的方法。对于缺水地区煤炭利用来说,本专利技术的高水分原料煤的提水干燥方法还能够从原料煤中获得大量水资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床干燥塔,该移动床干燥塔包括:设置于塔体内的干燥床层,所述干燥床层中进一步设置有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分别用于将换热介质引入和引出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塔体顶部的入料腿,该入料腿用于向所述干燥床层中引入待干燥的物料;设置于塔体上部的气体入口,该气体入口用于向所述塔体内引入第一无氧气体;设置于塔体底部的出料口,该出料口用于将干燥后的物料引出干燥塔;以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下部的气体出口,该气体出口用于将经处理后的气体引出干燥塔。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料煤的提水干燥方法,该方法在包括移动床干燥塔的系统中实施,所述移动床干燥塔为本专利技术前述的干燥塔,该方法包括:将原料煤通过入料腿引入至含有第一无氧气体的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无氧气体一起进入干燥床层中进行热交换并向下运动,所述第一无氧气体为从气体入口引入的温度为120~350℃的气体;处理后得到的气体通过气体出口引出,处理后得到的干燥煤从出料口引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移动床干燥塔以及使用该移动床干燥塔进行的原料煤提水干燥的方法能够处理高水分含量的原料煤,避免在干燥塔内出现煤糊现象。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配合大型煤炭加工利用,对于缺水地区煤炭利用来说,本专利技术的高水分原料煤的提水干燥方法还能够从原料煤中获得大量水资源。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床干燥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干燥床层2、换热器3、换热介质出口4、换热介质入口5、入料腿6、气体入口7、气体出口8、出料口L1表示塔体的长度L2表示气体出口所在的平面与出料口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床干燥塔,该移动床干燥塔包括:设置于塔体内的干燥床层,所述干燥床层中进一步设置有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分别用于将换热介质引入和引出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塔体顶部的入料腿,该入料腿用于向所述干燥床层中引入待干燥的物料;设置于塔体上部的气体入口,该气体入口用于向所述塔体内引入第一无氧气体;设置于塔体底部的出料口,该出料口用于将干燥后的物料引出干燥塔;以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下部的气体出口,该气体出口用于将经处理后的气体引出干燥塔。优选地,所述入料腿的内径与所述塔体的内径之比为0.05-0.5:1。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干燥塔可以为内径均匀的干燥塔,也可以为内径变化的干燥塔。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塔体的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移动床干燥塔和原料煤的提水干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床干燥塔,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床干燥塔包括:设置于塔体内的干燥床层(1),所述干燥床层(1)中进一步设置有换热器(2),该换热器(2)包括分别用于将换热介质引入和引出的换热介质入口(4)和换热介质出口(3);设置于塔体顶部的入料腿(5),该入料腿(5)用于向所述干燥床层(1)中引入待干燥的物料;设置于塔体上部的气体入口(6),该气体入口(6)用于向所述塔体内引入第一无氧气体;设置于塔体底部的出料口(8),该出料口(8)用于将干燥后的物料引出干燥塔;以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器(2)的下部的气体出口(7),该气体出口(7)用于将经处理后的气体引出干燥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床干燥塔,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床干燥塔包括:设置于塔体内的干燥床层(1),所述干燥床层(1)中进一步设置有换热器(2),该换热器(2)包括分别用于将换热介质引入和引出的换热介质入口(4)和换热介质出口(3);设置于塔体顶部的入料腿(5),该入料腿(5)用于向所述干燥床层(1)中引入待干燥的物料;设置于塔体上部的气体入口(6),该气体入口(6)用于向所述塔体内引入第一无氧气体;设置于塔体底部的出料口(8),该出料口(8)用于将干燥后的物料引出干燥塔;以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器(2)的下部的气体出口(7),该气体出口(7)用于将经处理后的气体引出干燥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塔,其中,所述入料腿(5)的内径与所述塔体的内径之比为0.05~0.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塔,其中,所述入料腿(5)的长度与所述塔体的长度之比为1.05~1.7:1,优选为1.1~1.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塔,其中,所述入料腿(5)伸入塔体内的长度与所述塔体的长度之比为0.03~0.5:1,优选为0.05~0.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塔,其中,所述气体出口(7)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出料口(8)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所述塔体的长度之比为0.08~0.35: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燥塔,其中,所述入料腿(5)中的M处设置有进气口,该进气口用于向所述入料腿(5)内通入第二无氧气体;所述M处与所述入料腿(5)的下截面圆环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入料腿伸入塔体内的长度之比为0.2~0.9:1,优选为0.4~0.8:1。7.一种原料煤的提水干燥方法,该方法在包括移动床干燥塔的系统中实施,所述移动床干燥塔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燥塔,该方法包括:将原料煤通过入料腿(5)引入至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治国王鹏飞王蕴王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