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器装置及密封部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525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器装置及密封部件。在具有便器主体和设置于便器主体的上部的功能部的便器装置中,具有安装在便器主体和功能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被配置在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中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具有软质密封体和被软质密封体覆盖的弹性体。在便器主体中形成有配置功能部的至少下侧部的凹部,密封部件被配置在凹部的底面与功能部的间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器装置及密封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器装置及密封部件。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在便器主体之上设置有具备局部清洗装置等各种功能装置等的功能部的便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便器装置中,在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中设置有用于防止水从便盆进入的密封部件。专利文献1:特开平9-228451号公报但是,在便器主体或功能部的形状复杂的情况下,由于密封部件压曲或无法追随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的形状,因此有可能无法填充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其结果,具有从便盆飞散出的水等浸入到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中,清扫费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切实地填充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的便器装置及密封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便器装置具有便器主体和设置于该便器主体的上部的功能部,所述便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便器装置具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被安装在所述便器主体和所述功能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便器主体与所述功能部的间隙中,该密封部件具有软质密封体和被该软质密封体覆盖的弹性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密封部件具有软质密封体和被该软质密封体覆盖的弹性体。在本专利技术中,密封部件具有软质密封体和被该软质密封体覆盖的弹性体。由此,当密封部件被配置在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中,因弹性体弹性变形而密封部件呈追随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的形状时,通过弹性体的反弹力能防止软质密封体压曲,并且能够使软质密封体紧贴在便器主体及功能部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便器主体中,优选在所述便器主体中形成配置所述功能部的至少下部侧的凹部,所述密封部件被配置在所述凹部的底面与所述功能部的间隙中。根据这种结构,与将功能部比便器主体的上端部配置在更上侧的情况相比较,能抑制设置功能部的高度,从而能实现高度低且紧凑设计的便器装置。另外,虽然与将功能部配置在比便器主体的上端部更上侧的情况相比较,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所形成的位置较低且水容易进入到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中,但由于在间隙中配置有密封部件,因此能防止水浸入到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中。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便器装置中,优选所述软质密封体被形成为剖面形状呈U字形状,并且在内侧配置有所述弹性体。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软质密封体和弹性体紧贴,弹性体的反弹力切实地作用于软质密封体,因此密封部件追随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形状,能切实地填充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便器装置中,也可以将所述密封部件设为根据所述便器主体与所述功能部的间隙的尺寸而局部厚度不同的结构。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的大小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密封部件也为对应于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的形状,因此能切实地填充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能切实地填充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因此从便盆飞散出的水等不会浸入到便器主体与功能部的间隙中,能减轻清扫所耗费的工夫。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器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说明便器主体的立体图。图4是从下侧观察基座部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密封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B-B线剖视图。图7是从上侧观察图5的图。图8是从后侧观察密封部件的图。图9A是图8的C-C线剖视图。图9B是图8的D-D线剖视图。图10是从下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E-E线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图1至图1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器装置及密封部件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1具有形成有便盆21的便器主体2、设置于便器主体2的上部的功能部3和被配置在便器主体2与功能部3的间隙中的密封部件4。另外,便器装置1具有设置于便器主体2的上部且被能够转动地支撑在功能部3上的便座5及便盖(未图示)。功能部3具有局部清洗装置、除臭装置、开闭便座5及便盖的开闭装置等的各种功能装置或功能部件等、以及收容这些各种功能装置或功能部件等的壳体6。在此,将便器装置1的设置有功能部3的侧称作前后方向的后侧,将设置有便座5的侧称作前后方向的前侧。另外,将与该前后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称作宽度方向,将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朝向两端部的侧称作外侧,将相对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的侧称作内侧。如图3所示,在便器主体2上,在前侧部分形成有俯视形状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大致椭圆状的便盆21,在便盆21的后侧形成有待设置功能部3(参照图1)的功能部设置空间22。功能部设置空间22的前侧部分23被形成在便器主体2的上部侧,底部被配置便器主体2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功能部设置空间22的后侧部分24被形成在便器主体2的高度方向的大致全体上,底部兼做便器主体2的底部。功能部设置空间22的前缘部弯曲成以沿便盆21的内表面的后部侧的方式向后侧突出。在功能部设置空间22的前侧部分23形成有向上侧及前侧开口的凹部25,该凹部25被形成于宽度方向的内侧且向下侧凹陷。在未设置功能部3的状态下,凹部25与便盆21在前后方向上连通。凹部25具有:第一凹部底面251,被形成在前缘部附近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且为大致水平面;第一凹部倾斜面252,其为从第一凹部底面251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及后缘部分别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及后侧而逐渐朝向上侧的倾斜面;第二凹部底面253,其为从第一凹部倾斜面25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及后缘部分别向与第一凹部倾斜面252远离的一侧延伸的大致水平面;和一对第二凹部倾斜面254、254,其为从第二凹部底面25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宽度方向的外侧逐渐朝向上侧的倾斜面。第一凹部底面251的俯视形状被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长的长条。第一凹部倾斜面252被连续配置在第一凹部底面251的外侧且俯视形状被形成为向前侧开口的大致C字形状。第二凹部底面253被连续配置在第一凹部倾斜面252的外侧且俯视形状被形成为向前侧开口的大致C字形状。一对第二凹部倾斜面254、254各自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上端部与便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部附近的上表面2a连续。返回到图2,壳体6具有:基座部61,被配置在功能部设置空间22中且载置各种功能装置或功能部件;和盖部62,被配置在便器主体2的上侧且覆盖各种功能装置或功能部件的上部及侧部。如图4所示,沿功能部设置空间22的前侧部分23(参照图3)配置基座部61的前侧部分61a。基座部61的前侧部分61a具有:第一基座底面611,被形成在前缘部附近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且为大致水平面;第一基座倾斜面612,其为从第一基座底面611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及后缘部分别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及后侧而逐渐朝向上侧的倾斜面;第二基座底面613,其为从第一基座倾斜面6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及后缘部分别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及后侧延伸的大致水平面;一对第二基座倾斜面614、614,其为从第二基座底面61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宽度方向的外侧而逐渐朝向上侧的倾斜面;和一对第三基座底面615、615,从一对第二倾斜面614、614各自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第一基座底面611的俯视形状被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长的长条。第一基座倾斜面612被连续配置在第一基座底面611的外侧且俯视形状被形成为向前侧开口的大致C字形状。第二基座底面613被连续配置在第一基座倾斜面612的外侧且俯视形状被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器装置及密封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器装置,具有便器主体和设置在该便器主体的上部的功能部,所述便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便器装置具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被安装在所述便器主体和所述功能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便器主体与所述功能部的间隙中,该密封部件具有软质密封体和被该软质密封体覆盖的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11 JP 2016-0789651.一种便器装置,具有便器主体和设置在该便器主体的上部的功能部,所述便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便器装置具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被安装在所述便器主体和所述功能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便器主体与所述功能部的间隙中,该密封部件具有软质密封体和被该软质密封体覆盖的弹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原沙织平泽勇人近藤康宏一柳岳也
申请(专利权)人:骊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