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包转向移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4575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会造成损伤的枕包转向移送装置。该枕包转向移送装置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上安装有同速移送机构与加速移送机构,同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同速带及驱动同速带转动的同速同步轮,加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加速带及驱动加速带转动的加速同步轮,同速带的下段与加速带的下段左右并排设置,同速带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定点吸嘴,加速带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转向吸嘴,同速带下段上的定点吸嘴与加速带下段上的转向吸嘴都由负压机构控制产生负压。这种枕包转向移送装置由于采用吸取方式,因此不会给枕包袋造成任何损伤。

Pillow pack steering transfer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illow packet steering and transfer device without damage. The pillow bag to transfer device comprises a bracke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same speed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ccelerate the transfer mechanism, the same speed transfer mechanism includes the same speed with the same speed and drive belt to rotate the same speed synchronous wheel, acceleration transfer mechanism comprises a belt and driving belt rotation acceleration acceleration acceleration synchronous wheel the same speed, the lower section and the lower sect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by side with acceleration settings, with the same speed along with long distan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xed nozzle, speed up along with long distan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teering nozzle, fixed on the same speed below the suction nozzle and the nozzle by the negative pressure acceleration steering mechanism the control of negative pressure on the segment below. Because of the adoption of the suction way, the pillow transfer device will not cause any damage to the pillow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枕包转向移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包的移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同时实现转向的枕包移送装置。
技术介绍
枕包袋(简称枕包)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塑料包装袋,比如面包、巧克力、药版等物品都是通过这种形式的包装袋进行包装,这种枕包袋就是由枕包机制作形成。在完成这些枕包袋的制作后,某些枕包袋还需要进行装盒,比如药版,药版装入枕包袋后还要将枕包袋装入药盒中,装盒的工作则由装盒机完成。枕包机出来的枕包袋在输送带上输送,并且此时的枕包袋为正向放置,而装盒机的输送格栅需要枕包袋侧向放置,因此,枕包袋从枕包机的输送带上移送到装盒机的输送格栅上还需要进行转向。目前市场上一般的转向移送装置都为上下夹持结构,而上下夹持输送容易对枕包袋表面造成损伤,尤其是铝箔类枕包袋。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不会造成损伤的枕包转向移送装置。该枕包转向移送装置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同速移送机构与加速移送机构,所述同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同速带及驱动同速带转动的同速同步轮,所述加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加速带及驱动加速带转动的加速同步轮,所述同速带的下段与加速带的下段左右并排设置,所述同速带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定点吸嘴,所述加速带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转向吸嘴,所述同速带下段上的定点吸嘴与加速带下段上的转向吸嘴都由负压机构控制产生负压。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有负压腔体以及使负压腔体形成负压的负压源,所述负压腔体包括有负压底板,所述同速带的下段与加速带的下段都置于负压底板底部,所述负压底板上设有两列负压槽,其中一列负压槽将同速带上对应的定点吸嘴与负压腔体连通,另一列负压槽将加速带上对应的转向吸嘴与负压腔体连通。所述负压源为真空泵或旋涡泵。所述负压腔体还包括有负压侧板,所述负压侧板上开设泄压口,所述负压侧板上铰接有能挡住泄压口的挡板。所述加速带上相邻两个转向吸嘴的间距大于同速带上相邻两个定点吸嘴的间距。工作时,加速带与同速带都为匀速运动,加速带的线速度快于同速带的线速度。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枕包转向移送装置,通过同速带上的定点吸嘴与加速带上的转向吸嘴配合将枕包从枕包机的输送带上转向移送到装盒机的输送格栅上,由于采用吸取方式,因此不会给枕包袋造成任何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况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4为负压底板的仰视图;图5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枕包转向移送装置将枕包机的输送带1与装盒机的输送格栅3衔接起来,即将枕包机的输送带1上的枕包袋5转向移送到装盒机的输送格栅3上。如图2所示,这种枕包转向移送装置包括有支架2,支架2上安装有同速移送机构与加速移送机构。同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同速带6及驱动同速带6转动的同速同步轮60,同速带6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定点吸嘴62,通过同速动力源61的驱动,同速同步轮60带动同速带6转动;而加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加速带7及驱动加速带7转动的加速同步轮70,加速带7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转向吸嘴72,通过加速动力源71的驱动,加速同步轮70带动加速带7转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工作时,加速带7与同速带6都为匀速运动,加速同步轮70与加速带7中的“加速”两字并不是加速的意思,而是指加速带7的线速度快于同速带6的线速度。另外,同速动力源61与加速动力源71可以采用为一个动力源,只需通过传动机构控制同速同步轮60与加速同步轮70的线速比即可,这里的动力源可以为电机或者其他驱动机构。枕包袋5是通过同速带6上的定点吸嘴62与加速带7上的转向吸嘴72配合实现转向移送。具体地讲,枕包袋的转向移送工作是由同速带6下段上的定点吸嘴62与加速带7下段上的转向吸嘴72共同配合完成,因此同速带6的下段与加速带7的下段必须要左右并排设置,并且为了使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都产生负压从而吸住枕包袋,同速带6下段上的定点吸嘴62与加速带7下段上的转向吸嘴72都由负压机构8控制形成负压。其具体转向移送工作如下:如图3所示,正向放置的枕包袋5从枕包机的输送带1上输送过来,此时同速带6下段上最靠近枕包袋5的定点吸嘴62与加速带7下段上最靠近枕包袋的转向吸嘴72分别同时吸住枕包袋的左右两边(为了让转向吸嘴72在枕包袋上具有足够的移动位置,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左右错开,并且定点吸嘴62在前),同速带6与加速带7都匀速移动,只是同速带6的速度与枕包机的输送带1以及装盒机的输送格栅3的速度相匹配,这样刚好将枕包机的输送带与装盒机的输送格栅输送衔接起来,从而实现连续不断输送,而加速带7的速度快于同速带6的速度,这样转向吸嘴72慢慢超过同时吸住枕包袋的定点吸嘴62,由于转向吸嘴72吸着枕包袋,并且在位置上超越同时吸住枕包袋的定点吸嘴62,因此枕包袋在移送的过程中转过90°角度,即从正向放置转到侧向放置;当到达装盒机的输送格栅上方时,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同时消除负压,这样枕包袋就以侧向放置的姿态落入到装盒机的一个输送格栅内。上述是完成一个枕包袋的转向移送,要想连续不断地转向移送,就要保证在相隔一定时间,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出现在刚吸取枕包袋的位置时,两者必须要保持不变的距离(即图3中的a),为此,加速带7上相邻两个转向吸嘴72的间距要大于同速带6上相邻两个定点吸嘴62的间距,而两者的间距差用于消除枕包袋5转向所需要的距离(也就说相邻两个转向吸嘴72的间距—相邻两个定点吸嘴62的间距=枕包袋5本身转向所需要的距离),这样最开始吸取枕包袋的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相隔的间距(图3中的a)永远不变,由此保证了输送带1上的枕包袋能够被连续不断地输送。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的负压是由负压机构8控制形成的。如图2所示,负压机构8包括有负压腔体80以及使负压腔体80形成负压的负压源(负压源为真空泵或旋涡泵),负压腔体80包括有负压底板81,如图5所示,同速带6的下段与加速带7的下段都贴合于负压底板81底部,如图4所示,负压底板81上设有两列负压槽810,其中一列负压槽810将同速带6上对应的定点吸嘴62与负压腔体80连通,另一列负压槽810将加速带7上对应的转向吸嘴72与负压腔体80连通。负压源通过负压管84对负压腔体80抽真空,一列负压槽810正下方对应的一排定点吸嘴62产生负压,另一列负压槽810正下方对应的一排转向吸嘴72也产生负压,这样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吸住枕包袋5完成转向移送工作。当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完成转向并到达装盒机的输送格栅3上方时,由于此处正上方的负压底板81不再有负压槽810,因此位于此处的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与负压腔体80不再连通,这样定点吸嘴62与转向吸嘴72因不具有负压而使枕包袋5落到下方装盒机的输送格栅3内。另外,为了便于调节负压腔体的负压大小,本专利技术在负压腔体的负压侧板82上开设泄压口,并在负压侧板82上铰接有能挡住泄压口的挡板83。当真空负压过大时,转动挡板83,通过泄压口释放过大真空负压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吸嘴在枕包袋表面留下的凹印,保证产品包装效果。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满足不同厚度枕包袋的转向移送,本专利技术将支架2通过升降滑轨4可滑动地安装在牌坊10上。通过支架2在升降滑轨4的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枕包转向移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枕包转向移送装置,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同速移送机构与加速移送机构,所述同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同速带(6)及驱动同速带(6)转动的同速同步轮(60),所述加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加速带(7)及驱动加速带(7)转动的加速同步轮(70),所述同速带(6)的下段与加速带(7)的下段左右并排设置,所述同速带(6)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定点吸嘴(62),所述加速带(7)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转向吸嘴(72),所述同速带(6)下段上的定点吸嘴(62)与加速带(7)下段上的转向吸嘴(72)都由负压机构(8)控制产生负压。

【技术特征摘要】
1.枕包转向移送装置,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同速移送机构与加速移送机构,所述同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同速带(6)及驱动同速带(6)转动的同速同步轮(60),所述加速移送机构包括有加速带(7)及驱动加速带(7)转动的加速同步轮(70),所述同速带(6)的下段与加速带(7)的下段左右并排设置,所述同速带(6)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定点吸嘴(62),所述加速带(7)上沿带长等距设有若干个转向吸嘴(72),所述同速带(6)下段上的定点吸嘴(62)与加速带(7)下段上的转向吸嘴(72)都由负压机构(8)控制产生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包转向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8)包括有负压腔体(80)以及使负压腔体(80)形成负压的负压源,所述负压腔体包括有负压底板(81),所述同速带(6)的下段与加速带(7)的下段都置于负压底板(81)底部,所述负压底板(81)上设有两列负压槽(810),其中一列负压槽(8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益服李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希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