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平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431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平台装置,其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上半身操作平台和下半身移动平台,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连接在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上,通过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使得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实现移动;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还包括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及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在办公场合以及其他的平地性平台上有着同样的适用范围,可扩展性非常强。

Robot platform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bot platform device, comprising a frame, the frame body comprises upper and lower platform mobile platform, the upper platfo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on the mobile platform, mobile body through the mobile platform so that the robot platform device; the robot platform the motor drive device also comprises a body, a mobile platform the motor drive and the operation platform body and the lower connection, which is used to control the robot platform device. The robot platform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as the same application scope in the office occasions and other flat land platforms, and the expansibility is very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平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平台装置,适用于家庭陪伴、公共场合服务类机器人以及其他等需要娱乐、移动以及其他功能的机器人平台。
技术介绍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其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现代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用于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各类危险的工作。此外,随着人们对家庭和公共场合智能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器人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地,人们对外形可爱和移动有特点的机器人更加青睐。因此,研究一种外形可爱,且移动有特色的机器人平台用作家庭陪伴、公共场合服务以及工作需求的机器人变得越来越符合现在的发展需求。同时,作为一个移动平台可以作为其他应用的机器人的平台,拓展出不同的用处,会有极大的意义。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于开发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平台装置,以期满足现在机器人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平台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平台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包括骨架,所述表皮包裹住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骨架包括上半身操作平台和下半身移动平台,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连接在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上,通过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使得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实现移动;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还包括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及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动作。较佳地,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还包括呈动物外形的外壳和表皮,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骨架的外表面,所述表皮包裹住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较佳地,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固定框架、操作支撑架和至少两个操作装置,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的上端部设有一第一电机,所述操作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用于支撑所述外壳的头部,所述操作装置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侧。较佳地,每个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一运动电机,所述运动电机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上,所述运动电机的活动端依次串联多个第二电机。较佳地,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运动电机的输出轴在空间内呈90°夹角。较佳地,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还包括两个延伸固定支架,所述延伸固定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的两侧。较佳地,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包括至少两个腿部机构,每一所述腿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腿部支撑架,所述第三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的底端,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一连接支架与所述第四电机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腿部支撑架上,所述腿部支撑架置于地面,用于支撑整个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较佳地,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地面,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在空间内呈90°夹角。较佳地,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处于同一平面内。较佳地,所述腿部支撑架包括支撑柱和支撑脚掌,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可调节地连接在所述支撑脚掌上,使得所述支撑柱能够在所述支撑脚掌上调节相对位置。较佳地,所述支撑脚掌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支撑脚掌连接。较佳地,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后壳、头部壳体和左右操作壳体,所述前壳、所述后壳、所述头部壳体和所述左右操作壳体分别由若干模块拼成。较佳地,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上设有螺栓螺母的定位孔,所述前壳和后壳通过螺栓螺母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延伸固定支架连接。较佳地,所述延伸固定支架上还开设有若干U型槽,所述延伸固定支架通过所述U型槽实现相对于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的上下、左右的位置调节。较佳地,所述头部壳体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头部壳体通过所述固定孔连接至所述操作支撑架,由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头部壳体的运动。较佳地,所述左右操作壳体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的固定架连接,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电机控制所述左右操作壳体的运动。较佳地,所述骨架和所述外壳的各个部件上开设有若干打通的减重孔。较佳地,所述表皮包括毛发层和衬里,所述毛发层固定在所述衬里的表面,所述衬里的内部与所述外壳连接呈一体。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通过采用上半身操作平台和下半身移动平台的结构实现移动功能,并通过电机驱动器与上半身操作平台及下半身移动平台连接来控制机器人平台装置的动作。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在办公场合以及其他的平地性平台上有着同样的适用范围,可扩展性非常强。其作为一个移动平台,可以用作其他应用的机器人的平台,拓展出不同的用处,会有极大的意义。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骨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骨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上半身操作平台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上半身操作平台的操作平台固定框架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下半身移动平台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下半身移动平台的腿部支撑架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外壳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外壳的右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前壳与操作平台固定框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前壳与操作平台固定框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1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头部壳体安装至操作支撑架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表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骨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骨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上半身操作平台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上半身操作平台的操作平台固定框架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下半身移动平台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台装置中下半身移动平台的腿部支撑架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平台装置,其包括骨架、呈动物外形的外壳和表皮,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骨架的外表面,所述表皮包裹住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骨架包括上半身操作平台10和下半身移动平台20,这里的上半身操作平台10连接在下半身移动平台20上,通过下半身移动平台20使得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实现移动,例如双足行走等移动方式。同时,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还包括电机驱动器(图中未示),所述电机驱动器与上半身操作平台10及下半身移动平台2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动作。其中,上半身操作平台10包括操作平台固定框架11、操作支撑架12和至少两个操作装置。在操作平台固定框架11的上端部设有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器人平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上半身操作平台和下半身移动平台,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连接在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上,通过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使得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实现移动;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还包括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及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上半身操作平台和下半身移动平台,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连接在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上,通过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使得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实现移动;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还包括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及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还包括呈动物外形的外壳和表皮,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骨架的外表面,所述表皮包裹住所述外壳的外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固定框架、操作支撑架和至少两个操作装置,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的上端部设有一第一电机,所述操作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用于支撑所述外壳的头部,所述操作装置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一运动电机,所述运动电机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上,所述运动电机的活动端依次串联多个第二电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运动电机的输出轴在空间内呈90°夹角。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身操作平台还包括两个延伸固定支架,所述延伸固定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的两侧。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身移动平台包括至少两个腿部机构,每一所述腿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腿部支撑架,所述第三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固定框架的底端,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一连接支架与所述第四电机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腿部支撑架上,所述腿部支撑架置于地面,用于支撑整个所述机器人平台装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