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后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138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后行李箱,所述车辆的后行李箱包括: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外顶壁上设有挡水件;以及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两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舱,所述上箱体的后端与所述下箱体的后端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舱的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上设有密封圈,所述挡水件位于所述敞开口的前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能够防止水经后行李箱的顶部落入容纳舱内,防水性较好。

Vehicle and its rear lugg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and its trunk, the trunk of the vehicle including: the box, the box on the top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retaining piece; and a lower box, a lower en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box and the upper box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mited a cabin, the upper box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box under the rear end joint defines a receiving cabin opening, the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sealing ring, the retaining piece is positioned in the front of the opening. According to the boot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water after the luggage into the cabin to accommodate the top, waterproof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后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后行李箱。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很多新能源汽车采用框架式车身,由于框架式车身的驾驶室与后行李箱是独立的,存在后行李箱(后备箱)的安装不牢固,承载较低,密封性差等缺点,尤其是打开后行李箱盖时雨水会沿后行李箱的顶面落入后行李箱内,防水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水性较好的车辆的后行李箱。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后行李箱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后行李箱包括: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外顶壁上设有挡水件;以及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两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舱,所述上箱体的后端与所述下箱体的后端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舱的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上设有密封圈,所述挡水件位于所述敞开口的前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能够防止水经后行李箱的顶部落入容纳舱内,防水性较好。可选地,所述挡水件为挡水筋,所述挡水筋与所述上箱体的外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水筋的挡水方向为前后方向。可选地,所述挡水筋为弧形,所述挡水筋的中部向前凸出,所述挡水筋的左端与所述顶壁的左边沿相交且所述挡水筋的右端与所述顶壁的右边沿相交。可选地,所述上箱体的顶壁具有向下凹陷的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和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每个所述纵向加强筋均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相交。可选地,所述上箱体的内顶壁具有照明灯安装部以及衣帽钩安装部。可选地,所述下箱体的底壁具有向下凸出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凸包状,所述凸包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任一种。可选地,所述下箱体的底壁设有检修口,检修盖罩盖在所述检修口上,所述检修盖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下箱体的底壁上,所述检修盖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箱体的底壁卡接定位;所述下箱体的底壁设有用于放置维修工具的容纳槽,所述检修口邻近所述下箱体的前端设置且所述容纳槽邻近所述检修口的后端设置。可选地,还包括限位带,所述下箱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定位柱,所述限位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定位柱上,所述定位柱、所述限位带与所述下箱体的侧壁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灭火器的容纳空间。可选地,所述上箱体的下端具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具有安装通孔,所述上箱体的上端具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具有螺纹盲孔,螺钉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并螺接在所述螺纹盲孔内。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以及所述的后行李箱,所述上箱体的顶壁与所述车身的后围板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的底壁与所述车身的后横梁、中间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的前侧壁与所述车身的中间上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的后侧壁与所述车身的后端安装横梁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敞开口处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上箱体与下箱体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上箱体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下箱体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下箱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下箱体与检修盖的卡接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上箱体与下箱体的螺纹连接处的剖视示意图(螺钉未示出)。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上箱体的顶壁与车身的后围板支撑梁的安装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下箱体的底壁与车身的后横梁、中间横梁的安装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下箱体的前侧壁与所述车身的中间上横梁的安装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的下箱体的后侧壁与所述车身的后端安装横梁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后行李箱100,车身的后围板支撑梁201,车身的中间上横梁202,车身的后端安装横梁203,上箱体10,挡水件11,横向加强筋12,纵向加强筋13,第一翻边14,安装通孔141,第一安装部15,下箱体20,加强筋21,检修口22,容纳槽23,第二翻边24,螺纹盲孔241,第二安装部25,第三安装部26,第四安装部27,密封圈30,检修盖40,定位柱50,限位带60,容纳舱a,敞开口b,灭火器的容纳空间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12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后行李箱10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后行李箱100包括:上箱体10以及下箱体20,上箱体10的外顶壁上设有挡水件11,下箱体20的上端与上箱体10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舱a,上箱体10的后端与下箱体20的后端共同限定出容纳舱的敞开口b,敞开口b上设有密封圈30,挡水件11位于敞开口b的前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行李箱100,一方面通过在上箱体10的外顶壁上设置挡水件11以防止水经后行李箱100的顶部落入容纳舱a内,另一方面通过在敞开口b上设置密封圈30能够进一步防止水进入容纳舱a内,防水性较好。此外,在容纳舱内还可以放置垫毯(参见图2),垫毯位于下箱体20的内底壁上。如图3所示,挡水件11为挡水筋,挡水筋与上箱体10的外顶壁固定连接,挡水筋的挡水方向为前后方向。具体地,挡水筋为弧形,挡水筋的中部向前凸出,挡水筋的左端与顶壁的左边沿相交且挡水筋的右端与顶壁的右边沿相交。由此,挡水件11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挡水效果较好。在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上箱体10的顶壁具有向下凹陷的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12和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13,每个纵向加强筋13均与横向加强筋12相交。上箱体10的顶壁上的横向加强筋12沿前后方向延伸,纵向加强筋13沿左右方向延伸。由此,进一步增强了上箱体10的受力强度。在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横向加强筋12的个数为1个,纵向加强筋13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纵向加强筋13自左向右依次均布且多个纵向加强筋13均与该横向加强筋12相交。当然,本技术并不限于此,横向加强筋12的个数还可以是多个,如2个、3个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箱体10的内顶壁具有照明灯安装部(图中未示出)以及衣帽钩安装部(图中未示出)。由此,可以在照明灯安装部上安装照明灯以方便夜间使用,可以在衣帽钩安装部上安装衣帽钩以方便在后行李箱100内放置衣物。如图5所示,下箱体20的底壁具有向下凸出的加强筋21,加强筋21为凸包状,凸包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包括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六边形)中的任一种。由此,提高了下箱体20的强度,增强了下箱体20的承载性。参照图6和图7所示,下箱体20的底壁设有检修口22,检修盖40罩盖在检修口22上,检修盖40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下箱体20的底壁上,检修盖40的另一端与下箱体20的底壁卡接定位。结合图3所示,下箱体20的底壁设有用于放置维修工具的容纳槽23,检修口22邻近下箱体20的前端设置且容纳槽23邻近检修口22的后端设置。在图6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带60,下箱体20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定位柱50,限位带6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及其后行李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后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外顶壁上设有挡水件;以及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两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舱,所述上箱体的后端与所述下箱体的后端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舱的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上设有密封圈,所述挡水件位于所述敞开口的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后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外顶壁上设有挡水件;以及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两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舱,所述上箱体的后端与所述下箱体的后端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舱的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上设有密封圈,所述挡水件位于所述敞开口的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为挡水筋,所述挡水筋与所述上箱体的外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水筋的挡水方向为前后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筋为弧形,所述挡水筋的中部向前凸出,所述挡水筋的左端与所述顶壁的左边沿相交且所述挡水筋的右端与所述顶壁的右边沿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后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的顶壁具有向下凹陷的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和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每个所述纵向加强筋均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的内顶壁具有照明灯安装部以及衣帽钩安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的底壁具有向下凸出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凸包状,所述凸包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任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彦明段兴中刘隆旺高双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