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3436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4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该方法是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的:(1)池塘除淤消毒;(2)设施配备:①机电配置;②防逃装置;(3)培育基础饵料:(4)苗种投放;(5)饲养管理;(6)水质调控;(7)病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两种优质水产品的高效配套组合,有效提高水体、饲料利用率,提高产出投入比值,能显著提高池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值得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河蟹塘套养青虾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模式,只少量套养鳜鱼,主要是用于消灭野杂鱼,由于不是主养品种,平常养殖户在管理上并不太在意。但是桂平市水产养殖场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改革放养模式,在不减少河蟹放养数量的基础上,在河蟹塘中大胆进行归于的高密度套养,使河蟹和鳜鱼都取得了不俗的产量,经济效益可观。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可以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并且,由于河蟹、鳜鱼养殖环境基本相符,不需要增加配套设施,只要投放适量的大规格鳜鱼种,就可达到增收目的。但河蟹塘套养鳜鱼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水体、饲料利用率不高,产出投入比值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实现两种优质水产品的高效配套组合,有效提高水体、饲料利用率,提高产出投入比值,显著提高池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按照下述方式进行:(1)池塘除淤消毒:首先抽干池水,暴晒25-30天,然后用机械挖除池塘的淤泥,保持淤泥厚度5-19cm,并用挖泥机械推土整理成6只塘口,有效蓄水深度2m;整理完成后进水0.1米深,每亩用100-120kg生石灰加水全池泼浇消毒清塘,清塘后第五天注水至0.5m深;维修整平池埂,确保足够的浅水区域供河蟹摄食活动;(2)设施配备:①机电配置:每只塘口呈对角线分布配备水泵和叶轮式增氧机各2台,安装水泵的目的是促进池水循环流动;按0.3kw/亩的标准配备微孔增氧机,并在塘中设置条式曝气管,每只塘口配备1台投饵机,主要用于10月份后补充投喂草鱼饲料;②防逃装置:在每只塘口的四周坡面上侧用钙塑板设置高度为0.5m的河蟹防逃围栏;每只塘口在距池边10米远的地方设置高为1.2m、长60m、宽60m的塑料围网;早期放养的河蟹集中囤放于围网外侧,与苦草种植区域隔离开,避免其咬断苦草嫩芽,影响苦草的正常生长;(3)培育基础饵料:①种植水草前先每亩施加80-100公斤的腐熟蓄粪,3月中旬种植水草后再逐渐加注水,水深控制在30-40cm;5月初在网围内侧撒播苦草种子,每亩用种量为0.5kg;6月初和7月初各施用1次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kg/次;用于肥水促进水草生长;②水草种植结束后每亩投放2-3kg二冬龄的鲫鱼,目的是为鳜鱼提供丰富的鱼饵料且减少塘中水草的总量,减轻人工刈割水草的劳动强度和避免对河蟹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在4月初每亩投放活螺蛳450-550kg,目的是即作为河蟹的优质动物饵料,又起到吸收水体肥度,净化水质的作用;(4)苗种投放:①在3月份开始投放河蟹,规格为150-170只/kg,每亩投放400-500只;②5月份开始投放鳜鱼苗,规格为3-4cm,投放前先用3%的食盐水消毒5min,每亩套养80-100尾;(5)饲养管理:河蟹放养初期饲料为新鲜小鱼和颗粒饲料,中期为颗粒饲料搭配玉米、小麦、南瓜,后期为小鱼、颗粒料搭配青饲料;(6)水质调控:①注换新水:5-7天注水一次,15-2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20公分;②调水:调节水质pH值在7.5-8.5,从6月份开始,每15天使用1次微生物制剂调活水质;③增氧:从6月份开始开动增氧设备,同时开动水泵,每天开动时间为4-24h;(7)病害防治:5月底和9月底各用1次硫酸锌预防纤毛虫病;8月中旬和9月下旬各用1次二氧化氯消毒剂;从6月份开始每隔15天在鳜鱼饵料和蟹饲料中以饲料量的1%的量添加三黄粉和板蓝根,每次连续添加3~5天。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水泵功率为3kw,叶轮式增氧机功率为2.5kw。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水草品种为伊乐藻。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水草的种植方式为:采用切茎分段的方法,在每只塘口内设置的网围外侧和浅沟里扦插种植,行间距为2m,株距为0.5m,分布面积占全池面积的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饲料投喂时间为每天14时先投鳜鱼饵料,17时再投喂蟹饲料。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调节水质pH的方式是:采用生石灰,每半个月至一个月一次,每用量14-16kg。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的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的一种或几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混养模式新。以特种水产品种匹配混养,套养常规鱼种,可以立体利用水体空间,充分利用不同鱼种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既可净化水体,又可有效提高单位产量。2、经济效益高。由于河蟹、鳜鱼养殖环境基本相符,不需要增加配套设施,只要投放适量的大规格鳜鱼种,就可达到增收目的。采用混养模式大大降低了专塘高密度养殖发病率高的风险,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生态环境好。采用池塘中种植乐藻和增殖螺蛳,既可净化池塘水质,又可作为河蟹饲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养殖模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池塘除淤消毒:首先抽干池水,暴晒30天,然后用机械挖除池塘的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6cm,并用挖泥机械推土整理成6只塘口,有效蓄水深度2m;整理完成后进水0.1米深,每亩用120kg生石灰加水全池泼浇消毒清塘,清塘后第五天注水至0.5m深;清淤整理于3月初全部完工;(2)设施配备:①机电配置:每只塘口呈对角线分布配备功率为3kw的水泵和功率为2.5kw的叶轮式增氧机各2台,按0.3kw/亩的标准配备微孔增氧机,并在塘中设置条式曝气管,每只塘口配备1台投饵机;②防逃装置:在每只塘口的四周坡面上侧用钙塑板设置高度为0.5m的河蟹防逃围栏;每只塘口在距池边10米远的地方设置高为1.2m、长60m、宽60m的塑料围网;(3)培育基础饵料:①种植伊乐藻前先每亩施加90公斤的腐熟蓄粪,3月17日采用切茎分段的方法种植伊乐藻,在每只塘口内设置的网围外侧和浅沟里扦插种植,行间距为2m,株距为0.5m,分布面积占全池面积的2/3,种植后再逐渐加注水,水深控制在40cm;5月3日在网围内侧撒播苦草种子,每亩用种量为0.5kg;6月5日和7月3日各施用1次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kg/次;②伊乐藻种植结束后每亩投放3kg二冬龄的鲫鱼;在4月4日每亩投放活螺蛳500kg;(4)苗种投放:①在3月1日开始投放河蟹,规格为170只/kg,每亩投放500只;②5月3日开始投放鳜鱼苗,规格为3cm,投放前先用3%的食盐水消毒5min,每亩套养100尾;(5)饲养管理:河蟹放养初期饲料为新鲜小鱼和颗粒饲料,中期为颗粒饲料搭配玉米、小麦、南瓜,后期为小鱼、颗粒料搭配青饲料;投喂时间为每天14时先投鳜鱼饵料,17时再投喂蟹饲料。(6)水质调控:①注换新水:5-7天注水一次,15天-2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20公分;②调水:采用生石灰调节水质pH值在8.0,每半个月至一个月一次,每用量14-16kg,从6月1日开始,每15天使用1次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的一种或几种;③增氧:从6月1日开始开动增氧设备,同时开动水泵,6月份每天开动时间为4h,7月份为8h,8月份为12h,9月份为24h,10月份为22h,11月份为8h;(7)病害防治:5月26日和9月25日各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除淤消毒:首先抽干池水,暴晒25‑30天,然后用机械挖除池塘的淤泥,保持淤泥厚度5‑19cm,并用挖泥机械推土整理成6只塘口,有效蓄水深度2m;整理完成后进水0.1米深,每亩用100‑120kg生石灰加水全池泼浇消毒清塘,清塘后第五天注水至0.5m深;(2)设施配备:①机电配置:每只塘口呈对角线分布配备水泵和叶轮式增氧机各2 台,按0.3kw/亩的标准配备微孔增氧机,并在塘中设置条式曝气管,每只塘口配备1台投饵机;②防逃装置:在每只塘口的四周坡面上侧用钙塑板设置高度为0.5 m的河蟹防逃围栏;每只塘口在距池边10 米远的地方设置高为1.2 m、长60 m、宽60 m的塑料围网;(3)培育基础饵料:①种植水草前先每亩施加80‑100公斤的腐熟蓄粪,3月中旬种植水草后再逐渐加注水,水深控制在30‑40cm;5月初在网围内侧撒播苦草种子,每亩用种量为0.5kg;6月初和7月初各施用1 次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 kg/ 次;②水草种植结束后每亩投放2‑3kg二冬龄的鲫鱼;在4月初每亩投放活螺蛳450‑550kg;(4)苗种投放:①在3月份开始投放河蟹,规格为150‑170只/kg,每亩投放400‑500只;②5月份开始投放鳜鱼苗,规格为3‑4cm,投放前先用3%的食盐水消毒5min,每亩套养80‑100尾;(5)饲养管理:河蟹放养初期饲料为新鲜小鱼和颗粒饲料,中期为颗粒饲料搭配玉米、小麦、南瓜,后期为小鱼、颗粒料搭配青饲料;(6)水质调控:①注换新水:5‑7天注水一次,15‑2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20公分;②调水:调节水质pH值在7.5‑8.5,从6 月份开始,每15 天使用1 次微生物制剂;③增氧:从6月份开始开动增氧设备,同时开动水泵,每天开动时间为4‑24h;(7)病害防治:5月底和9月底各用1 次硫酸锌预防纤毛虫病;8月中旬和9 月下旬各用1 次二氧化氯消毒剂;从6月份开始每隔15 天在鳜鱼饵料和蟹饲料中以饲料量的1%的量添加三黄粉和板蓝根,每次连续添加3~5 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除淤消毒:首先抽干池水,暴晒25-30天,然后用机械挖除池塘的淤泥,保持淤泥厚度5-19cm,并用挖泥机械推土整理成6只塘口,有效蓄水深度2m;整理完成后进水0.1米深,每亩用100-120kg生石灰加水全池泼浇消毒清塘,清塘后第五天注水至0.5m深;(2)设施配备:①机电配置:每只塘口呈对角线分布配备水泵和叶轮式增氧机各2台,按0.3kw/亩的标准配备微孔增氧机,并在塘中设置条式曝气管,每只塘口配备1台投饵机;②防逃装置:在每只塘口的四周坡面上侧用钙塑板设置高度为0.5m的河蟹防逃围栏;每只塘口在距池边10米远的地方设置高为1.2m、长60m、宽60m的塑料围网;(3)培育基础饵料:①种植水草前先每亩施加80-100公斤的腐熟蓄粪,3月中旬种植水草后再逐渐加注水,水深控制在30-40cm;5月初在网围内侧撒播苦草种子,每亩用种量为0.5kg;6月初和7月初各施用1次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kg/次;②水草种植结束后每亩投放2-3kg二冬龄的鲫鱼;在4月初每亩投放活螺蛳450-550kg;(4)苗种投放:①在3月份开始投放河蟹,规格为150-170只/kg,每亩投放400-500只;②5月份开始投放鳜鱼苗,规格为3-4cm,投放前先用3%的食盐水消毒5min,每亩套养80-100尾;(5)饲养管理:河蟹放养初期饲料为新鲜小鱼和颗粒饲料,中期为颗粒饲料搭配玉米、小麦、南瓜,后期为小鱼、颗粒料搭配青饲料;(6)水质调控:①注换新水: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江夏种养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