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46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包括前盖和后盖,前盖包括前支撑板、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上前侧面板与前支撑板的上端垂直连接,下前侧面板与前支撑板的下端垂直连接,前支撑板、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的内侧表面形成与服务器前端部的上下两侧钣金件表面配合的凹槽一;后盖包括后支撑体、上侧面板Ⅰ、下侧面板Ⅱ,上侧面板Ⅰ与后支撑体的上端垂直连接,下侧面板Ⅱ与后支撑体的下端垂直连接,后支撑体、上侧面板Ⅰ、下侧面板Ⅱ的内侧形成与服务器的端部配合的凹槽二,后支撑体的右下方设有电源通道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服务器在进行机械冲击测试时服务器机箱不被损坏,模拟服务器在出货时在包装箱内的状态,测试试验更加严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迅速发展,服务器越来越多的承担了主要角色,比如NF5280M5服务器,服务器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振动,冲击等机械力的作用,为了保证出货时服务器的性能满足要求,在服务器出货前需进行机械冲击测试,而服务器的三轴六面并不能裸机测试,否则会对服务器的部件造成损坏,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治具,模拟服务器出货时在包装箱内的状态,保护服务器的机箱不会因机械力的作用而损坏。说明书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保证服务器在进行机械冲击测试时可以保护服务器机箱不被损坏,并且是模拟服务器在出货时在包装箱内的状态,使测试试验更加严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包括前支撑板、前侧面板,前侧面板包括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所述上前侧面板与前支撑板的上端垂直连接,下前侧面板与前支撑板的下端垂直连接,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平行设置,所述前支撑板、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的内侧表面形成与服务器前端部的上下两侧钣金件表面配合的凹槽一,通过凹槽一固定服务器前端部的钣金件;所述后盖包括后支撑体、上侧面板Ⅰ、下侧面板Ⅱ,所述上侧面板Ⅰ与后支撑体的上端垂直连接,下侧面板Ⅱ与后支撑体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后支撑体、上侧面板Ⅰ、下侧面板Ⅱ的内侧形成与服务器的端部配合的凹槽二,所述后支撑体的右下方设有电源通道孔。所述凹槽一的截面形状为“U”型。所述“U”型凹槽一的上部开口位置的宽带大于底部的宽度。所述后盖的内表面右上方设有一定位槽Ⅰ,所述后盖的上侧面板Ⅰ上设有定位槽Ⅱ和定位槽Ⅲ,所述定位槽Ⅱ、定位槽Ⅲ分别贯穿到上侧面板Ⅰ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槽Ⅰ、定位槽Ⅱ、定位槽Ⅲ分别用于固定服务器箱体的钣金件。所述电源通道孔的左上角与后支撑体面接触的位置设有支撑槽Ⅰ,所述后盖内表面的左上角设有支撑槽Ⅲ,所述后盖内表面上在支撑槽Ⅰ与支撑槽Ⅲ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槽Ⅱ,所述支撑槽Ⅰ、支撑槽Ⅱ、支撑槽Ⅲ分别用于支撑服务器下端的后窗钣金件。所述电源通道孔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为了保证服务器出货时的性能满足要求,避免服务器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力而损坏的问题,需要对服务器进行出货前的机械冲击测试,而在测试过程中为了避免机械冲击力直接施加在服务器上,进行机械冲击测试时在服务器的前后两端分别套入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冲击治具,保护服务器在测试过程不会因机械冲击力直接对服务器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是模拟服务器在出货时在包装箱内的状态,使测试试验更加严谨。2.凹槽一的截面形状为“U”型,所述“U”型凹槽一的上部开口位置的宽带大于底部的宽度,便于服务器的取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前盖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前盖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后盖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后盖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后盖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包括前盖1和后盖2,所述前盖1包括前支撑板11、前侧面板12,前侧面板12包括上前侧面板121、下前侧面板122,所述上前侧面板121与前支撑板11的上端垂直连接,下前侧面板122与前支撑板11的下端垂直连接,上前侧面板121、下前侧面板122平行设置,所述前支撑板11、上前侧面板121、下前侧面板122的内侧表面形成与服务器前端部的上下两侧钣金件表面配合的凹槽一13,通过凹槽一13固定服务器前端部的钣金件。所述凹槽一13的截面形状为“U”型。所述“U”型凹槽一13的上部开口位置的宽带大于底部的宽度,便于服务器的取放。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后盖2包括后支撑体21、上侧面板Ⅰ22、下侧面板Ⅱ23,所述上侧面板Ⅰ22与后支撑体21的上端垂直连接,下侧面板Ⅱ23与后支撑体21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后支撑体21、上侧面板Ⅰ22、下侧面板Ⅱ23的内侧形成与服务器的端部配合的凹槽二,所述后支撑体21的右下方设有一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圆形、椭圆形的电源通道孔24。如图5所示,所述后盖2的内表面右上方设有一定位槽Ⅰ20,所述后盖2的上侧面板Ⅰ22上设有定位槽Ⅱ25和定位槽Ⅲ26,所述定位槽Ⅱ25、定位槽Ⅲ26分别贯穿到上侧面板Ⅰ22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槽Ⅰ20、定位槽Ⅱ25、定位槽Ⅲ26分别用于固定服务器箱体的钣金件。如图5所示,所述电源通道孔24的左上角与后支撑体面接触的位置设有支撑槽Ⅰ27,所述后盖2内表面的左上角设有支撑槽Ⅲ29,所述后盖2内表面上在所述支撑槽Ⅰ27及所述支撑槽Ⅲ29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槽Ⅱ28,所述支撑槽Ⅰ27、支撑槽Ⅱ28、支撑槽Ⅲ29分别用于支撑服务器下端的后窗钣金件。利用本专利技术对服务器进行机械冲击测试的操作过程是:将服务器的前端与本专利技术的前盖安装配合好,利用凹槽一13将服务器前端部的钣金件配合定位准确。电源插口与电源通道孔位置配合好。将服务器的后端与本专利技术的后盖安装配合好,使得后盖上的定位槽Ⅰ20、定位槽Ⅱ25、定位槽Ⅲ26分别与服务器箱体后部的钣金件定位配合准确。同时将后盖位置的支撑槽Ⅰ、支撑槽Ⅱ、支撑槽Ⅲ分别与服务器下端的后窗钣金件安装配合准确,避免在冲击测试时服务器的外围塑料壳体、前端部的钣金件、服务器箱体后部的钣金件以及服务器下端的后窗钣金件与外部直接接触受到冲击损坏,从而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出厂的产品质量。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其特征是,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包括前支撑板、前侧面板,前侧面板包括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所述上前侧面板与前支撑板的上端垂直连接,下前侧面板与前支撑板的下端垂直连接,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平行设置,所述前支撑板、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的内侧表面形成与服务器前端部的上下两侧钣金件表面配合的凹槽一,通过凹槽一固定服务器前端部的钣金件;所述后盖包括后支撑体、上侧面板Ⅰ、下侧面板Ⅱ,所述上侧面板Ⅰ与后支撑体的上端垂直连接,下侧面板Ⅱ与后支撑体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后支撑体、上侧面板Ⅰ、下侧面板Ⅱ的内侧形成与服务器的端部配合的凹槽二,所述后支撑体的右下方设有电源通道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其特征是,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包括前支撑板、前侧面板,前侧面板包括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所述上前侧面板与前支撑板的上端垂直连接,下前侧面板与前支撑板的下端垂直连接,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平行设置,所述前支撑板、上前侧面板、下前侧面板的内侧表面形成与服务器前端部的上下两侧钣金件表面配合的凹槽一,通过凹槽一固定服务器前端部的钣金件;所述后盖包括后支撑体、上侧面板Ⅰ、下侧面板Ⅱ,所述上侧面板Ⅰ与后支撑体的上端垂直连接,下侧面板Ⅱ与后支撑体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后支撑体、上侧面板Ⅰ、下侧面板Ⅱ的内侧形成与服务器的端部配合的凹槽二,所述后支撑体的右下方设有电源通道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试验用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凹槽一的截面形状为“U”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服务器机械冲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鑫张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