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安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428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继电器安装架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多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钩孔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限位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通用性好、装配可靠且环境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安装座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安装座。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继电器安装座存在以下问题:1.继电器安装座的通用性差,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只能适用一种继电器安装,继电器安装座生产的模具成本高;2.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结构共用进线端与出线端,接线结构的接线可靠性低,接线结构接线易松动,影响继电器的正常使用;3.继电器安装座对安装环境的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用性好、装配可靠且环境适应性强的继电器安装座。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多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钩孔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限位凸台。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两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分别是第一钩孔121以及设置在第一钩孔121上方的第二钩孔122,第一钩孔121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123,第二钩孔122下侧位于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之间设置第二限位凸台123。优选的,所述第二钩孔122设置在第一钩孔121上方偏向一侧,第一钩孔121的轴线与第二钩孔122的轴线平行,第一钩孔121下侧设置方形的第一限位凸台123,第二钩孔122下侧位于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之间设置弧形的第二限位凸台124,第二限位凸台124包括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二平面。优选的,所述第二钩孔122位于第一钩孔121上方,第一钩孔121的轴线与第二钩孔122的轴线重合,第一钩孔121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123,第二钩孔122下侧位于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之间设置弧形的第二限位凸台124,第二限位凸台124包括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二平面。优选的,所述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两侧各设有一块挂钩限位板125,两块挂钩限位板125的间距≥第一钩孔121的宽度,且两块挂钩限位板125的间距≥第二钩孔122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第二钩孔122平行设置在第一钩孔121一侧,第二钩孔122的下侧面高于第一钩孔121的下侧面,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两侧均设置挂钩限位板125,第一钩孔121两侧的挂钩限位板125的间距≥第一钩孔121的宽度,第二钩孔122两侧的挂钩限位板125的间距≥第二钩孔122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接线结构11,接线结构11包括接线槽以及设置在接线槽内的接触结构。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接线结构11,接线结构11的接触结构包括接触板1141以及设置在接触板1141中部的连接杆1144,接触板1141包括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相连的进线端以及与外电路相连的出线端,进线端和出线端上均设置压线瓦垫1142以及与压线瓦垫1142配合使用的压线螺钉1143。优选的,所述继电器支撑板2的一对内角处设置安装孔23,继电器支撑板2下侧中部设置与安装轨道配合的安装槽,安装槽一侧设置卡紧凸台22,另一侧设置与卡紧凸台22配合使用与继电器支撑板2弹性连接的卡紧件21。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与接线结构11配合的盖板115,继电器支撑板2上侧设置与继电器的底部结构配合的继电器限位筋。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第一面板设置多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一个钩孔与一种继电器的挂钩配合,从而实现一个继电器安装座适用多种继电器的安装,提高本技术继电器安装座的通用性;所述钩孔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限位凸台,使继电器的挂钩与继电器安装座的钩孔紧密配合,避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继电器晃动或外电路导线松动,使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不可靠,影响继电器的正常使用。此外,所述接触板114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进线端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配合,出线端与外电路配合,避免因继电器安装座的进线松动或出线松动,而导致接线结构整体松动的情况发生,提高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可靠性;所述继电器支撑板的第二面板上设置与继电器的底部结构配合的继电器限位筋,进一步提高继电器安装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继电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继电器安装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继电器安装座的第三个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的I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挂钩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继电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7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多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钩孔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限位凸台。现有的继电器安装座通用性差,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只能适用于一种继电器的安装,继电器安装座生产模具成本高,不利于节约成本,而且也为用户采购和使用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包括继电器安装架,继电器安装架的第一面板上设置多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一个继电器安装座的钩孔与一种继电器的挂钩配合,从而实现一个继电器安装座适用多种继电器的安装,而且钩孔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限位凸台,使继电器的挂钩与继电器安装座的钩孔紧密配合,避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继电器晃动,使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不可靠,影响继电器的正常使用。如图8所示,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继电器安装座的钩孔配合的挂钩,挂钩包括水平部101以及与水平部101直角连接的竖直部102。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直角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接线结构11,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继电器支撑板2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两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分别是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钩孔121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123,第二钩孔121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124;所述第一钩孔121的宽度与继电器的挂钩的水平部101的宽度匹配,第二钩孔122的宽度与继电器的挂钩的水平部101的宽度匹配,挂钩稳定的定位在第一钩孔121或第二钩孔122中,使继电器装配更加稳定可靠。如图1和2所示,为本技术的钩孔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钩孔122设置在第一钩孔121右上方,第二钩孔122的轴线与第一钩孔121的轴线平行;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钩孔121下侧设置方形的第一限位凸台123,第一限位凸台123的上侧面与第一钩孔121的下侧面平齐,第二钩孔122下侧位于第二钩孔122和第一钩孔121中间设置弧形的第二限位凸台124,第二限位凸台124包括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二平面。如图3和4所示,为本技术的钩孔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所述第二钩孔122设置在第一钩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继电器安装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多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钩孔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限位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多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钩孔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限位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两个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钩孔,分别是第一钩孔(121)以及设置在第一钩孔(121)上方的第二钩孔(122),第一钩孔(121)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123),第二钩孔(122)下侧位于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之间设置第二限位凸台(1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孔(122)设置在第一钩孔(121)上方偏向一侧,第一钩孔(121)的轴线与第二钩孔(122)的轴线平行,第一钩孔(121)下侧设置方形的第一限位凸台(123),第二钩孔(122)下侧位于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之间设置弧形的第二限位凸台(124),第二限位凸台(124)包括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二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孔(122)位于第一钩孔(121)上方,第一钩孔(121)的轴线与第二钩孔(122)的轴线重合,第一钩孔(121)下侧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123),第二钩孔(122)下侧位于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之间设置弧形的第二限位凸台(124),第二限位凸台(124)包括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的第二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孔(121)和第二钩孔(122)两侧各设有一块挂钩限位板(125),两块挂钩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喜雷夏学志毛承辉胡建国徐胜国肖体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