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玉专利>正文

热动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235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热动联供系统,属于热电冷联供和热泵技术领域。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溶液循环流程;动力机分别有新汽通道和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通过排汽通道向发生器提供低温热负荷,动力机通过第一蒸汽通道向吸收器提供蒸汽,第二发生器有高温热介质通道、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有被加热介质通道、冷凝器有冷却介质通道分别与外部连通,发生器和冷凝器分别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动联供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电冷联供与吸收式热泵

技术介绍
:蒸汽动力装置中,动力机排汽与环境之间温差虽小,但热量巨大,冬季时节尤甚,蒸汽动力装置排放的低压乏汽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往往难以利用;以煤为燃料的蒸汽动力装置,燃气与动力循环蒸汽之间存在难以有效利用的传热温差,导致热动联供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率不高,并对清洁能源在热动联供系统中的利用带来一定限制。本专利技术以热能高效利用为前提,以充分利用动力机排汽或低压蒸汽与环境之间温差为核心,兼顾提升动力机工作安全性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并考虑适应热动联供系统中清洁能源的利用,提出以动力机末端排汽或低压抽汽为低温热源并结合吸收式热泵技术的系列热动联供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要提供热动联供系统,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分项阐述如下: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2.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4.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5.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7.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供热器,发生器增设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供热器和发生器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9.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动联供系统

【技术保护点】
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动力机(10)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排汽通道与吸收器(3)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6)和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3)连通,吸收器(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第二吸收器(4)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8)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3)和第二吸收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7 CN 2016105226215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动力机(10)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排汽通道与吸收器(3)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6)和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3)连通,吸收器(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第二吸收器(4)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8)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3)和第二吸收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2.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动力机(10)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吸收器(3)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6)和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3)连通,吸收器(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第二吸收器(4)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8)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3)和第二吸收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动力机(10)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排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吸收器(3)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6)和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3)连通,吸收器(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第二吸收器(4)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8)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3)和第二吸收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4.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动力机(10)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发生器(1)连通之后发生器(1)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0)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吸收器(3)连通,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6)和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3)连通,吸收器(3)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第二吸收器(4)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8)与发生器(1)连通,发生器(1)还有蒸汽通道与冷凝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3)和第二吸收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5.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1)增设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2)、溶液热交换器(8)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三发生器(11)连通,第三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3)与吸收器(3)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1)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6)和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6)、溶液热交换器(8)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三发生器(11)连通,第三发生器(11)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3)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1)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7.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6)和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泵(6)和溶液热交换器(8)与第三发生器(11)连通,第三发生器(11)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2)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3)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3)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1)再有冷凝液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1)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供热器,发生器(1)增设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2)、溶液热交换器(8)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三发生器(11)连通,第三发生器(1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3)与吸收器(3)连通,将第二发生器(2)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1)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1)再有冷凝液管路经供热器(14)和发生器(1)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1)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4)连通,供热器(1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