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33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空调待机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提供的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中室内机侧控制电路的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电源零线与通信线路之间;室外机侧控制电路中第二继电器的一端与通信线路连接,另一端中常闭触点分别与第一整流模块的一个输入端和室内机侧的信号收/发端连接,常开触点与信号收/发端连接;第一整流模块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源火线连接,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电源连接;第三继电器的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另一端与信号收/发端连接。同时,提供的空调器中设置有上述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控制空调室外机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或正常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开机时,室内机主控板和室外机主控板均得电才能保证空调正常工作。室内机可以配置为解析用户的控制指令,如遥控器或线控器等设备输出的开关机、运行模式、风速或温度等信息,并将控制指令传递至室外机,室外机依据接收到控制指令控制压缩机、室外风机、四通阀、电子膨胀阀等器件动作。空调关机时,室外机的压缩机、风机等器件不需要工作,但是常规空调控制方法中在空调关机时室外机一直处于待机状态,随时等待室内机发送的控制指令,这将会大大增加空调的待机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空调待机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及空调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包括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和室外机侧控制电路;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室外机侧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整流模块和第一开关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电源零线与通信线路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端与通信线路连接,另一端中常闭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一个输入端和室内机侧的信号收/发端连接,常开触点与所述信号收/发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源火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收/发端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室外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所述第一光耦中发光器与室外机侧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受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入端连接,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光耦中受光器与室外机侧的信号发送端连接,发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室外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回路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滤波回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阴极与所述第一光耦中受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串联于所述常开触点与第一二极管阳极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与常开触点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电源和第二整流模块;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火线和电源零线连接,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继电器、第三光耦和第四光耦;所述第四继电器的一端与电源火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中受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中受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的发光器与室内机侧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四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出端与通信线路连接,受光器与室内机侧的信号发送端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阴极与所述通信线路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限流回路和稳压回路;所述限流回路包括并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稳压回路包括第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和第三电容;所述限流回路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光耦中受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阳极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负极与电源零线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滤波回路;所述第二滤波回路包括第四电阻、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中受光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中受光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中受光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通信线路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室外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中受光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通过对多个继电器的进行时序控制,可以实现在空调状态参数满足预设的唤醒条件时控制室内机给室外机通电,使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在室外机的继电器断开,实现在空调状态参数满足预设的休眠条件时对室外机断电,使其进入休眠状态。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在不需要空调室外机工作时可以控制室外机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在需要启动空调室外机时可以控制室外机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空调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室外机侧控制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室内机侧控制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空调能耗主要包括室内机能耗和室外机能耗,而在空调正常运行过程中,并不需要室外机实时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在空调开机状态下,控制室外机一直处于待机状态,必然会增加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该电路可以在不需要室外机的压缩机运转时,控制其进入休眠状态,即控制室外机处于断电状态,从而降低空调能耗。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和室外机侧控制电路。室内机侧控制电路设置在空调室内机内,分别与电源和空调室内机的主控板连接,可以向该主控板供电。室外机侧控制电路设置在空调室外机侧,分别与电源和空调室外机的主控板连接,可以在室外机侧控制电路的触发下向该主控板供电。具体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继电器,该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电源零线与通信线路中。本实施例中通信线路指的是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之间的通信信号传输线路。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室内机侧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四继电器,该第四继电器的一端与电源火线连接,另一端与室内机侧的信号收/发端连接。室外机侧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整流模块和第一开关电源。其中,第二继电器的一端与通信线路连接,另一端中常闭触点分别与第一整流模块的一个输入端和室内机侧的信号收/发端连接,常开触点与室内机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和室外机侧控制电路;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室外机侧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整流模块和第一开关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电源零线与通信线路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端与通信线路连接,另一端中常闭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一个输入端和室内机侧的信号收/发端连接,常开触点与所述信号收/发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源火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收/发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和室外机侧控制电路;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室外机侧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一整流模块和第一开关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电源零线与通信线路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端与通信线路连接,另一端中常闭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一个输入端和室内机侧的信号收/发端连接,常开触点与所述信号收/发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源火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收/发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所述第一光耦中发光器与室外机侧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受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入端连接,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光耦中受光器与室外机侧的信号发送端连接,发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回路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滤波回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阴极与所述第一光耦中受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串联于所述常开触点与第一二极管阳极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与常开触点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耦中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电源和第二整流模块;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火线和电源零线连接,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电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侧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继电器、第三光耦和第四光耦;所述第四继电器的一端与电源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英赵希凤程绍江禚百田张锐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