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楝种子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091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楝种子干燥装置,其包括太阳能辅助部、电加热部、干燥部;其中太阳能辅助部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板、支架Ⅰ、集汽桶、汇汽缸、管路,电加热部包括风机、汇风三通、软管、电加热器、送风管,干燥部包括干燥塔、进料斗、支架Ⅱ、流量调节板、集料池、斗提机;本装置采用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阵列,经二级汇气,作为干燥辅助热源,可有效降低能耗,清洁环保;采用热风错流加缓苏循环的烘干工艺,能满足印楝种子低温干燥的工艺要求,防止印楝素逸出,干燥质量稳定均匀,干燥装置结构合理,操控方便。

A seed drying device for neem seed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em seed dr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olar assisted electric heating drying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department, which includes; solar assisted solar air collector plate and the bracket, I set steam barrel, exchange cylinder, pipeline, electric heating part comprises a fan, air hose, sink three, electric heater and the air supply pipe, drying part comprises a drying tower, feeding hopper, frame II, a flow adjusting plate, aggregate pool, bucket elevator; the device adopts a solar air collector array, through the two stage gas exchange, drying as the auxiliary heat sour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lean environment; using hot air cross flow drying process with the tempering cycl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ow temperature drying technology of neem seed, to prevent the escape of azadirachtin, the drying quality is stable and uniform drying device,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楝种子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太阳能为辅助能源的印楝种子干燥装置,属于林产品初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印楝是一种耐旱性很强的多用途乔木树种。印楝果种是制备无公害生物农药的重要原料,其对防止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和食品、保障食品安全,增进人类健康有着积极功用。印楝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引种我国,已在云南、四川、海南推广种植,面积已达十多万亩,发展潜力很大。印楝果为表面光滑的浆果。印楝种子是脱去外果皮,洗除果肉后留下的果核。种子长约1.0~2.0厘米,宽约0.5~1.0厘米,印楝种子的外壳(内果皮)需在干燥后方能去除,从而获得工业原料种仁。印楝种子初加工干燥作业,目前多采用晾干法,存在场地占用大,时间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干燥质量不均匀稳定等因素制约。印楝种仁中的印楝素不能受高温作用,否则易挥发,因此也不能采用干燥温度大的高温干燥装置。针对于此,本技术以太阳能为辅助能源,串接电加热能源,采用立式干燥塔,对印楝种子进行低温干燥,能为印楝种子加工干燥作业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装备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印楝初加工中印楝种子的干燥问题,提供一种以太阳能为辅助能源的印楝种子干燥装置;该装置以太阳能空气集热板提供辅助能源,串接电加热能源,采用立式塔型干燥器,构成错流热交换工艺,可在低温条件下有效干燥印楝种子,结构合理,操作可控方便,节能,环境友好,干燥质量良好。本技术包括包括太阳能辅助部、电加热部、干燥部;其中太阳能辅助部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板、支架Ⅰ、集汽桶、汇汽缸、管路,电加热部包括风机、汇风三通、软管、电加热器、送风管,干燥部包括干燥塔、进料斗、支架Ⅱ、流量调节板、集料池、斗提机,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铺设在支架上形成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阵列,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通过管道与2个以上的集汽桶相连,集汽桶与汇汽缸通过管路法兰连接,汇汽缸通过管路与汇风三通的进风端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阀门Ⅰ,汇风三通的另一端为新风进口,其上设置有阀门Ⅱ,汇风三通的出风端与风机进风口连接,风机出风口通过软管与电加热器相连;干燥塔通过支架Ⅱ固定在地面上,干燥塔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且共轴,外筒和内筒的筒壁上开有孔,进料斗安装在干燥塔顶端,流量调节板一端设置在干燥塔底端的出料口上,其上设置有调节阀,流量调节板另一端设置在集料池上且与其连通,集料池出料口通过斗提机与进料斗连通,电加热器通过管道与干燥塔的内筒底部连通。所述电加热器与内筒连接的官道上设置有阀门Ⅲ,阀门Ⅲ为蝶阀;阀门Ⅰ为蝶阀。所述风机采用中低压离心风机,风量1000~3000m3/h,风压200~400pa。所述电加热器由10根以上的电加热管组成,功率为25-35kw。所述干燥塔的内筒、外筒均是由孔板卷制而成横截面为圆形的筒,筒壁上开圆孔,孔隙率30-40%,孔径φ4-6mm。本技术装置还包括常规电控装置,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控制;在汇风三通的进风端管道上、电加热器出风管道上、外筒和内筒间设置有热电偶传感器,监测的数据供烘干工艺参照,由可控硅无级调功控制电加热器加热功率。斗提机将集料池内的物料提至进料斗后,在重力作用下,物料沿着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夹层由上而下移动,热空气则由内筒下部吹入,穿过内筒壁上的孔进入外筒的物料层,对物料进行烘干,然后再穿过外筒壁上的孔排出干燥塔外。热风为水平方向吹,物料在垂直方向移动,两者互成90°角,构成错流式烘干工艺。物料层向下移动速度由干燥塔出口处的流量调节板上的调节阀控制,流出的物料进入集料池后再被斗提机提升的过程也是缓苏的过程,能有效提高烘干质量和效率,干燥→出料→缓苏→再干燥,直至含水率达标(≤12%)。本装置采用错流式干燥+缓苏的技术方案,以太阳能为辅助能源,使物料在干燥过程得以流动、交错、缓苏,从而达到低温干燥的工艺要求,有效保证了干燥质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干燥温度可控可调,节能,环境友好,能适应不同含水批次的物料,保证干燥质量,既满足低温干燥加工工艺要求,防止印楝素逸出,又操控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太阳能辅助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加热部结构示意图;A图为侧视图;B图为俯视图;图4为干燥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空气集热板,2-支架Ⅰ,3-集汽桶,4-汇汽缸,5-管路,6-阀门Ⅰ;7-风机,8-新风进口,9-汇风三通,10-软管,11-电加热器,12-阀门Ⅲ,13-外筒,14-内筒,15-进料斗,16-挂索,17-支架Ⅱ,18-流量调节板,19-集料池,20-斗提机;21-阀门Ⅱ,22-调节阀,23-干燥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印楝种子干燥装置包括太阳能辅助部、电加热部、干燥部;其中太阳能辅助部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板1、支架Ⅰ2、集汽桶3、汇汽缸4、管路5,电加热部包括风机7、汇风三通9、软管10、电加热器11、送风管12,干燥部包括干燥塔23、进料斗15、支架Ⅱ17、流量调节板18、集料池19、斗提机20,太阳能空气集热板1铺设在支架2上形成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阵列,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通过黑胶管与4个的集汽桶3相连,集汽桶3与汇汽缸4通过管路法兰连接,汇汽缸4通过管路5与汇风三通9的进风端连接,管路5上设置有阀门Ⅰ6,汇风三通9的另一端为新风进口8,其上设置有阀门Ⅱ21,汇风三通9的出风端与风机7进风口连接,风机7出风口通过软管10与电加热器11相连;干燥塔包括外筒13和内筒14,内筒,14设置在外筒13内且共轴,内筒14下端与地面用膨胀螺栓固联,上端由挂索16与外筒13连接,外筒13在其重心处通过外耳与支架17螺栓连接支撑,外筒13和内筒14的筒壁上开有圆孔,进料斗15安装在干燥塔顶端,流量调节板18一端设置在干燥塔底端的出料口上,其上设置有调节阀22,流量调节板18另一端设置在集料池19上且与其连通,集料池19出料口通过斗提机20与进料斗15连通,电加热器通过管道与干燥塔的内筒底部连通;其中太阳能空气集热板1是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板,每块板面积约为2m2,两两串联再并联而成,选用面积24m2,安装倾角为25°,为避免气流短路或紊流,设置集气桶3、汇汽缸4两级集(汇)气;汇汽缸4两端设有排汽(水)孔,阀门Ⅰ6采用蝶阀,集汽桶尺寸φ200×2000,汇汽缸尺寸φ400×8000;风机采用中低压离心风机,风量1000~1500m3/h,风压200~250pa;电加热器11由15根电加热管(每根2kw)组成,功率为30kw,阀门Ⅲ12为蝶阀;干燥塔内筒14、外筒13均是是由孔板卷制而成横截面为圆形的筒,孔隙率35%,孔径φ5mm,外筒13高3.6m,截面积0.785m2;内筒14高3.3m,截面积0.283m2,内筒、外筒之间形成的夹层是物料通道,夹层厚度200mm。干燥作业时,启动斗提机20将倒入集料池19中的物料提升至干燥塔上部的进料斗15,打开阀门Ⅰ6和阀门Ⅲ12,关闭阀门Ⅱ21(阳光下),或关闭阀门Ⅰ6,打开阀门Ⅱ21和阀门Ⅲ12(夜间),启动风机7和电加热器11,将热风送至干燥塔的内筒14下部,热风由干燥塔内筒14向上吹,经内筒壁上孔水平穿过料层进行烘干,湿空气经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印楝种子干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楝种子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辅助部、电加热部、干燥部;其中太阳能辅助部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板(1)、支架Ⅰ(2)、集汽桶(3)、汇汽缸(4)、管路(5),电加热部包括风机(7)、汇风三通(9)、软管(10)、电加热器(11)、管道,干燥部包括干燥塔、进料斗(15)、支架Ⅱ(17)、流量调节板(18)、集料池(19)、斗提机(20),太阳能空气集热板(1)铺设在支架Ⅰ(2)上形成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阵列,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通过管道与2个以上的集汽桶(3)相连,集汽桶(3)与汇汽缸(4)通过管路法兰连接,汇汽缸(4)通过管路(5)与汇风三通(9)的进风端连接,管路(5)上设置有阀门Ⅰ(6),汇风三通(9)的另一端为新风进口(8),其上设置有阀门Ⅱ(21),汇风三通(9)的出风端与风机(7)进风口连接,风机(7)出风口通过软管(10)与电加热器(11)相连;干燥塔通过支架Ⅱ(17)固定在地面上,干燥塔包括外筒(13)和内筒(14),内筒(14)设置在外筒(13)内且共轴,外筒(13)和内筒(14)的筒壁上开有孔,进料斗(15)安装在干燥塔顶端,流量调节板(18)一端设置在干燥塔底端的出料口上,其上设置有调节阀,流量调节板(18)另一端设置在集料池(19)上且与其连通,集料池(19)出料口通过斗提机(20)与进料斗(15)连通,电加热器通过管道与干燥塔的内筒底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楝种子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辅助部、电加热部、干燥部;其中太阳能辅助部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板(1)、支架Ⅰ(2)、集汽桶(3)、汇汽缸(4)、管路(5),电加热部包括风机(7)、汇风三通(9)、软管(10)、电加热器(11)、管道,干燥部包括干燥塔、进料斗(15)、支架Ⅱ(17)、流量调节板(18)、集料池(19)、斗提机(20),太阳能空气集热板(1)铺设在支架Ⅰ(2)上形成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阵列,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通过管道与2个以上的集汽桶(3)相连,集汽桶(3)与汇汽缸(4)通过管路法兰连接,汇汽缸(4)通过管路(5)与汇风三通(9)的进风端连接,管路(5)上设置有阀门Ⅰ(6),汇风三通(9)的另一端为新风进口(8),其上设置有阀门Ⅱ(21),汇风三通(9)的出风端与风机(7)进风口连接,风机(7)出风口通过软管(10)与电加热器(11)相连;干燥塔通过支架Ⅱ(17)固定在地面上,干燥塔包括外筒(13)和内筒(14),内筒(14)设置在外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英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