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196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作业装置,包括:下掘进装置;用于设置在下掘进装置顶部的上掘进装置;用于将下掘进装置挖掘的渣土传动至预设区域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设于下掘进装置上;用于挡住后部回填区域的挡土装置;用于将上掘进装置挖掘的渣土传送至后部回填区域的第二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可转动连接于上掘进装置,且第二传送装置的尾部搭设于挡土装置的顶部。此种管廊作业装置中的上掘进装置与下掘进装置两部分能够同时对掌子面进行挖掘,挖掘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在挖掘后,下掘进装置通过第一传送装置对应传送渣土,上掘进装置通过第二传送装置将渣土直接传送到后部回填区域,可进一步提高挖掘效率。

Pipe gallery ope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pe rack device, comprises: a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device under the driving device;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under muck mining to the preset area, a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is arranged under the driving device; the rear retaining device for blocking backfill area for the transmission driving device; mining muck backfill second transfer device to the rear area,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devic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on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tail top second conveyor in a retaining device. The two part on the tube driving device of the operation device and the gallery driving device can also face mining, mining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in mining, under the driving device throug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ts on the driving device second through the muck, muck conveying device will send directly to the rear backfill area can be furth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作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管廊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按照埋深大小,有明挖法、暗挖法,选择何种施工方法取决于地面条件(如交通、建筑等)、地质状况和管廊埋深。挖掘工具通常采用管廊作业装置。目前的管廊作业装置在对掌子面进行挖掘时,通常通过单个挖掘头按照预设挖掘方向进行挖掘,挖掘效率较低,且挖掘产生的渣土需要由渣车运输至特定区域,再由起吊装置进行将渣土吊出,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整个掘进效率。因此,如何提高挖掘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廊作业装置,能够提高挖掘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廊作业装置,包括:下掘进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下掘进装置顶部的上掘进装置;用于将所述下掘进装置挖掘的渣土传动至预设区域的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设于所述下掘进装置上;用于挡住后部回填区域的挡土装置;用于将所述上掘进装置挖掘的渣土传送至后部回填区域的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掘进装置,且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尾部搭设于所述挡土装置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为能够伸缩的皮带机,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倾斜设置且后端为高位端。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为倾斜设置于所述下掘进装置上的皮带机,且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后端为高位端,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后侧设有用于承接并运走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传送的渣土的渣车。优选地,所述挡土装置包括挡土立板、用于向后支撑所述挡土立板的挡土立板支撑油缸。优选地,所述挡土立板的底端设有挡土密封件。优选地,所述上掘进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掘进装置的顶部。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在明挖时直接推动所述下掘进装置前进以及在暗挖时通过顶推管节推动所述下掘进装置前进的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可拆卸设于所述下掘进装置的后端。优选地,还包括侧挡装置,所述侧挡装置包括侧挡立板、用于朝向侧面土体支撑所述侧挡立板的侧挡立板支撑油缸和用于在明挖时控制所述侧挡立板向上伸出预设长度以及在暗挖时控制所述侧挡立板向下回缩至预设位置的侧挡立板伸缩油缸,所述侧挡立板支撑油缸的底端铰接于所述下掘进装置的顶部,所述侧挡立板伸缩油缸的底端连接于所述下掘进装置的侧面。优选地,所述下掘进装置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在所述侧挡装置向下回缩时收容所述侧挡装置上的凸出结构的沉槽,以保证所述侧挡装置回缩后所述下掘进装置的顶部为平面。优选地,还包括尾挡装置,所述尾挡装置包括尾挡立板、用于将所述尾挡立板支撑于已拼装管节顶面上的滚轮和用于控制所述尾挡立板的高度的尾挡立板伸缩油缸,所述尾挡立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侧挡装置的尾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包括:下掘进装置、上掘进装置、挡土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在采用明挖法进行挖掘时,下掘进装置对掌子面的下部分进行挖掘,在挖掘出一定量的渣土时,通过第一传送装置传送到预设区域;上掘进装置对掌子面的上部分进行挖掘,在挖掘出一定量的渣土时,通过第二传送装置传送到后部回填区域。其中,由于第二传送装置能够相对于上掘进装置转动,随着下掘进装置的前进,第二传送装置会相对于其与上掘进装置的连接处转动,可以保证第二传送装置的尾部始终搭在挡土装置上,同时,对于高度可变的挡土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可以自由适应挡土装置的高度变化。此种管廊作业装置中的上掘进装置与下掘进装置两部分能够同时对掌子面进行挖掘,且上掘进装置与下掘进装置之间的施工互不影响,挖掘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在挖掘后,下掘进装置通过第一传送装置对应传送渣土、上掘进装置通过第二传送装置对应传送渣土,且第二传送装置能够将渣土直接传送到后部回填区域,防止上掘进装置和下掘进装置前方已挖出的渣土影响工作进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挖掘效率;另外,挡土装置的设置可以防止后部回填区域的渣土进入已经挖好的通道中,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施工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的上下掘进装置同步施工的推进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的上下掘进装置同步施工的管节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的上下掘进装置同步施工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的侧挡装置在伸出以进行防护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的侧挡装置在回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顶管模式准备阶段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顶管开挖模式示意图。图1至图7中:1-下掘进装置,101-第一传送装置,102-斜支撑,103-截割装置,104-沉槽,2-侧挡装置,201-侧挡立板支撑油缸,202-侧挡立板伸缩油缸,203-侧挡立板,3-地面吊机,4-尾挡装置,401-滑动铰座,402-尾挡立板伸缩油缸,403-滚轮,5-挡土装置,501-挡土立板支撑油缸,502-挡土立板,503-挡土密封件,6-管节,7-渣车,8-上掘进装置,801-第二传送装置,9-推进装置,901-推进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管廊作业装置,能够提高挖掘效率。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的上下掘进装置同步施工的推进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的上下掘进装置同步施工的管节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的上下掘进装置同步施工的剖面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描述中,前、后、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管廊作业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下掘进装置1、上掘进装置8、第一传送装置101、挡土装置5和第二传送装置801。上掘进装置8设置在下掘进装置1的顶部,上掘进装置8与下掘进装置1能够同步前进。第一传送装置101设置在下掘进装置1上,第一传送装置101能够将下掘进装置1挖掘的渣土传送至预设区域。挡土装置5能够挡住后部回填区域,从而将正在施工的区域与后部回填区域相隔开,防止后部回填区域的土体落到挖好的通道中。第二传送装置801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掘进装置8上,且第二传送装置801的尾部搭设在挡土装置5的顶部。第二传送装置801能够将上掘进装置8挖掘的渣土传送至后部回填区域。在采用明挖法进行挖掘时,下掘进装置1对掌子面的下部分进行挖掘,在挖掘出一定量的渣土时,通过第一传送装置101传送到预设区域;上掘进装置8对掌子面的上部分进行挖掘,在挖掘出一定量的渣土时,通过第二传送装置801传送到后部回填区域。其中,由于第二传送装置801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廊作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廊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掘进装置(1);用于设置在所述下掘进装置(1)顶部的上掘进装置(8);用于将所述下掘进装置(1)挖掘的渣土传动至预设区域的第一传送装置(101),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01)设于所述下掘进装置(1)上;用于挡住后部回填区域的挡土装置(5);用于将所述上掘进装置(8)挖掘的渣土传送至后部回填区域的第二传送装置(801),所述第二传送装置(80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掘进装置(8),且所述第二传送装置(801)的尾部搭设于所述挡土装置(5)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掘进装置(1);用于设置在所述下掘进装置(1)顶部的上掘进装置(8);用于将所述下掘进装置(1)挖掘的渣土传动至预设区域的第一传送装置(101),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01)设于所述下掘进装置(1)上;用于挡住后部回填区域的挡土装置(5);用于将所述上掘进装置(8)挖掘的渣土传送至后部回填区域的第二传送装置(801),所述第二传送装置(80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掘进装置(8),且所述第二传送装置(801)的尾部搭设于所述挡土装置(5)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801)为能够伸缩的皮带机,所述第二传送装置(801)倾斜设置且后端为高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01)为倾斜设置于所述下掘进装置(1)上的皮带机,且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01)的后端为高位端,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01)的后侧设有用于承接并运走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01)传送的渣土的渣车(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装置(5)包括挡土立板(502)、用于向后支撑所述挡土立板(502)的挡土立板支撑油缸(5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立板(502)的底端设有挡土密封件(503)。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管廊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掘进装置(8)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香程永亮彭正阳唐崇茂张瑞临刘学马龙明周帅华申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