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44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性油墨组合物中,相对于油墨总量,含有白色树脂粒子2.5~50重量%,造膜性树脂乳液的含量以固体成分计为2.5~50重量%,所述白色树脂粒子与所述造膜性树脂乳液的比率以固体成分计为1∶0.2~1∶3,并且所述白色树脂粒子与所述造膜性树脂乳液的固体成分的量占总量的20重量%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形成凸出的立体状且消光的笔迹的水性油墨组合物,以及含有该油墨组合物的笔具。
技术介绍
以往提供了含有粘合剂、着色剂以及轻量填料的立体油墨(专利文献1)。其中记载了,在书写的同时轻量微粉填料被包入至粘合剂形成的被膜中,可以形成立体的文字、图形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3-273672号公报,第1页以及第4页右下栏第12~15行但是,对于上述专利文献的油墨,使用轻量微粉填料将其用粘合剂固定形成立体状笔迹,也就是说轻量微粉填料构成立体造膜成分。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不用掺入轻量微粉填料也可以形成充分凸出的立体状且消光的笔迹的水性油墨组合物。 专利技术的揭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水性油墨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油墨总量,以固体成分计,含有白色树脂粒子的分散体2.5~50重量%、造膜性树脂乳液2.5~50重量%,上述白色树脂粒子与上述造膜性树脂乳液之比以固体成分计为1∶0.2~1∶3,并且上述白色树脂粒子与上述造膜性树脂乳液的固体成分占总量的20重量%以上。 这样本专利技术的笔具用油墨通过使白色树脂粒子与树脂乳液的固体成分比符合规定可以得到消光的笔迹,通过增加上述白色树脂粒子与上述造膜性树脂乳液的固体成分可以形成凸出的笔迹。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笔具用油墨不用掺入轻量微粉填料,就可以形成充分凸出的立体状的消光的笔迹。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笔具所涉及的圆珠笔笔尖的一实施方式的芯的截面图。 图2是同一圆珠笔笔尖的截面图。 图3中(a)是同一圆珠笔笔尖的前端部分的截面图,(b)是(a)沿A-A的截面图。 图4是同一圆珠笔笔尖的前端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同一圆珠笔笔尖的球珠与圆珠笔笔尖主体之间接触部分的扩大图。 图6是图5的G部的扩大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笔具所涉及的圆珠笔笔尖的前端部分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8是上述前端部分的主要部分的扩大截面图。 标号的说明1圆珠笔笔尖10球珠11圆珠笔笔尖主体12球珠推压构件15珠座体5油墨51油墨浮塞6油墨筒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白色树脂粒子)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白色树脂粒子可以使用球状、扁平状、中空状等各种白色树脂粒子。特别优选采用扁平状、中空状的白色树脂粒子,另外,所述白色树脂粒子可以作为分散体掺入至油墨中。另外,可以将球状、扁平状、中空状等2种以上的树脂粒子混合使用。分散体中可以含有水。另外,可以采用平均粒径为0.05~1.5μm的白色树脂粒子。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白色树脂粒子较好采用平均粒径1.5μm以下的白色树脂粒子。 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白色树脂粒子,可例举如商品名“MR2G”(总研化学公司制、实心(密实)白色树脂粒子、平均粒径1.0μm)。还可例举如商品名“ミユ一テイクルPP240D”(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制,扁平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5μm)、商品名“ロ一ペイクウルトラ”(罗门哈斯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3μm)。还可例举如商品名“ロ一ペイクHP1055”(罗门哈斯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1.0μm)、商品名“ロ一ペイクHP91”(罗门哈斯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1.0μm)、商品名“ロ一ペイクOP84J”(罗门哈斯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55μm)、商品名“ロ一ペイクHP433J”(罗门哈斯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40μm)、商品名“ミユ一テイクル110C”(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制,微粒集合体状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1.0μm)、商品名“MH5055”(日本ゼオン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5μm)、商品名“LX407BP”(日本ゼオン公司制,密实(实心)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4μm)、商品名“LX407BP6”(日本ゼオン公司制,密实(实心)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2μm),另外,还可例举如商品名“SX866(A)”(JSR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3μm)、商品名“SX866(B)”(JSR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3μm)、商品名“SX866(C)”(JSR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3μm)、商品名“SX866(D)”(JSR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0.3μm)、商品名“SX8782(D)”(JSR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1.0μm)、商品名“SX8782(A)”(JSR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1.1μm)、商品名“SX8782(P)”(JSR公司制,中空状白色树脂粒子、分散体,平均粒径1.1μm)。 相对于油墨总量,该白色树脂粒子的含量优选为2.5~50重量%,特好为5~30重量%。当为分散体时,其量优选为以固体成分计相对于油墨总量为2.5~50重量%,特好为5~30重量%。当白色树脂粒子相对于油墨总量不到2.5重量%时,由于固体成分过少造成笔迹的凸出程度降低,或者笔迹中容易出现光泽,难以形成消光的笔迹。如果白色树脂粒子相对于油墨总量超过50重量%,则由于树脂粒子过剩存在,则油墨的经时稳定性劣化,笔迹中容易出现光泽,难以形成消光的笔迹。为了确保油墨的经时稳定性和笔迹的凸出,以及形成消光的笔迹,优选为该白色树脂粒子的含量相对于油墨总量为5~30重量%。 (造膜性树脂乳液)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造膜性树脂乳液,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树脂乳液、聚氨酯系树脂乳液、苯乙烯丁二烯(SBR)系树脂乳液、丙烯腈丁二烯系树脂乳液等。 作为丙烯酸系树脂乳液,可例举如商品名“ボンコ一ト3218”(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制)、“ボンコ一トR137”(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制)、“ボンコ一トAN865”(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制)、“ボンコ一トAB883”(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制)。还可例举如商品名“ポリゾ一ルPSA SE1300”(昭和高分子公司制)、商品名“ポリゾ一ルPSA SE4100”(昭和高分子公司制)、“ポリゾ一ルAP5530”(昭和高分子公司制)、“ポリゾ一ルAP5600”(昭和高分子公司制)。另外,还可例举如商品名“ニカゾ一ルRX866D”(日本カ一バイド公司制)、“ニカゾ一ルRX878A”(日本カ一バイド公司制)、“ニカゾ一ルRX210”(日本カ一バイド公司制)、商品名“AE513A”(JSR公司制)、“AE517”(JSR公司制)、“AE311”(JSR公司制)。 作为苯乙烯丁二烯(SBR)系树脂乳液可例举如商品名“ラクスタ一5215A”(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制)、“ラクスタ一4709EL”(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制)、“ラクスタ一DS813”(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制)、商品名“0561”(JSR公司制、)“2108”(JSR公司制)、“0548”(JSR公司制)、“0545”(JSR公司制)。 作为丙烯腈丁二烯系树脂乳液,可例举如“ラクスタ一4940B”(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制)“ラクスタ一68-073S”(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制)。 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系树脂乳液,可例举如商品名“ラクスタ一DM812”(大日本油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性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油墨总量,白色树脂粒子的含量为2.5~50重量%,造膜性树脂乳液的含量以固体成分计为2.5~50重量%,所述白色树脂粒子与所述造膜性树脂乳液的比率以固体成分计为1∶0.2~1∶3,并且所述白色树脂粒子与所述造膜性树脂乳液的固体成分的量占总量的20重量%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8-6 231516/2004;JP 2004-11-19 335308/20041.水性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油墨总量,白色树脂粒子的含量为2.5~50重量%,造膜性树脂乳液的含量以固体成分计为2.5~50重量%,所述白色树脂粒子与所述造膜性树脂乳液的比率以固体成分计为1∶0.2~1∶3,并且所述白色树脂粒子与所述造膜性树脂乳液的固体成分的量占总量的20重量%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树脂粒子的含量为5~30重量%,造膜性树脂乳液的含量以固体成分计为5~30重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树脂粒子与所述造膜性树脂乳液的比率以固体成分计为1∶0.5~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树脂粒子为中空状的白色树脂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白色树脂粒子为扁平状的白色树脂粒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白色树脂粒子,含有选自实心的白色树脂球、中空状的白色树脂球、扁平状的白色树脂粒子的至少2种以上的树脂粒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油墨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原德正松本昌子佐野恭子中谷泰范山本博義藤田幸三郎井上浩尾松武志米田茂树泽智裕
申请(专利权)人:樱花彩色产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