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123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通过薄片到位检测光纤控制直线上料器的启停,通过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和薄片有无检测光纤控制圆盘上料器的启停,通过薄片有无检测光纤和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控制垂直方向吹气的启停,通过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控制水平方向吹气的启停,根据薄片的上料速度调节设定时间T1,使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垂直方向吹气的持续时间长造成的压缩空气浪费,以及上料过程中水平吹气一直处于吹气状态造成的压缩空气浪费,还避免了薄片上料过程中因后侧薄片插入前侧薄片的缝隙而导致上料卡顿的问题,使上料过程保持顺畅,提高上料速度和稳定性,并节省了压缩空气耗量。

Sheet feeding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heet feeding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position detection control of linear optical fiber by the sheet feeder stops, by running straight feeder and sheet without detection of optical fiber control disc feeder on / off, there is no running state by the sheet detection fiber and disc feeder vertical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blowing the start and stop control horizontal blowing by running state disk feeder on / off, according to the sheet feeding speed adjust the setting time of T1, the invention avoids the duration of vertical blowing long caused by compressed air and waste, on the level of material in the process has been in a state caused by blowing blowing compressed the air gap material waste, but also to avoid the process sheet for rear sheet insertion front sheet due to feeding problems Caton, to keep the feeding process The feeding speed and stability are improved,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ompressed air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上料自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生产中,为了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许多比较薄的物料都采用自动上料装置进行上料。因现有的上料装置,控制各部分协调工作的控制方法才艺比较简单的逻辑关系,导致薄片上料过程中经常出现后边物料插入前边物料下面,发生上料卡顿的过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料装置中设置了水平方向吹气和垂直方向吹气,但是上料器和吹气的启停时刻不够合理,存在浪费压缩空气和薄片相互间卡住的现象,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片上料控制方法,该方法使薄片上料过程保持顺畅,提高了上料速度和稳定性,还节省了压缩空气耗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设在薄片接收工装上的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状态;获取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获取设在直线上料器进料端的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状态;获取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状态,若为开启状态停止所述直线上料器,否则启动所述直线上料器;判断所述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同时判断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状态,在所述直线上料器为启动状态时,若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关闭状态,则启动所述圆盘上料器;在所述直线上料器为关闭状态时,若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启动状态,则判断启动状态持续时间是否为预设定时间T1,若是则停止所述圆盘上料器;在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开启状态持续预设定时间T1时,判断所述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若为停止状态则停止垂直方向吹气,否则启动垂直方向吹气;判断所述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若为启动状态则启动水平方向吹气,否则停止水平方向吹气。优选方式为,在停止所述直线上料器之前,判断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开启状态是否持续预设定时间T2,若是则停止所述直线上料器,否则开启所述直线上料器;所述预设定时间T2根据上料速度设置。优选方式为,在开启所述圆盘上料器之前,判断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关闭状态是否持续预设定时间T3,若是则开启所述圆盘上料器,否则不开启;所述预设定时间T3根据上料速度设置。优选方式为,所述预设定时间T1根据上料速度预先设定。优选方式为,所述直线上料器上至少设有两条直线形料道,每条所述直线形料道的进料端均设有一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当每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均为开启状态时,整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开启状态;当任一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关闭状态时,整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闭关状态。优选方式为,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两个,所述垂直方向吹气为两组,两组所述垂直方向吹气与两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一对一设置,且一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控制一个所述垂直方向吹气。优选方式为,每条所述直线形料道的进料端均设有一组所述水平方向吹气。优选方式为,所述薄片接收工装上设有与所述直线形料道一对一设置的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当每个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均为开启状态时,整个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为开启状态;当任一个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为关闭状态时,整个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为闭关状态。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片上料控制系统,该系统使薄片上料过程保持顺畅,提高了上料速度和稳定性,还节省了压缩空气耗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片上料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设在薄片接收工装上的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状态,获取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获取设在直线上料器进料端的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状态,以及获取圆盘上料器的运作状态;直线上料器操控模块,所述直线上料器操控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状态,若为开启状态停止所述直线上料器,否则启动所述直线上料器;圆盘上料器操控模块,所述圆盘上料器操控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同时判断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状态,在所述直线上料器为启动状态时,若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关闭状态,则启动所述圆盘上料器;在所述直线上料器为关闭状态时,若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启动状态,则判断启动状态持续时间是否为预设定时间T1,若是则停止所述圆盘上料器;垂直吹气操控模块,所述垂直吹气操控模块用于在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开启状态持续预设定时间T1时,判断所述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若为停止状态则停止垂直方向吹气,否则启动垂直方向吹气;水平吹气操控模块,所述水平吹气操控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若为启动状态则启动水平方向吹气,否则停止水平方向吹气。优选方式为,还包括控制所述水平方向吹气大小的节流阀,所述节流阀与所述水平吹气操控模块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通过薄片到位检测光纤控制直线上料器的启停,通过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和薄片有无检测光纤控制圆盘上料器的启停,通过薄片有无检测光纤和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控制垂直方向吹气的启停,通过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控制水平方向吹气的启停,根据薄片的上料速度调节设定时间T1,使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垂直方向吹气的持续时间长而导致压缩空气浪费的问题,解决薄片上料过程中水平吹气一直处于吹气状态而导致压缩空气浪费的问题,解决薄片上料过程中因后侧薄片插入前侧薄片的缝隙而导致上料卡顿的问题,使上料过程保持顺畅,大大提高上料速度和稳定性,并节省压缩空气耗量。由于在停止直线上料器之前,判断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开启状态是否持续预设定时间T2,若是则停止直线上料器,否则开启直线上料器;预设定时间T2根据上料速度设置;可更加准确操控直线上料器。由于在开启圆盘上料器之前,判断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关闭状态是否持续预设定时间T3,若是则开启圆盘上料器,否则不开启;预设定时间T3根据上料速度设置;可更加准确的操控圆盘上料器。由于预设定时间T1根据上料速度预先设定;进一步准确的操控圆盘上料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薄片上料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片上料时容易发生上料卡顿导致效率低,还存在压缩空气浪费的的技术问题;而本专利技术的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及系统,其设置了薄片到位检测光纤和薄片有无检测光纤,通过上料的状态,控制部分动作,提高了上料速度和稳定性,也节约了压缩空气的耗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薄片上料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薄片上料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薄片上料控制方法中水平方向吹气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薄片上料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图5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使用的薄片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盘上料器、2—直线上料器、20—直线形料道、3—薄片接收工装、4—薄片有无检测光纤、5—薄片到位检测光纤、6—水平方向吹气、7—垂直方向吹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一种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为:获取设在薄片接收工装3上的薄片到位检测光纤5的状态;获取直线上料器2的运行状态;获取设在直线上料器2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设在薄片接收工装上的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状态;获取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获取设在直线上料器进料端的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状态;获取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状态,若为开启状态停止所述直线上料器,否则启动所述直线上料器;判断所述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同时判断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状态,在所述直线上料器为启动状态时,若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关闭状态,则启动所述圆盘上料器;在所述直线上料器为关闭状态时,若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启动状态,则判断启动状态持续时间是否为预设定时间T1,若是则停止所述圆盘上料器;在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开启状态持续预设定时间T1时,判断所述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若为停止状态则停止垂直方向吹气,否则启动垂直方向吹气;判断所述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若为启动状态则启动水平方向吹气,否则停止水平方向吹气。

【技术特征摘要】
1.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设在薄片接收工装上的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状态;获取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获取设在直线上料器进料端的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状态;获取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状态,若为开启状态停止所述直线上料器,否则启动所述直线上料器;判断所述直线上料器的运行状态,同时判断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状态,在所述直线上料器为启动状态时,若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关闭状态,则启动所述圆盘上料器;在所述直线上料器为关闭状态时,若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启动状态,则判断启动状态持续时间是否为预设定时间T1,若是则停止所述圆盘上料器;在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开启状态持续预设定时间T1时,判断所述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若为停止状态则停止垂直方向吹气,否则启动垂直方向吹气;判断所述圆盘上料器的运行状态,若为启动状态则启动水平方向吹气,否则停止水平方向吹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停止所述直线上料器之前,判断所述薄片到位检测光纤的开启状态是否持续预设定时间T2,若是则停止所述直线上料器,否则开启所述直线上料器;所述预设定时间T2根据上料速度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所述圆盘上料器之前,判断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的关闭状态是否持续预设定时间T3,若是则开启所述圆盘上料器,否则不开启;所述预设定时间T3根据上料速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定时间T1根据上料速度预先设定。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上料器上至少设有两条直线形料道,每条所述直线形料道的进料端均设有一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当每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均为开启状态时,整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开启状态;当任一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关闭状态时,整个所述薄片有无检测光纤为闭关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片上料控制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福胜陈建新张艳伟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