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IP by car headrest global production of waterproof breathable fabrics, including top-down in PU layer, adhesive layer and lining layer of polyurethane foam, polyurethane foam layer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adhesive film TPU. A E PTFE film adhesive between the polyurethane foam layer and the lining layer. A TPU film is adher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polyurethane foam layer, and the TPU film has the function of water resistance and air permeability,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PIP bubbl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P灌泡工艺生产的汽车头枕的阻水透气面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领域,涉及汽车头枕的面料,尤其是一种PIP灌泡工艺生产的汽车头枕的阻水透气面料。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头枕主要采用包覆式设计,即先发泡成型后再包面套,装配效率低,并且头靠套和头靠体是脱离的表里两层,长时间使用后,头靠套在头靠体外发生松动、脱落等现象,进而影响座椅头枕的美观、舒适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目前,正在流行使用一种PIP灌泡技术或FIF一体成型工艺,即向缝制好的面套内,直接灌注发泡材料,一次性完成成型。使用该工艺生产的头枕,不仅装配效率高,而且外形饱满、美观。但该工艺因发泡材料易从缝隙处溢出,从而导致制品合格率较低,严重影响了该工艺在国内的推广使用。美国专利US5124368把灌泡技术最关键的问题归纳为不能让液体原料渗透过表皮材料。在发泡压力或者过量填充的情况下,发泡料因粘度较小,易透过表皮材料造成废品。通常人们在表皮材料内部复合一层聚氨酯泡沫,但效果都不理想。在漏气的地方,从外面摸起来有一种粗糙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PIP灌泡工艺生产的汽车头枕的阻水透气面料。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IP灌泡工艺生产的汽车头枕的阻水透气面料,包括至上而下依次粘合的PU层、衬布层及聚氨酯泡沫层,在聚氨酯泡沫层的下侧粘合一TPU膜层。而且,在聚氨酯泡沫层与衬布层之间粘合一E-PTFE膜层。而且,所述TPU膜层的厚度为0.01~0.05mm。而且,所述E-PTFE膜层的厚度为20~50u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面料在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IP灌泡工艺生产的汽车头枕的阻水透气面料,包括至上而下依次粘合的PU层、衬布层及聚氨酯泡沫层,其特征在于:在聚氨酯泡沫层的下侧粘合一TPU膜层,所述TPU膜层的厚度为0.01~0.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P灌泡工艺生产的汽车头枕的阻水透气面料,包括至上而下依次粘合的PU层、衬布层及聚氨酯泡沫层,其特征在于:在聚氨酯泡沫层的下侧粘合一TPU膜层,所述TPU膜层的厚度为0.01~0.0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艳霞,曹玉玺,朱小杰,何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旷达汽车织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