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004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由C/C材料、金属合金薄板和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一层C/C复合材料,一层金属合金薄板为一组交替循环,循环2‑6次,最下层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的C/C材料每一层厚度为0.5‑3mm。所述的金属合金薄板可为W合金、Nb、Mo合金或Ti合金,厚度为0.2‑0.5mm。所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厚度为2‑5mm。该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混杂后,能显著提高整个板材的强度、抗损伤性能、以及降低其导热性能。

A multi metal hybrid C/C composi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 metal hybrid C/C composite material composed of C/C material, metal alloy sheet and resin based composite material, a layer of C/C composite material, a layer of metal alloy sheet for a set of alternate cycles, 2 cycles 6 times, the lower is the resin based composite material. The C/C materials of each layer thickness of 0.5 3mm. The metal alloy sheet for W alloy, Mo alloy, Nb alloy or Ti, thickness of 0.2 0.5mm. Resin based composite material the thickness of 2 5mm. After mixing with the resin matrix composite, the strength, the damage resistance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whole board can be improved remark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众说周知C/C复合材料高温性能非常优异,在飞机发动机,刹车盘,结构受力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脆性大,易碎裂,导热性能高,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而难熔金属强度高,韧性高,其断裂的临界缺陷远高于碳化硅陶瓷,由于金属原子的长程有序排列和原子间金属键的特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缺口敏感性低,断裂韧性好,导热性能极低,且易于加工成型。若将C/C材料、不同金属合金薄板以及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热压成型,制备出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使的该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综合了传统纤维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弥补了单一材料的不足,不但具有高比刚度和比强度,优良的疲劳性能以及损伤容限性能,还具有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可加工性,将显著提高材料的强韧性,大大降低材料的缺口敏感性,使其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所需材料的理想选择。一直以来,金属相增强陶瓷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各自的优缺点互补,一直是研究热点。文献“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刘凡,何柏林.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12(1):8-12”揭示了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陶瓷材料的现状,其中沈建兴等人介绍了一种镍铝合金增强氧化铝陶瓷材料,研究表明Ni3-Al对Al2O3陶瓷有明显的增韧作用。所得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与断裂韧性从室温至60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下降很少。但随着材料的进一步升高,由于金属材料的蠕变性能,使得材料的整体性能下降。张炳荣等人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得,与纯Al2O3陶瓷相比,该复合材料直到1000℃仍保持了较高的断裂韧性。高明霞等人采用自发熔化渗透法制备了高TiC含量的NiAl/TiC和Ni3-Al/TiC复合材料,使材料的断裂韧性大大增加。可见这类材料通过各自的优点而弥补或部分弥补了彼此的缺点,具有优异的性能。然而此类材料中空隙难以完全消除,若加入过多烧结助剂势必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通过自发熔化渗透法制备出的材料,结构不均匀,且存在不能消除的气孔,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断裂韧性。文献“申请号为20141042647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基体纤维金属层板制备方法,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出的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基体纤维金属层板,具有优良的耐疲劳特性,并且成本远低于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并具有耐腐蚀、阻燃、耐冲击等有点,能够广泛应用与航空航天领域。但是该材料强度小硬度低,从而限制了其使用领域。而一种综合了传统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合金材料以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特点的多层复合材料,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硬度高韧性好,低导热,制备工艺简单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C/C材料、金属合金薄板和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一层C/C复合材料,一层金属合金薄板为一组交替循环,循环2-6次,最下层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的C/C材料每一层厚度为0.5-3mm。所述的金属合金薄板可为W合金、Nb、Mo合金或Ti合金,厚度为0.2-0.5mm。所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厚度为2-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混杂后,能显著提高整个板材的强度、抗损伤性能、以及降低其导热性能;(2)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可靠,且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的截面图:10为C/C陶瓷基复合材料;20为金属合金薄板;30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实施例一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由C/C材料、金属合金薄板和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一层C/C复合材料,一层金属合金薄板为一组交替循环,循环3次,最下层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得C/C/Nb合金/C/C/Mo合金/C/C/Ti合金/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的C/C材料每一层厚度为0.5-3mm。所述的金属合金薄板厚度为0.2-0.5mm。所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厚度为2-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C/C材料、金属合金薄板和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一层C/C复合材料,一层金属合金薄板为一组交替循环,循环2‑6次,最下层为树脂基复合材料,C/C材料每一层厚度为0.5‑3mm,金属合金薄板可为W合金、Nb、Mo合金或Ti合金,厚度为0.2‑0.5mm,树脂基复合材料厚度为2‑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金属混杂C/C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C/C材料、金属合金薄板和树脂基复合材料构成,一层C/C复合材料,一层金属合金薄板为一组交替循环,循环2-6次,最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影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