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显能专利>正文

一种开西裤后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89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含机体座、针棒、车针、刀柱、摇杆、送布器、切布中刀、针板和压脚等的开西裤后袋机,其特征在于针棒车针车缝传动装置的针棒座与针棒传动轴尾端固定在一起,针棒座上设有与牵动块的导槽滑块相对应的滑移导槽;刀柱割布中刀传动装置的刀柱座与针棒座固定结合,装于动力源轴上的凸轮拉杆的端部压在摇杆下端处,摇杆上端装配着被动轴的一端,其另一端装于卡掣连动座上,卡制连动座的卡掣块装于刀柱上部的卡掣槽里;压脚装置的压脚的喇叭设有挡唇罩板;送布器与针棒和刀柱同步运送装置的凸轮拉杆之一端装于动力轴上,凸轮拉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装在送布器动力轴上的连动接头铰接,送布器动力轴的左端装有推动送布器行进运送的传动推杆,送布器动力轴的右端装有带动连杆与摇杆动作的连动接头;电磁伐控制刀柱退刀传动装置的电磁伐轴心与贯穿被动轴的牵引轴固定连结,牵引轴右端装有使拉杆的卡掣块脱离刀柱的离合片;位于刀柱上方并控制刀柱进刀传动装置的电磁伐具有可顶压刀柱上端面的轴心;车回缝传动电磁伐控制装置的电磁伐轴心与连杆固定连结,连杆与连动块连在一起,连动块的左端装于连动轴的一端,连动轴的另一端安装着带动块,带动块的右端与拉杆的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带动送布器动力轴的牵动轴相连接;割布中刀为三角形,刀锋上具有锯齿状细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西裤后袋机。目前使用的开西裤后袋机,其针棒座固定在机体座上,工作时车针上、下动作,依靠送布器带动缝制物的下层布使缝制物前进,而上层布因受压布阻力将与下层布的前进速度产生很大的误差;另外,刀柱受手摇杆等构件带动为由上而下的下刀,刀柱上的切布中刀下刀时,上层布首当其冲,承受的阻力更大,加大上、下层布前进速度误差;所以造成上、下层布长短不齐,并有皱,影响外观及质量。切布中刀不能把切布时所受的阻力集中于其中心点,磨损块,容易造成刀柱松动;压脚下方的喇叭不易安装得很精确,常常影响袋唇的位置。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不足,改进了送布器与针棒和刀柱同步运送装置、针棒车针车缝和刀柱割布中刀传动装置,送布器将缝制物下层布运送的同时,车针已贯穿入上、下层布,使上、下两层布同速前进,避免两层布长短不齐;割布中刀为三角形,其受力由线变为点,压脚下方喇叭设有挡唇罩板,袋唇得到可靠定位、确保产品质量。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棒车针车缝传动装置的针棒座与针棒传动轴尾端固定在一起,针棒座上设有与牵动块的导槽块相对应的滑移导槽;刀柱割布中刀传动装置的刀柱座与针棒座固定结合,装于动力源轴上的凸轮拉杆的端部压在摇杆下端处,摇杆上端装配着被动轴的一端,其另一端装于卡掣连动座上,卡掣连动座的卡掣块装于刀柱上部的卡掣槽里;压脚装置的压脚的喇叭设有挡唇罩板;送布器与针棒和刀柱同步运送装置的凸轮拉杆之一端装于动力轴上,凸轮拉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装在送布器动力轴上的连动接头铰接,送布器动力轴的左端装有推动送布器行进运送的传动推杆,送布器动力轴的右端装有带动连杆与摇杆动作的连动接头;电磁伐控制刀柱退刀传动装置的电磁伐轴心与贯穿被动轴的牵引轴固定连结,牵引轴右端装有使拉杆的卡掣块脱离刀柱的离合片;位于刀柱上方并控制刀柱进刀传动装置的电磁伐具有可顶压刀柱上端面的轴心;车回缝传动电磁伐控制装置的电磁伐轴心与连杆固定连结,连杆与连动块连接在一起,连动块的左端装于连动轴的一端,连动轴的另一端安装着带动块,带动块的右端与拉杆的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带动送布器动力轴的牵动轴相连接;割布中刀为三角形,刀锋上具有锯齿状细齿。本技术优点(1)由于送布器移运缝制物时车针已贯穿上、下两层布,使两层布以相同速度移送,避免了车缝后上、下层布长短不齐,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美观。(2)割布中刀为三角形,入布阻力小,且刀锋为细小锯齿状,割布时受力由线变为点,刀柱不易磨损,提高了针板寿命;(3)压脚下方的喇叭左右各设有挡唇罩板,袋唇经压布器时规则地在两挡唇罩板间定位缝制,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图图2为针棒、割布中刀和送布器立体图图3为图2中的针棒和刀柱局部图(立体)图4为本技术的侧面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侧面动作示意图图6为压脚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7为压脚装置的另一动作侧面示意图图8为压脚装置的立体图(局部)图9为电磁伐控制刀柱进刀装置的侧面图图10为电磁伐控制刀柱退刀装置的退刀动作示意图图11为电磁伐控制刀柱退刀装置的未退刀动作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顶视图图13为图12的左侧视图图14为车回缝传动电磁伐控制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15为车回缝传动电磁伐控制装置尚未动作的正常动作示意图图16为车回缝传动电磁伐控制装置的动侧面示意图图17为电磁伐控制压脚装置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针棒车针车缝传动装置(2)(参考图2、图3、图4、图5)由机台座(A)下方的马达(图未示)、皮带及皮带轮(21)转动,而使该皮带轮(21)中心的动力源轴(22)转动,该动力源轴(22)左端所固设之偏心块(26)带动牵动块(27),滑槽导块(271)在针棒座(24)上的滑移导槽(241)里滑移;针棒座(24)与针棒传动轴(25)尾端固定,而在该针棒座(24)之内侧设有一滑移导槽(241)借针棒传动轴(25)得以同步传动针棒座(24)上枢设之针棒(23)做同步运送;牵动块(27)的一端枢设一套管(28),其上穿套有滑移连动杆(29),故借牵动杆(27)即可同时传动套管(28)与滑移运动杆(29)而令针棒(23)做上、下滑动位移,针棒车针车缝传动装置(2)借助送布器与针棒和刀柱同步运送装置(5)来达到送布器(51)的齿状部分(511)在咬下层布(图未示)的同时,车针(231)已贯穿上、下层布(图未示)与送布器(51)同步强迫缝制物(上、下层布)(图未示)以同等速度前进,另外该针棒车针车缝传动装置(2)可配合车回缝传动电磁阀控制装置(8)的控制而令送布器(51)向后运动达到车回缝的动作目的;刀柱割布中刀传动装置(3)的刀柱座(34)与针棒座(24)固定结合(图2、图3),受针棒传动轴(25)之同步运送,而该刀柱割布中刀传动装置(3)借助在动力源轴(22)的(221)处枢设一凸轮拉杆(35),当动力源轴(22)转动时该凸轮拉杆(35)另端即推动其所枢设之摇杆(36)下方,令该摇杆(36)上方所固定的被动轴(37)受传动而相对令该被动轴(37)尾端固设的卡掣连动座(38)前方向下位移,又因该卡掣连动座(38)枢设的卡掣块(381)恰对应于刀柱(32)的上方卡掣槽(321)内,故当卡掣连动座(38)之前方向下位移时亦可借该卡掣块(381)连动刀柱(32)向下位移,相对令刀柱(32)下方之割布中刀(33)也向下位移而进行进刀动作,动力源轴(22)传动刀柱(32)做上、下运动,并借助前述送布器与针棒和刀柱同步运送装置(5)来达到同步运动的目的,故在割布中刀(33)割布时不但能抵消加于上层布之阻力,更有强迫上、下层布同时前进的功能,使缝制物更平顺,另外该刀柱割布中刀传动装置(3)可分别经控制配合电磁阀控制刀柱进刀传动装置(7)或电磁阀控制刀柱退刀传动装置(6)来达到进刀或退刀的动作目的;压脚装置(4)(图6、图7、图8),其中压脚(42)下方的喇叭(421)是左右各向上形成一挡唇罩板(422)(配合参考图8)在袋唇折成(图未示)送至压布器(51)时,袋唇(图未示)会规则地在该两挡唇罩板(422)中定位缝制;压脚装置包含有一压脚传动轴(41),该压脚传动轴(41)下方设有一压脚(42)以配合车缝动作,另外在该机台座(A)侧壁还设置有一压脚手动把手柄(48)以连动压脚(42)做上下位置变动,另外该压脚装置(4)可受电磁阀控制压脚装置(9)的控制来达到自动控制压脚(42)上下位置变动的动作目的;车回缝传动电磁伐控制装置(8)(图1、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在机台座(A)设一电磁阀(81),该电磁阀(81)之轴心(811)固定一连杆(82),当电磁阀(81)受电脑自动控制装置(图未示)的控制而向上位移则拉杆(82)也向上带动连动块(83),令连动块(83)另一侧边连接的连动轴(84)也转动,该连动轴(84)另端紧固的带动块(85)也向上运动,令带动块(85)下方的拉杆(86)带动牵动轴(87)转动再牵动送布器动力轴(59)相对而令送布器传动推杆(591)推动送布器(51)向后位移,再配合针棒车针车缝传动装置(2)的运动即可做车回缝动作;经电脑控制装置(图未示)的控制而令电磁阀(81)吸附连动而控制送布器(51)向后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机体座、针棒、车针、刀柱、摇杆、送布器、切布中刀、针板和压脚等的开西裤后袋机,其特征在于针棒车针车缝传动装置的针棒座与针棒传动轴尾端固定在一起,针棒座上设有与牵动块的导槽滑块相对应的滑移导槽;刀柱割布中刀传动装置的刀柱座与针棒座固定结合,装于动力源轴上的凸轮拉杆的端部压在摇杆下端处,摇杆上端装配着被动轴的一端,其另一端装于卡掣连动座上,卡制连动座的卡掣块装于刀柱上部的卡掣槽里;压脚装置的压脚的喇叭设有挡唇罩板;送布器与针棒和刀柱同步运送装置的凸轮拉杆之一端装于动力轴上,凸轮拉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装在送布器动力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显能
申请(专利权)人:林显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