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成套墨,其能够产生具有无疑高于通过常规颜料墨产生的图像并与通过卤化银照相产生的或从激光打印机输出的图像更接近的彩色显影性,特别是在红色区域的彩色显影性的图像,同时保持墨的可靠性。该成套墨至少包含第一墨和第二墨,其中该第一墨在450nm以上至小于500nm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且该第二墨在500nm以上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并且该成套墨在450nm以上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的第一墨和第二墨的总吸光度中具有最小吸光度B相对最大吸光度A的B/A比率为0.7以上至1.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具有特定吸收特性的至少两种墨的成套 墨、图像形成方法、喷墨记录方法、墨盒和记录单元。
技术介绍
喷墨记录方法用于通过将墨滴施加于记录介质,例如普通纸或专用光泽介质(dedicated glossy medium)上形成图像。由于成本降低和打印速度提高,这些方法已经迅速普及。彩色喷墨 记录通常用四种基本颜色,三原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和黑 色形成图像。然而,随着印刷品的图像质量的进步, 一些用户有时觉得 用这些三种或四种颜色的墨产生的图像在记录颜色范围内的并 不令人满意。特别是,要求记录图像具有像由面化银照相或由 使用粉末调色剂的激光打印机产生的图像的质量那么高的质量 的用户要求能够表现更宽彩色再现范围的记录系统。在这些情 况下,对使用除三种基本颜色,即三原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 以外的墨颜色如红色、绿色和蓝色,以及另外的橙色、紫色等 形成图像」提出了许多建议。参见,例如WO 99/05230和日本专 利申请特开No. 2000-248217。另外,为使经表面处理的记录介质变得有光泽以加宽彩色 再现范围而不用颜料墨使它们的光泽恶化,提出集中于色相角 的技术(参见,例如WO 2002/100959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4-155826)。然而,这些文件仅简单地提供了含有适于目标色相的着色 材料的墨的组合,而未表明在记录介质上着色材料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些技术不能通过例如增加欲施加于记录介质上的墨的 量或增加墨中着色材料的含量而获得超过 一 定程度上满足目标 的表现色彩的高水平。特别是,对于用作着色材料的颜料,随 着墨中着色材料含量的增加,在喷射稳定性、贮存稳定性或类 似方面很难保持墨的可靠性。因此,使用其仅仅组合用于目标 图像颜色的不同颜色的墨的常规成套墨的图像,在依赖于这些 成套墨试图表现的色相的某些情况下,与通过卤化银照相或通 过使用粉末调色剂的激光打印机产生的图像相比,可能不能充 分令人满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成套墨,其能够产生具有无疑高于通 过常规颜料墨产生的图像并与通过卣化银照相产生的或从激光 打印机输出的图像接近的彩色显影性,特别是在红色区域的彩 色显影性的图像,同时保持墨的可靠性。其它目的是提供其中使用以上成套墨的图像形成方法、喷 墨记录方法、墨盒和记录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这些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成套墨至少包含第一墨和第二墨,其中,第一墨在450nm以上至小于500nm的范 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第二墨在5 0 0n m以上至5 7 0 n m以下的范 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且该成套墨在4 5 0 n m以上至5 7 0 n m以下 的范围内的第一墨和第二墨的总吸光度中具有最小吸光度B与 最大吸光度A的B/A比率为0.7以上至1.0以下。在该成套墨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墨和第二墨各自包 含含颜料的着色材料;该第 一 墨至少包含C. I.颜料红149作为着 色材料,该第二墨至少包含C.I.颜料红122作为着色材料;或者 该第二墨具有在S20nm以上至550nm以下的范围内的最大吸光度X和在550nm以上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的最大吸光度长Y, 比率Y/X为0.9以上至1.0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 方面的图像形成方法至少通过第 一 墨和 第二墨形成图像,其中,第一墨在450nm以上至小于500nm的范 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第二墨在500nm以上至小于570nm以下 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且该成套墨在450nm以上至570nm 以下的范围内的第 一 墨和第二墨的总吸光度中具有最小吸光度 B与最大吸光度A的B/A比率为0.7以上至1.0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的喷墨记录方法包括通过喷墨方法喷 射墨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其中该墨构成上述结构的成套 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的墨盒包括用于贮存墨的墨贮存部, 其中该墨构成上述结构的成套墨。作为本专利技术另 一方面的记录 单元包括用于贮存墨的墨贮存部和用于喷射墨的记录头,其中 该墨构成上述结构的成套墨。本专利技术能够带来以下优点。用本专利技术的成套墨形成的图像 能够具有更宽的彩色显影性和彩色再现范围,特别是在红色区 域的彩色再现范围以及比用常规成套墨形成的图像更好的浓淡 度(gradatio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其中使用上述成套墨的图像形成方法、喷墨 记录方法、墨盒和记录单元。附图说明图1A 、 1B和1C描绘了第 一 墨的吸光度和第二墨的吸光度总和;图2是墨盒的轮廓图;图3是表示记录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和 图4比较了用实施例中制备的成套墨形成的图像和用常规成套墨形成的图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优选实施方案详细描迷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 为解决以上问题在广泛研究了在记录介质上着色材料之间的关 系后,已经发现了能够赋予记录物质宽的彩色显影性,尤其是 在红色区域的彩色显影性,及优异浓淡度的墨的组合,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成套墨包含在450nm以上至小 于500nm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第 一 墨和在500nm以上 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第二墨。当该成套 墨在450nm以上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的第 一 墨和第二墨的总 吸光度中具有最小吸光度B与最大吸光度A的B/A比率为0.7以 上至1.0以下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得以实现。包含第 一 墨和第二墨的本专利技术的成套墨的使用带来比使用 常规的成套墨形成的图像更宽的彩色再现范围,尤其是在红色 区域的彩色再现范围的图像,其中该成套墨的第 一 墨在4 5 0 n m 以上至小于5OOnm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第二墨在500nm 以上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 人认为该优点来自于以下现象。与在每个范围内缺乏最大吸收 波长的成套墨相比,上述结构的成套墨能够保证光在记录介质 上反射之后更强的光干涉,从而提高了在450nm以上至570nm 以下的范围内的彩色显影性。还认为通过设置B/A比率在0.7以上至1.0以下能够带来以 下效果,其中,A是这些墨的最大总计吸光度,B是这些墨的最 小总计吸光度,两者均在450nm以上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该 成套墨能够提高在450nm以上至570nm以下的整个范围内的光 吸收的均一性,从而增强光干涉。当B/A的比率接近1.0时,上 述效果更显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点也就更显著。另一方面,比率低于0.7时,由于最大总计吸光度A和最小总计吸光度B的过 大差异,光干涉降低,引起不充分的光显影(light developments以下描述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墨和第二墨的总吸光度"。首 先,将第一墨和第二墨的每一种用水稀释至相同程度。将每种 稀释的墨进行吸收光谱分析,通过它得到每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将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水平加和,得到总计吸收光谱。该总计 吸收光镨给出在450nm以上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的最大总计 吸光度A和最小总计吸光度B ,从而得到B/A比率。墨稀释比和吸光度之间有比例关系。因此,当得到用于本 专利技术的吸光度比率时,重要的是要对这些墨设置相同的稀释比。 这就消除了由每种墨稀释产生的吸光度变化。尽管吸光度如上 所述随稀释程度成比例变化,但吸光度达到最大值的波长与稀 释比无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套墨,其至少包含第一墨和第二墨,其中,该第一墨在450nm以上至小于500nm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该第二墨在500nm以上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并且该成套墨在450nm以上至570nm以下的范围内的第一墨和第二墨的总吸光度中具有最小吸光度B相对最大吸光度A的B/A比率为0.7以上至1.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田川正子,一之濑博文,中川光平,高山日出树,袴田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