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449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56
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其技术特征,包括固定机构、升降箱机构、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在壁体的外侧设置有梯座与梯顶,梯座与梯顶之间的壁体上设置有墙导轨,所述梯座上设置有蜗杆电机,所述螺杆的底端上设置有伞型齿,伞型齿上设置有蜗杆电机的蜗轮;所述梯顶上设置有螺杆座;前柱与中柱之间设置有透光罩;所述侧门墙与楼道处设置有楼门,楼门与楼道之间设置有侧过道,所述梯座下设置有底板;所述桥箱前侧设置有透光面,桥箱底设置有防滑超重报警地板,采用梯座作为该梯的承重面,施工时无需挖电梯井,不但降低建造成本提高效力,又不伤害地下管路与线网,使用成本低;为矮楼用户提供了现代化装备。

Sightseeing ladder for small house

A small building for sightseeing elevator,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fixed mechanism, lifting box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mechanism; the fix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adder seat and the top of the ladder, the ladder seat and the top of the stairs between the wa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wall, the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ladder a worm motor, wherein the bottom end of the screw is arranged on the umbrella type gear, umbrella type tooth is arranged on the worm gear motor; the screw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tairs; a transparent cov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nterior column and column; the side wall and floor corridor is arranged at the side door the passag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oor and the floor of the corridor, the ladder seat is arranged under the bottom plate; the bridge box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a translucent surface, the bridg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skid overweight alarm floor, the ladder seat as the ladder bearing surface, no need to dig wells elevator construction, not only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s and improve effectivenes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harm to underground pipelines and line nets, low cost, and provides modern equipment for low floor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
本申请涉及升降箱,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
技术介绍
现有八层以下的小宅楼大多数都没有设计安装电梯,对行动不便、居家养老的人上下楼就有困难,需要装台电梯,选址上受地下管网、电网限制,使用上影响邻居隐私,投资上受造价、维护成本、管理困难的影响,安全上又受现型吊式的电梯结构复杂难控制的影响,难以实现。授权公告号CN205222378U,一种三侧开门电梯,陈述了在桥箱的三个面设置有门,虽能满足三个方向的开闭需要,但仍需电梯井、吊机房,结构复杂,安全系数偏低,造价高。仍需电梯井、吊机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结构简单,造价低。按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包括固定机构、升降箱机构、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在壁体2的外侧设置有梯座3与梯顶,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壁体2上设置有墙导轨4,墙导轨4中间设置有螺杆护轨7;所述梯座3上设置有蜗杆电机6,所述梯座3与梯顶的前端之间设置有中柱15,中柱15的内侧也设置有螺杆护轨7,螺杆护轨7的上下端设置有螺杆座13,螺杆底座13中设置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底端上设置有伞型齿,伞型齿上设置有蜗杆电机的蜗轮;所述梯顶上设置有螺杆座;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前侧内设置有两根侧导轨8,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两侧前端设置有前柱9;所述前柱9与中柱15之间设置有透光罩10;所述门庭墙19中设置有梯大门20;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门庭墙19上方设置有楼门墙,所述梯门墙与楼道23处设置有楼门,楼门与楼道之间设置有侧过道21;所述侧过道21的另一端开设在过道窗24的墙中,所述侧过道21设置于门庭屋顶25上方,所述侧过道21的数量由用户需要而设置,所述楼门为电控门,与电梯门18同步,所述楼门与楼道23相通;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楼门墙中设置有彩钢板,用于遮阳避光防隐私;所述梯座下设置有底板。所述升降箱机构,包括在墙导轨4、侧导轨8、螺杆11之间设置有桥箱14,所述桥箱14的前端与后端设置有螺杆套12;所述与桥箱14两侧的侧导轨8与后侧的墙导轨4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导轮5;所述桥箱14的一侧设置有桥箱门18,所述桥箱14的前侧设置有透光面16,所述桥箱14底设置有防滑超重报警地板;所述桥箱14的后侧设置有检修门17;所述桥箱顶上设置有照明灯、风扇、探头与消防安全报警装置。所述螺杆11上设置有螺杆护套,所述螺杆护套与螺杆护轨7连接,所述螺杆护套中设置有储油补给装置与清洁密封装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在门庭墙19一侧、楼门旁、桥箱门18的内侧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桥箱14与各楼层之间设置有感应开关,蜗杆电机6采用步进减速电机;所述控制板中设置有刷卡装置,所述刷卡装置中设置有用户名、用户使用次数统计与定时告知用户信息与投币使用的功能,还包括有故障信息、维修信息、与维护单位信息自联网功能。所述门庭墙19上设置有探头。所述控制机构中还包括设置有遥控与对讲机,方便用户与来客使用。所述控制机构中,还包括在过道墙22旁设置有备用电源,并能自充电、自切换。所述前后两螺杆11的伞型齿中设置有两头带伞型齿的伞型杆,确保前后两螺杆11同步旋转。所述螺杆11为空心型,多根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设置有螺杆底座的梯座作为该梯的承重面,施工时无需挖电梯井,只需在梯座下设置一块底板就行,不但降低建造成本提高效力,又不伤害地下管路与线网,使本申请的可行性得到保证;采用双螺杆升降桥箱,不但结构简单维护简单,又免去了机房费用,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采用设置的侧开门与楼道连接,解决了本电梯与该房型的衔接问题;采用设置于本电梯后侧螺杆护轨上的螺杆护套进行自维护,最大程度降低了维护成本;采用设置于本电梯前侧的透光罩、透光面,使本电梯不但具有观赏性,也提高了本电梯的性价比;控制机构的蜗杆电机采用步进减速电机与楼层感应开关结合,确保安全使用,避开了吊箱电梯的不安全形式;采用设置于本控制机构中的刷卡装置、投币使用装置、故障信息与维护单位信息自联网功能,不但提高了该梯的自动化管理程度,又扩大了用户群,方便使用;采用充电自动切换器,不怕仃电,使用成本低;为矮楼用户提供了现代化装备,上下进出更安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包括窗户1、壁体2、梯座3、墙导轨4、导轮5、蜗杆电机6、螺杆护轨7、侧导轨8、前柱9、透光罩10、螺杆11、螺杆套12、螺杆底座13、桥箱14、中柱15、透光面16、检修门17、桥箱门18、门庭墙19、梯大门20、侧过道21、过道墙22、楼道23、过道窗24、门庭屋顶25等如图1所示,本申请是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包括固定机构、升降箱机构、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窗户1、壁体2、梯座3、蜗杆电机6、螺杆座13、螺杆11、伞型齿、伞型杆、蜗轮、梯顶、螺杆座、螺杆护轨7、墙导轨4、侧导轨8、前柱9、中柱15、透光罩10、门庭墙19、楼门墙、梯大门20、梯门墙、楼道23、侧过道21、楼门、过道窗24、彩钢板、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带窗户1的壁体2与门庭墙19之间,所述梯座3设置于底板上,所述蜗杆电机6设置于梯座3内侧,所述螺杆底座13设置于蜗杆电机6前端,另一螺杆底座13设置于中柱15内侧的梯座3上,所述螺杆11底端设置于螺杆底座13中,所述伞型齿设置于螺杆11的上,所述蜗轮设置于伞型齿上,所述伞型杆连接两伞型齿;所述蜗杆电机6的蜗杆与蜗轮连接;所述螺杆座设置于梯顶上,与螺杆底座13对应,与螺杆11顶端连接;所述螺杆护轨7设置于壁体2上,所述墙导轨4设置于螺杆护轨7两侧;所述前柱9设置于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两侧前端,所述中柱15设置于两前柱9之中,所述透光罩10设置于中柱15两侧与前柱9连接;所述梯大门20设置于门庭墙19中;所述梯门墙设置于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门庭墙19上方,所述楼门设置于楼门墙与楼道处,所述侧过道设置于楼门与楼道之间;所述侧过道21的另一端开设在过道窗24的墙中,所述侧过道21设置于门庭屋顶25上方,所述侧过道21的数量由用户需要而设置,所述楼门为电控门,与电梯门18同步,所述楼门与楼道23相通;所述彩钢板设置于的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楼门墙中,用于遮阳避光与防窥视窗户内的隐私。所述升降箱机构,包括桥箱14、螺杆套12、导轮5、防滑超重报警地板、桥箱门18、透光面16、检修门17、照明灯、风扇、探头与消防安全报警装置;所述螺杆套12设置于桥箱14的前后端;所述导轮5设置于桥箱14后侧与两侧,与相应的导轨连接;桥箱防滑超重报警地板设置于桥箱14底部,所述桥箱门18设置于桥箱的梯大门20一侧,所述透光面16设置于桥箱前侧,所述检修门17设置于桥箱后侧,所述照明灯、风扇、探头与消防安全报警装置设置于桥箱顶上;所述螺杆护套设置于螺杆11上,位于螺杆套的上,一端与螺杆护轨7连接;所述螺杆护套中设置有储油补给装置与清洁密封装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面板设置于门庭墙19上、楼门旁、桥箱门18的内侧壁上,所述桥箱14与各楼层之间设置有感应开关,蜗杆电机6采用步进减速电机;所述控制板中还设置有刷卡装置,所述刷卡装置中设置有用户名、用户使用次数统计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机构、升降箱机构、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在壁体(2)的外侧设置有梯座(3)与梯顶,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壁体(2)上设置有墙导轨(4),墙导轨(4)中间设置有螺杆护轨(7);所述梯座(3)上设置有蜗杆电机(6),所述梯座(3)与梯顶的前端之间设置有中柱(15),中柱(15)的内侧也设置有螺杆护轨(7),螺杆护轨(7)的上下端设置有螺杆座(13),螺杆底座(13)中设置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底端上设置有伞型齿,伞型齿上设置有蜗杆电机的蜗轮;所述梯顶上设置有螺杆座;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前侧内设置有两根侧导轨(8),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两侧前端设置有前柱(9);所述前柱(9)与中柱(15)之间设置有透光罩(10);所述门庭墙(19)中设置有梯大门(20);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门庭墙(19)上方设置有梯门墙,所述梯门墙与楼道(23)处设置有楼门,楼门与楼道之间设置有侧过道(21);所述侧过道(21)的另一端开设在弯道窗(24)的墙中,所述侧过道(21)设置于门庭屋顶(25)上方,所述侧过道(21)的数量由用户需要而设置,所述楼门为电控门,与电梯门(18)同步,所述楼门与楼道(23)相通;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梯门墙设置有彩钢板,用于遮阳避光防隐私;所述梯座下设置有底板;所述升降箱机构,包括在墙导轨(4)、侧导轨(8)、螺杆(11)之间设置有桥箱(14),所述桥箱(14)的前端与后端设置有螺杆套(12);所述与桥箱(14)两侧的侧导轨(8)与后侧的墙导轨(4)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导轮(5);所述桥箱(14)的一侧设置有桥箱门(18),所述桥箱(14)的前侧设置有透光面(16),所述桥箱(14)底设置有防滑超重报警地板;所述桥箱(14)的后侧设置有检修门(17);所述桥箱顶上设置有照明灯、风扇、探头与消防安全报警装置;所述螺杆(11)上设置有螺杆护套,所述螺杆护套与螺杆护轨(7)连接,所述螺杆护套中设置有储油补给装置与清洁密封装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在门庭墙(19)一侧、楼门旁、桥箱门(18)的内侧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桥箱(14)与各楼层之间设置有感应开关,蜗杆电机(6)设置有步进减速电机;所述控制板中设置有刷卡装置,所述刷卡装置中设置有用户名、用户使用次数统计与定时告知用户信息与投币使用的功能,还包括有故障信息、维修信息、与维护单位信息自联网功能;所述门庭墙(19)上设置有探头;所述控制机构中还包括设置有遥控与对讲机,方便用户与来客使用;所述控制机构中,还包括在过道墙(22)旁设置有备用电源,并能自充电、自切换;所述前后两螺杆(11)的伞型齿中设置有两头带伞型齿的伞型杆,确保前后两螺杆(11)同步旋转;所述螺杆(11)为空心型,多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宅楼用观光梯,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机构、升降箱机构、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在壁体(2)的外侧设置有梯座(3)与梯顶,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壁体(2)上设置有墙导轨(4),墙导轨(4)中间设置有螺杆护轨(7);所述梯座(3)上设置有蜗杆电机(6),所述梯座(3)与梯顶的前端之间设置有中柱(15),中柱(15)的内侧也设置有螺杆护轨(7),螺杆护轨(7)的上下端设置有螺杆座(13),螺杆底座(13)中设置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底端上设置有伞型齿,伞型齿上设置有蜗杆电机的蜗轮;所述梯顶上设置有螺杆座;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前侧内设置有两根侧导轨(8),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两侧前端设置有前柱(9);所述前柱(9)与中柱(15)之间设置有透光罩(10);所述门庭墙(19)中设置有梯大门(20);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门庭墙(19)上方设置有梯门墙,所述梯门墙与楼道(23)处设置有楼门,楼门与楼道之间设置有侧过道(21);所述侧过道(21)的另一端开设在弯道窗(24)的墙中,所述侧过道(21)设置于门庭屋顶(25)上方,所述侧过道(21)的数量由用户需要而设置,所述楼门为电控门,与电梯门(18)同步,所述楼门与楼道(23)相通;所述梯座(3)与梯顶之间的梯门墙设置有彩钢板,用于遮阳避光防隐私;所述梯座下设置有底板;所述升降箱机构,包括在墙导轨(4)、侧导轨(8)、螺杆(11)之间设置有桥箱(14),所述桥箱(14)的前端与后端设置有螺杆套(12);所述与桥箱(14)两侧的侧导轨(8)与后侧的墙导轨(4)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导轮(5);所述桥箱(14)的一侧设置有桥箱门(18),所述桥箱(14)的前侧设置有透光面(16),所述桥箱(14)底设置有防滑超重报警地板;所述桥箱(14)的后侧设置有检修门(17);所述桥箱顶上设置有照明灯、风扇、探头与消防安全报警装置;所述螺杆(11)上设置有螺杆护套,所述螺杆护套与螺杆护轨(7)连接,所述螺杆护套中设置有储油补给装置与清洁密封装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在门庭墙(19)一侧、楼门旁、桥箱门(18)的内侧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桥箱(14)与各楼层之间设置有感应开关,蜗杆电机(6)设置有步进减速电机;所述控制板中设置有刷卡装置,所述刷卡装置中设置有用户名、用户使用次数统计与定时告知用户信息与投币使用的功能,还包括有故障信息、维修信息、与维护单位信息自联网功能;所述门庭墙(19)上设置有探头;所述控制机构中还包括设置有遥控与对讲机,方便用户与来客使用;所述控制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夕阳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