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锁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41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锁止结构,设置在汽车后排座椅靠背上,包括锁舌、拉杆、罩盖和复位部件;锁舌安装在罩盖内,在罩盖的端面开设有铆接孔,在锁舌与罩盖接触的端面上开设有与铆接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复位部件穿过锁舌端面开设的安装孔并通过罩盖的铆接孔予以固定;以及锁舌内设置有活动槽,拉杆底部伸入活动槽内;罩盖设置有用于可供车身钢丝移动的滑动槽,以及在锁舌底部还设置有锁止开口槽;复位部件与所述锁舌安装在一起,锁舌能够以复位部件为中心进行转动,藉由复位部件保持锁舌在没有外力情况下予以复位。相比较传统的座椅锁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取消了传统座椅锁止系统的锁紧片、橡胶块、下壳体等零件,大幅节约了零件成本。

Seat lock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ocking structure of a seat, set in the car rear seat backrest, which comprises a lock tongue, rod, cover and reset components; the lock bolt are installed on the cover and cover in the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rivet hole, in the end face of the lock tongue and the contact moun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riveting hole, reset member through the mounting hole and the lock tongue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by riveting hole cover to be fixed; and the lock tongue is arranged in the movable slot, the bottom of the pull rod inserted into the movable groove; cover provided for body sliding grooves wire moving, and the lock tongue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groove; reset member and the lock bolt are installed together, the lock tongue can reset member as the center of rotation, by resetting parts to keep the lock tongue in the absence of external circumstances to be rese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eat lock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eliminates the locking parts of the traditional seat locking system, the rubber block, the lower shell and other parts, and greatly saves the cost of th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锁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座椅锁止结构。
技术介绍
当需要翻折汽车座椅靠背时,需要通过座椅锁止系统来实现。锁止系统通常布置于座椅靠背,如图1所示。参照图2-3所示,已有汽车座椅锁止系统应用方案如下:座椅锁止系统通常包含:下盖板1,锁舌2,支撑轴(用于支撑锁舌)3,上盖板4,橡胶块5,支架6,支撑轴(用于支撑锁紧片9)7,拉簧8,锁紧片9,拉杆10。目前已有汽车座椅锁止系统装配过程:橡胶块5与支架6预装配。将两个支撑轴3&7穿过上盖板4并插入支架6,将锁舌2和锁紧片9分别套在两个支撑轴上,再将拉簧8的一端固定在锁舌2上,另一端固定在拉杆10上,并将拉杆插入锁紧片9。最后将两支撑轴对准下壳体1的孔并使用旋铆工艺完成零件的紧固。已有汽车座椅锁止系统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具有锁紧片及橡胶块等众多零件,制造工艺过程繁琐,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座椅锁止结构复杂、装配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锁止结构,设置在汽车后排座椅靠背上,包括锁舌、拉杆、罩盖和复位部件;所述锁舌安装在所述罩盖内,在所述罩盖的端面开设有铆接孔,在所述锁舌与所述罩盖接触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铆接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复位部件穿过锁舌端面开设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罩盖的铆接孔予以铆接固定;以及所述锁舌内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拉杆底部伸入所述活动槽内;所述罩盖设置有用于可供车身钢丝移动的滑动槽,以及在所述锁舌底部还设置有锁止开口槽;所述复位部件与所述锁舌安装在一起,所述锁舌能够以复位部件为中心进行转动,藉由所述复位部件保持锁舌在没有外力情况下予以复位。进一步的,所述复位部件包括支撑轴和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支撑轴,所述锁舌能够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在罩盖的内壁上,另一端具有与扭簧端面相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限制在所述锁舌底部开设的拉槽内,以使所述锁舌受到外力以支撑轴为中心转动后,在扭簧的作用下使锁舌复位。进一步的,锁舌基体采用金属制成,且表面使用塑料盖进行一体式覆盖,使得车身钢丝与锁舌外层的塑料进行接触;锁止开口槽可直接成型于锁舌表面一体式包覆的塑料盖上。进一步的,所述锁舌的活动槽为双向活动槽,所述双向活动槽由两个相联通的限位槽衔接在一起构成;在锁舌复位情况下,所述双向活动槽的两个限位槽方向分别与所述滑动槽方向以及所述锁止开口槽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拉杆底部设有弯钩;所述拉杆穿过罩盖顶部的第二安装孔使拉杆底部的弯钩伸入至锁舌的活动槽内,所述拉杆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上下滑动,以拉动锁舌以支撑轴为中心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锁止开口槽的开口宽度由外向内逐步递减。进一步的,所述锁止开口槽靠近开口端的侧壁为直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锁止结构取消了传统座椅锁止系统的锁紧片,因此锁紧片的支撑轴也可以相应取消,扭簧始终将锁舌带往闭锁方向,因此在闭锁状态下,锁舌始终能与车身钢丝接触,此时锁舌槽口部位的直线段能有效防止车身钢丝滑脱,从而始终保证由锁舌来承受强度力值;2、本专利取消传统座椅锁止系统的橡胶块,通过锁舌的锥形接口设计并结合扭簧在扭转方向产生的扭矩来消除车身钢丝自身的尺寸偏差及车身钢丝与锁扣的配合公差;3、本专利取消了传统座椅锁止系统的下壳体,通过支撑轴的端面平台特征来对锁舌进行限位,并通过支撑轴与壳体的铆接完成紧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座椅锁止结构设置在汽车后排座椅靠背的位置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装配好的座椅锁止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座椅锁止结构的零件爆炸图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锁止结构的零件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锁止结构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锁止结构的原理图;图7a-7b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锁止结构由解锁的原理图;图8a-8c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锁止结构在一实施例中闭锁的原理图;图9a-9b为本专利技术拉动拉杆进行闭锁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锁止结构,设置在汽车后排座椅的靠背上,包括锁舌30、拉杆40和罩盖50和复位部件;所述锁舌30安装在所述罩盖50内,在所述罩盖50的端面开设有铆接孔,在所述锁舌30与所述罩盖50接触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铆接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复位部件穿过锁舌30端面开设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罩盖50的铆接孔予以铆接固定;以及所述锁舌30内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拉杆40底部伸入所述活动槽32内;所述罩盖50设置有用于可供车身钢丝移动的滑动槽51,以及在所述锁舌30底部还设置有锁止开口槽31;所述复位部件与所述锁舌30安装在一起,所述锁舌30能够以复位部件为中心进行转动,藉由所述复位部件保持锁舌30在没有外力情况下予以复位。在本专利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复位部件包括支撑轴10和扭簧20,所述扭簧20套设在所述支撑轴10上,所述锁舌能够以所述支撑轴10为中心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扭簧20的一端抵接在罩盖40的内壁上,另一端具有与扭簧端面相垂直的弯折部21,所述弯折部21限制在所述锁舌30底部开设的拉槽33内,以使所述锁舌30受到外力以支撑轴10为中心转动后,在扭簧20的作用下使锁舌30恢复原位。本专利技术汽车座椅锁止系统装配过程大致为:支撑轴10套上扭簧20并穿过锁舌30端面的安装孔,最终插入罩盖50进行铆接完成装配,最后插入拉杆40,装配好后如图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拉杆也可定义为客户件在骨架端装配。在本专利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锁舌30基体采用金属制成,且其表面可以使用塑料盖进行一体式覆盖,使得车身钢丝与锁舌30外层的塑料进行接触,从而杜绝金属和金属冲击以及摩擦产生的异音风险;进一步可选的,锁止开口槽31可直接成型于锁舌30表面一体式包覆的塑料盖上。在本专利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锁舌30的活动槽32为双向活动槽,所述双向活动槽由两个相联通的限位槽衔接在一起构成;在锁止情况下,所述双向活动槽的两个限位槽方向分别与所述滑动槽51方向以及所述锁止开口槽31方向相同,如图6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拉杆40底部设有弯钩41;所述拉杆40穿过罩盖50顶部的第二安装孔52使拉杆40底部的弯钩41伸入至锁舌30的双向活动槽内,弯钩41可以在活动槽32的两个限位槽内往复滑动,所述拉杆40在所述第二安装孔52中上下滑动,以拉动锁舌30以支撑轴10为中心转动。在本专利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锁止开口槽31的开口宽度由外向内逐步递减。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座椅锁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锁止结构,设置在汽车后排座椅靠背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舌(30)、拉杆(40)、罩盖(50)和复位部件;所述锁舌(30)安装在所述罩盖(50)内,在所述罩盖(50)的端面开设有铆接孔,在所述锁舌(30)与所述罩盖(50)接触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铆接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复位部件穿过锁舌(30)端面开设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罩盖(50)的铆接孔予以铆接固定;以及所述锁舌(30)内设置有活动槽(32),所述拉杆(40)底部伸入所述活动槽(32)内;所述罩盖(50)设置有用于可供车身钢丝移动的滑动槽(51),以及在所述锁舌(30)底部还设置有锁止开口槽(31);所述复位部件与所述锁舌(30)安装在一起,所述锁舌(30)能够以复位部件为中心进行转动,藉由所述复位部件保持锁舌(30)在没有外力情况下予以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锁止结构,设置在汽车后排座椅靠背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舌(30)、拉杆(40)、罩盖(50)和复位部件;所述锁舌(30)安装在所述罩盖(50)内,在所述罩盖(50)的端面开设有铆接孔,在所述锁舌(30)与所述罩盖(50)接触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铆接孔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复位部件穿过锁舌(30)端面开设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罩盖(50)的铆接孔予以铆接固定;以及所述锁舌(30)内设置有活动槽(32),所述拉杆(40)底部伸入所述活动槽(32)内;所述罩盖(50)设置有用于可供车身钢丝移动的滑动槽(51),以及在所述锁舌(30)底部还设置有锁止开口槽(31);所述复位部件与所述锁舌(30)安装在一起,所述锁舌(30)能够以复位部件为中心进行转动,藉由所述复位部件保持锁舌(30)在没有外力情况下予以复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包括支撑轴(10)和扭簧(20),所述扭簧(20)套设在所述支撑轴(10)上,所述锁舌(30)能够以所述支撑轴(10)为中心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20)的一端抵接在罩盖(50)的内壁上,另一端具有与扭簧端面相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限制在所述锁舌(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韵华付小广唐臻毅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